故宮樓角

故宮樓角

《故宮樓角》是著名藝術家王琦的作品,1985年創作。1986,年在英國舉辦的國際版畫雙年展展出時,以國際版畫最高價售出,每幅三百英磅價格被訂購,從而提高了中國版畫在國際上的聲譽和競爭力。大英博物館負責人安娜女士說:“作者(王琦)把黑白木刻藝術的技巧已發揮到最高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故宮樓角
  • 類別:版畫
  • 創作年代:1985年作
  • 材質:木刻
  • 尺寸:420mm×300mm  
  • 印製數量:50張
作者簡介,藝術特色,留白技法,

作者簡介

故宮樓角
王琦(1918—)別名文林、季植,重慶人。擅長版畫、美術理論。1938年在延安魯藝美術系學習。歷任上海行知藝術學校美術組主任,北京《美術研究》、《世界美術》副主編,《版畫》、《美術》雜誌主編、《中國新文藝大系1976—1982美術集》主編,《當代中國的美術》主編,《美育叢書》主編,《外國版畫百圖》主編,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版畫家協會秘書長、副主席、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常務理事、副主席、黨組書記、顧問。
出版書集有《王琦版畫集》、《藝術形式的探索》、《論外國美術》、《美術筆談》,繪畫作品有《人民萬歲》、《一日千里》、《晚歸》、《古牆老藤》等。獲中國新興版畫傑出貢獻獎、日本東京富士美術館榮譽獎、法國金質十字獎章。中國新興版畫傑出貢獻獎。1937年畢業於上海美專。1938年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美術系學習,其後在國統區從事革命文藝活動,其間,開山之作《在冰天雪地中的我游擊隊》發表。
1945年,《石工》問世。1948年,《難民一群》問世。1955年,“藝術生涯代表作”——《晚歸》問世。1976年,“最具影響力之作”——《人民萬歲》問世。20世紀80年代,首次進入國際市場之作——《故宮樓角》問世。1989年,“封刀之作”——《運河碼頭》問世。
1991年,獲中國美術家協會與中國版畫家協會頒發的“中國新興版畫傑出貢獻獎”。1992年,獲日本東京富士美術館榮譽獎。1995年,獲法國金質十字獎章。近年來又致力於水墨畫的創作。

藝術特色

王琦從事木刻版畫創作五十餘年,創作了一大批反映革命鬥爭和現實生活的優秀作品,是我國著名版畫藝術家。
《故宮樓角》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從構思方面看,題材和主題積極、鮮明。這等宏偉、幽雅的環境,從前是皇帝、反動統治者的樂園,解放後才還給它的創造者——勞動人民,成為觀光、旅遊勝地。透過作品,可見畫家的滿腔激情和革命浪漫主義情懷。
從藝術設計方面看,對比手法運用得十分巧妙。你看,參天的古柏,宏偉的官牆樓角,形成了一高一低,一巨一細的對比;樹桿向上下伸展的曲線,同宮牆樓角的橫斜直線的對比;黑白灰三色的穿插對比;樹葉與樹桿、建築物的柔剛對比;寫實與裝飾手法的對比。經過一連串的對比,畫面便產生音樂節奏和詩的韻律,從而達到和諧統一的藝術效果,真是匠心獨運,妙不可言。
再從製作方面看,畫面造型嚴謹,刀法縝密,可見王琦的繪畫素養、版畫技巧嫻熟全面。
總起來說,《故宮樓角》構圖嚴謹,情調爽朗,技巧精湛,給人以精美、雅致、淳靜抒情的藝術感受。

留白技法

王琦說,我不但主張一個畫家的風格不同於其它畫家,而且主張自己的畫風也要經常變化,不斷探索新的形式,而且永遠保持上升狀態,定型、停滯不前,意味著這個畫家藝術生命的終結。
在“細密刀法”的探索和實踐過程中,王琦採用了以下兩種手法。一是將背景留白,以背景的“虛”來襯托主體形象的“實”,集中精力對主題形象進行精雕細刻,使其形象更突出,更具視覺衝擊力。另一種手法是強化主體形象,減少背景的層次和對比度,形象刻劃有主有次,有取有合,強調形式美感和畫家主觀想像,在二維空間裡面大作文章。
其中《故宮樓角》堪稱留白手法的精彩之作,兩棵蒼勁的老樹挺立在畫幅中央成為畫面主體,兩棵直立的小樹依附在老樹旁邊,行成樹幹粗細的變化,畫面左下角是故宮建築的一角。作者將其與主體形象無關的背景物一律合去,用剪紙的手法將樹幹、樹枝、樓角等主體形象有機組合,構成某種形式的“骨架”。用小三角刀精細的陰刻線條在深色的樹幹上勾勒出樹幹本身的結構變化,有如中國工筆重彩的表現手法,合去光影,表現結構轉折和凹凸變化,挺勁的陰刻線條或粗或細,或長或短,或曲或直,收放自如,虛實相生。小三角刀精細的點刻和線刻很好的表現了樹皮的質感。畫家仍然用三角刀柔韌的線條將樹幹樹枝的輪廓“挑”出,與繁密的樹葉的“灰色”塊分離開來,枝幹與樹葉各行其道,已免雜亂無章相互混淆,從整體上看,線、面又結合得十分自然。樹葉的“灰色”均是三角刀細密的點刻而成,刀法的走向以樹幹為中心,以樹枝的走向為依託,向畫面四周擴散形成放射的張力,以表現老樹蓬勃的生命力。畫作構成大氣單純,刀法乾淨利落而又富於變化,色度對比柔和又不失力度。作品瀰漫著濃厚的民族氣息和個人特色、又具有明顯的時代特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