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亞里士多德創作法學著作)

政治學(亞里士多德創作法學著作)

《政治學》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創作的法學著作,是公元前325年亞里士多德根據他和他的學生對希臘158個城邦政治法律制度的調查結果寫成的。

《政治學》的核心內容是關於城邦問題,以“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為前提,分析了城邦的形成及基礎,探討了各種城邦理論、制度,研究了各政體的分類和變革,並提出了他關於理想城邦的構想,從而成為西方政治學研究的開山之作,被視為政治研究體系的典範。

《政治學》是第一部全面、系統地論述政治問題的著作,也是研究亞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主要依據。在該書中,亞里士多德的討論十分廣泛,涉及了國家(城邦)的目的、起源、產生、衰敗及保全的原因,政體的分類、變革和維持,理想城邦及其構建,公民的教育等。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政治學
  • 外文名稱:The Politics Of Aristotle
  • 創作年代:公元前4世紀
  • 作者:亞里士多德
  • 字數:162000
  • 類別:法學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後世影響,版本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現存的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共八卷,各卷主要內容如下,第一卷:涉及城邦和家庭的起源、奴隸和財產的管理。第二卷:批評柏拉圖在《理想國》和《法律篇》中設計的理想城邦,評論斯巴達、克里特和迦太基三種當時典型的政體。第三卷:關於公民和政制。第四卷:對各種現實政體的分析批評。第五卷:論政體變更的原因及其方式。第六卷:論建立穩定政體的方法,主要論述民主制和寡頭制的組織。第七、八卷:理想的城邦及其教育制度。由此可見,這是一部論述政治問題的專著,但亞里士多德在探討和闡釋奴隸制各類政體及其統治形式的過程中,也從教育與政治關係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教育思想。這部分內容主要集中在第七卷和第八卷。第七卷中亞里士多德說明了最好的城邦的目的是讓人民有美好的德行,過上最幸福的生活,他構想理想城邦的規劃,如人口的多少、疆域的大小直到社會結構和城市規劃等,其中還涉及到嬰兒時期的教育問題。第八卷專門討論教育,談論教育的一般原則,討論到體操和音樂兩種教育,全書就結束了。因此,《政治學》應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

作品目錄

第一卷 人與城邦
一 家庭——城邦的起點
二 家庭要素
三 家務管理與財富獲取
四 致富術
五 財富追求的適度原則
六 哲學家與致富術
七 家庭統治與國家統治
八 幾種特殊群體的政治特性
第五卷 政體的變更與保全
一 政體的變更與人的平等訴求
二 政體變革的心態因素
三 引發政體變更的另外幾種原因
四 權貴相爭:城邦內亂的導火索
五 平民政體的變更
六 寡頭政體的變更
七 貴族政體的變更
八 政體保全概說
九 政體的維持與官員的素質
十 君主制與僭主制的保全
十一 蘇格拉底的政體變革思想及其不足之處
第二卷 公民與政體
一 城邦的至善不在於公民共有一切
二 公民共有一切是不現實的
三 財產宜私有公用
四 《法律篇》所主張的政體的不足之處
五 均分財產型政體
六 希波達莫斯的政體設計及不足之處
七 斯巴達政體
八 克里特政體
九 迦太基政體
第六卷 平民政體與寡頭政體的構建
一 概說
二 平民政體的原則和目標
三 平民政體的平等原則
四 最優秀的平民政體
五 政體的構建要著眼長遠
六 寡頭政體的構建
七 城邦的構建與部隊的組成
八 城邦的構建與官職的設定
第三卷 公民與政體理論
一 公民的本質
二 城邦的本質
三 良好公民與善良之人的區別與聯繫
四 特殊階層的公民身份問題
五 再論人的政治性及統治方式
六 政體的分類及其疑難
七 寡頭政體和平民政體的正義觀
八 城邦最高權力的歸屬及其疑難
九 相對較好的最高權力安排方式
十 政治正義及其疑難問題
十一 君主制的種類
十二 論君主制與法治
十三 幾種政體的適用條件
十四 最優秀的人應該統治
第七卷 通過教育實現理想城邦
一 概說
二 個人的幸福與城邦的幸福
三 對兩種幸福觀的評價
四 理想城邦諸條件
五 理想城邦的市民的秉性
六 理想城邦的組成部分和必要條件
七 理想城邦各個階層的地位和作用
八 城邦階層劃分制度的起源
九 理想城邦的選址及城市設計
十 理想城邦的共餐點的設定
十一 理想城邦的公民的德性
十二 理想政體的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德性
十三 再論理想城邦的公民的德性
十四 理想城邦公民的婚配及生育
十五 理想城邦的兒童的撫育
第四卷 政體的種類
一 政體研究概述
二 政體為什麼具有多樣性
三 再論政體劃分的標準
四 平民政體的種類
五 寡頭政體的種類
六 平民政體和寡頭政體產生的原因
七 貴族政體的種類
八 共和政體及其產生方式
九 僭主政體
十 最優良的政體——中庸政體
十一 政體構建與城邦要素的“質”和“量”
十二 政體吸納各種階層的方式
十三 政體的議事要素
十四 政體的行政要素
十五 政體的司法要素
第八卷 城邦青少年的培養
一 概說
二 對城邦青少年的教育的內容要適當
三 對城邦青少年的音樂教育
四 教育的內容要全面
五 再論城邦對青少年的音樂教育

