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收藏,
簡介
1925年10月北洋政府成立故宮博物院,設古物、圖書兩館,圖書館又設圖書、文獻二部。圖書館館長陳垣,副館長沈兼士、袁同禮,由沈兼士主持文獻部。1927年6月文獻部改稱掌故部。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派易培基接收故宮後頒布組織條例,決定設立古物、圖書、文獻三館。1929年 2月掌故部改為文獻館,館長張繼、副館長沈兼士。1934年修改組織條例,由沈兼士任館長,定文獻館職掌:對明清檔案、實錄及歷史物品整理編目、保管陳列、收集整理、攝影編輯。1935年11月文獻館檔案按來源分組管理,分為:內閣大庫組(兼管清史館檔案)、軍機處檔案組、內務府檔案組、宗人府檔案組以及事務組,另設專門委員會,由院方聘專家、學者為特約專門委員和通訊專門委員,負責審查文獻館編輯出版的史料,先後聘有陳垣、孟森、傅斯年、顧頡剛、葉恭綽、陳寅恪、朱師轍、蔣廷黻、許寶蘅、羅家倫、翁文灝等30人。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和文獻撤移上海,文獻館檔案亦運離北平( 見文獻館檔案南遷 )。北平淪陷後,敵偽政權於1942年接收故宮。1945年抗戰勝利後,沈兼士仍任館長,至1947年 8月病故。後命姚從吾為館長,迄未到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該館為人民政府接管,即今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收藏
文獻館 25年工作卓有成效,接收集中檔案500餘萬件(冊), 其中有宮中檔案、 宗人府檔案、軍機處檔案、內務府檔案等等(見清代檔案)。整理檔案百餘萬件,編制目錄 94萬件, 並於1936年制訂了《整理檔案規程》。該館為開放、公布檔案,提供利用,除舉辦陳列展覽外,自編或與外單位合編檔案史料彙編、刊物和目錄50餘種,共370餘冊。其中重要的有:《籌辦夷務始末》、《文獻叢編》、《史料旬刊》、《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清太祖努爾哈赤實錄》、《清宣統朝中日交涉史料》、《清光緒朝中法交涉史料》、 《文獻館現存清代實錄總目》、《清軍機處檔案目錄》、《多爾袞攝政日記》、《內閣大庫現存清代漢文黃冊目錄》、《清季各國照會目錄》、《清代文字獄檔》、《文獻論叢》、《清季教案史料》、《蘇州織造李煦奏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