創作背景

亞里士多德寫作《政治學》時,希臘城邦在馬其頓的統治下,不但社會敵對階級之間的矛盾有了進一步的加深,而且自由民貧富兩極分化的速度也加快了。各城邦中有越來越多的自由民對大奴隸主的統治日益不滿,對參與城邦政治生活的熱情也越來越低,過去被希臘人民奉為真理的“個人離不開城邦”的傳統觀念已經受到普遍懷疑。這表明希臘城邦的社會基礎已經發生動搖。與激烈的社會衝突、階級衝突相適應,希臘城邦的思想界也發生了激烈的哲學和意識形態衝突,唯物論和唯心論的鬥爭不斷深化。在哲學上,亞里士多德雖然搖擺於唯心與唯物兩大陣營之間,但是他強調“對外在世界的真實性並無懷疑,所以,更加接近唯物論。在認識論上,他也動搖於辯證法和形上學之間,但是他對辯證法確做過縝密的研究,成為有名的辯證法大家。亞里士多德的哲學上的元和折衷的思想和態度,極大地影響了他的政治思想,他的溫和民主共和制的主張,在某種程度上正是他的哲學觀念的反映在政治上,亞里士多德作為中小奴隸主集團的代言人,提出建立由中產階級為基礎的共和政體,以調和社會矛盾,挽救處於瓦解中的奴隸主城邦國家。《政治學》實際上是亞里士多德對希臘城邦的社會現實進行深刻思考的產物。

作品思想

一、教育與政治
亞里士多德承襲其老師柏拉圖的思想,肯定了教育與政治間的緊密關係,提出教育應由國家負責,受國家的控制。他十分強調教育為政治服務的功能,以及對於鞏固奴隸主政治統治的作用。這應當說是其教育思想的一個基本原則。他反對私人教育,認為國家應該成為公民唯一的教師。既然教育對於國家生活如此重要,就應將它納入國家法制的軌道。因此他說,教育“應由法律規定,並且應是國家的事務”。國家要建立統一的官辦教育制度,公民要遵循同一學制,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同一的教育和相同的訓練。
亞里士多德在談到教育與政治關係時,將城邦實施“法治”與進行公共的社會教育聯繫起來。他認為要使公民了解並遵守法律,保證社會秩序的安定,必須承認並發揮教育作為“法治”宣傳和進行法制教育工具的作用。這對於奴隸主政權的鞏固與順利開展社會民主生活是十分重要的。亞里士多德把教育看作是從屬於政治藝術的一種藝術,同時又將它看作,是從個人內部發展的一種自我實現的過程。
二、城邦與教育
古代希臘的國家就是城邦。亞里士多德關於城邦與教育的論述,就是關於國家與教育的論述。
第一,教育方針應引向善德。亞里士多德指出,政治學術的終極目的是善德,也就是人間的至善。城邦應是自然所趨向的至善的社會團體。城邦的善德不是命運決定,而是人力可達到的。立法家應制定措施,通過教育,使城邦中參與政事的公民都具有善德。一個城邦的公民人人都是善人,城邦才能成為善邦。
第二,只有教育才能達到城邦的統一。城邦應該是許多分子的集合,惟有教育才能使它成為團體而達到統一。亞里士多德批評蘇格拉底、柏拉圖企圖用公產制達到善德,而忘記了積習、文教和法度可以化民成俗。
第三,唯有教育才能節制人慾。亞里士多德指出,現世的種種罪惡,都源於人類罪惡的本性。人類的欲望是沒有止境的,許多人終身營營,力求填充自己的欲壑。但是,欲望無盡,慾壑難填。因此,必須用法律制定有效的教育。人慾無止境,除了教育,別無節制的方法。
第四,用公立教育取代私家教育。當時的情況是,教育作為各個家庭的私事,父親各自照顧其子女,各授以自己認為有益的教誨,這在實際上是不適宜的。一個城邦就所有公民的全體而言,共同趨向於一個目的,全體公民也應遵循同一教育體系,而規劃這種體系乃是公眾的職責。教育(訓練)所要達到的目標既然為全體所共同,大家都應採取一致的教育方案。因此,亞氏倡導建立公辦的教育制度。
第五,倡導教育要立法。少年的教育應為立法家所最應關注的事情。理由有二:一是邦國如果忽視教育,其政制必將毀損。一個城邦應經常教導公民,使之能適應本邦的政治體系及其生活方式;政體隨人民性格的高下而有差異,國民性格優良方可締造較優良的政治制度。二是人要運用每一種機能或每一種技術,必須先行訓練並經過相當的複習,使各個為之適應。在作為一個城邦分子之前,必須先行訓練和適應,而後才能從事公民所應實踐的善業。亞里士多德特別推崇有些城邦設定從事教化的專門機構,例如婦女監護、法律(禮俗)監護、兒童監護、體育訓導等項職司。
三、優生優育
為了培養健康的下一代,亞里士多德主張實行優生優育的政策,而且提出以下主張:
第一,用法律規定婚配製度,保證在最宜於生育的年齡生育健康的下一代。
第二,已婚夫婦要受教於醫師和自然學家,學習關於生育知識。
第三,重視孕婦的保健。孕婦要注意自己的身體,進行經常的操練,但不宜過於勞累;要攝取富於滋養的食物,保持安靜的情緒;此外應實行人口控制,如胎嬰超過規定的數額,就要實行人工流產。
第四,早期教育。嬰兒出生以後,食物對他們體力的影響甚大。乳類最適宜於兒童身體的發育,故宜多食。應及時誘導兒童作適宜於他們肢體的各種活動,讓嬰兒儘早訓練成耐冷的習慣是有益的。凡在兒童身上可能培養的習慣,都應及早開始,然後漸漸加強這些訓練。
亞里士多德建議5歲以前,不要教孩子任何功課,可安排他們適當的遊戲和娛樂。負責這一職司的官員(即教育監導)要注意慎選講給兒童聽的故事和傳奇。指出兒童的號哭有助於擴張肺部,有益於兒童的健康發育。教育監導應注意兒童的日常生活的管理和周圍的環境影響,因為任何卑鄙的見聞都可能養成不良的惡習。立法者要負責在全城邦杜絕一切穢褻的語言。對於兒童,應該特別謹慎,不使聽到,更不使出任何惡言。凡不顧一切禁令,必須予以懲處。
四、初等教育的學習科目
亞里士多德認為,初等教育的學習科目包括讀寫、體操、音樂和繪畫。讀寫不僅有實際套用價值,也是研究學術和從事政治活動所不可缺少的。體操除了強身,還可培養勇毅的品德。繪畫可以培養對物體和形象的審美觀念和鑑別能力。音樂則具有多種功能。亞里士多德論述較詳的是體操和音樂。
關於體操。亞里士多德認為,“實踐必須先於理論,身體的訓練須在智力訓練之先”。在教育兒童時,應該先把功夫用在他們的習慣方面,然後再及於理性方面;必須首先訓練其身體,然後啟發其理智。所以,開始要讓少年就教於體育教師和競技教師。體育教師將培養他們身體所應有的習慣,競技教師將授以各項角賽的技能。亞里士多德批評斯巴達的體育訓練過於嚴酷,採取的是發展獸性的野蠻措施。只能使青少年趨於鄙陋。14歲以前的兒童應教以輕便的體操(競技)。到了18歲才適宜從事劇烈的運動。他認為對兒童的訓練不宜過度,一定要與他們的身體發育狀況相適應。
關於音樂教育。亞里士多德認為音樂有陶冶性情、娛樂和操修心靈3種功能,所以應將音樂列教育科目。少年所使用的樂器應當是對音樂方面,以及其他學術面能夠助長聰明、增進理解的樂器。歌詞和樂調的選擇應以培品德為主。
五、教育的宗旨
第一,達德成善。亞里士多德指出,人們由入德成善者出於三端。即出生時所稟的天賦、日後養成的習慣以及其內在的理性。人生的最高目的是修煉理性,運用思想。此為邦國教育制度上所應樹立的宗旨。
第二,亞里士多德批評斯巴達教育的片面性。他指出,斯巴達教育制度的整個體系都在培養一種戰鬥的軍人的品德,以保證在戰爭中取得勝利而樹立霸權。但卻昧於和平時期的生活和性情,不懂得如何利用其閒暇以為長治久安之計。他們所受的鍛鍊完全屬於軍事性質,此外就不具備其它才德。所以人們如欲達善成德,亞里士多德認為,就不應實施斯巴達和克里特的教育制度。
六、道德教育
培養一定的道德品質,是亞里士多德和諧發展教育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道德教育的核心問題是培養人以理性節制情慾。人的道德“存乎人心”、“成於習慣”、“見於行動”。這三端為天賦、習慣及理性。其中,他特彆強調習慣的重要性。認為道德訓練的過程就像人們學習技藝一樣,是經過多次重複練習而學會的,一個人要想成為公正的人,就要通過公正的行為才能變成公正的人,要想成為一個勇敢和節制的人,就必須實行勇敢和節制的行為。他還認為,對善行的模仿是形成兒童良好品德最有效的方法。為此,要求成年人要注意修身,用自己的善行去影響青少年。
亞里士多德認為一個城邦應具備的品德是節制、勇毅、堅韌、智慧。人間的至善是善德,善就是正義。這些都是道德教育的目標。總之,他認為美好品德的形成必須利用天性,並經過反覆行動形成習慣,使感情得到適當發展,最終使美德日趨完善,達到理智的高度。
七、教育方法
亞里士多德對教育、教學方法沒有專門的論述,但有兩個論點對後世有著長遠影響:
第一,效法自然。教育的目的及其作用有如一般的藝術,原來就在效法自然,並對自然的任何缺漏加以殷勤的補綴。效法自然的原則後來由夸美紐斯作了進一步發揮。
第二,正確處理興趣與努力的關係。亞里士多德認為,教育少年的目的不是為了使他們娛樂。學習必須努力,而且免不了疲勞,實在不是娛樂。這些話隱含有對柏拉圖的批評。
八、教育年齡分期
在教育史上,亞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並論證了教育要適應兒童自然天性發展的思想,並以之確定了教育的年齡分期,對各年齡階段教育的要求、組織、內容和方法等具體措施提出具體意見,要求成人應根據兒童年齡特徵對其進行教育。只有遵循這種特性、教育才能卓越有成效。
第一個時期,從初生到7歲這是學前教育時期。幼兒主要應在家庭里受教育。這個時期教育的任務主要是促使幼兒的身體健康發育成長。應該注意幼兒的營養,應該用母乳餵養。對幼兒的教育應以遊戲為主,對遊戲應進行指導。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對幼兒要進行身體鍛鍊,但要循序漸進,要適量,不能過度,防止兒童受到傷害。
第二個時期,即7歲到14歲,相當於初級階段的學校教育。進入正規的集體教育的階段。此階段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以情感道德教育為主,發展非理性靈魂,讓兒童掌握讀寫算的實用知識與技能,並進行體操訓練和音樂教育。兒童自7歲起,就必須送到國家辦的學校學習,接受體、德、智、體、美和諧發展的教育。青少年期通常學習的科目有4種:閱讀、書寫、體育鍛鍊、音樂、繪畫。
第三個時期,是從青春期即14歲到21歲。這段的教育任務在於發展學生的理“性”靈魂,以智力教育為主,由於《政治學》未有完卷,此期教育的具體情況只能靠推測。估計這時期的學校設有算術、幾何、天文、音樂理論、文法、文學、詩歌、修辭學、倫理學以及宇宙學和哲學等科目,而對思辨科學和哲學尤為注重。

後世影響

第一,亞里士多德以《政治學》一書開創了西方傳統政治學體系。從《政治學》開始,政治學才從體系上從哲學、倫理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學科。因此,《政治學》可以稱得上是西方政治學的創始之作。第二,《政治學》的研究方法獨具匠心。亞里士多德的老師柏拉圖的研究方法是從抽象的理念出發,通過玄想和演繹,闡述政治主張。而亞里士多德則不同,他從實際或現實出發,在收集與研究大量實物資料的基礎上,分析比較各種政體的得失,然後再歸納出政治理論,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走的是一條從具體到一般的研究和分析之路這種研究方法為後來的許多思想家和研究者所效仿。第三,《政治學》中的許多政治主張,尤其是關於政體的分類理論,對後世影響極大,西方思想家都直接或間接沿用亞里士多德的政體理論。

版本信息

《政治學》原用希臘文寫成。現存的希臘文本最早的是手抄本。另外,也有一些拉丁文手抄譯本。15世紀開始出現印刷本,這為《政洽學》的普及創造了條件。15、16世紀以後,歐洲相繼出現了《政治學》的多種譯本印刷本,英文、德文、法文譯本多次出現。比較好的英譯本是187年~1902年在英國牛津印行的由紐曼校注的版本。通行的中文譯本是1965年由商務印書館發行的《政治學》中文本,譯者是吳壽彭等。

作者簡介

亞里士多德(約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古希臘人,古代先哲,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是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馬克思曾稱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恩格斯稱他是“古代的黑格爾”。亞里士多德的作品涉及倫理學、形上學、心理學、經濟學、神學、政治學、修辭學、自然科學、教育學、詩歌、風俗,以及雅典法律。他的代表作品有《工具論》《物理學》《形上學》《倫理學》《政治學》《氣象學》《動物志》《修辭學》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