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史
1999年7月在中國福建省政和縣外屯鄉稠嶺村首次發現天然野生植株,之後被列為獨立種定名發表於《植物分類學報》。
2015年,胡恆鵬回憶起兒時在家鄉吃過的“杏梅”,與在市場上所見到的杏和梅都很不一樣,遂對其產生了濃厚興趣,毅然為之探個究竟。他先在老家
慶元縣左溪鎮左溪村莊附近搜尋未果,繼而往周邊深山老林探尋,終於在海拔約900米的發竹村黃秀坑的溝谷闊葉林中,發現了2株“杏梅”大樹。這一發現引起了多方的關注,當地林業部門先後於2015年9月、2016年3月(杏梅花期)、2016年7月(杏梅果熟期)組織張方鋼等人進行實地考察,採集了花、果標本。經與政和杏模式產地植株的形態特徵對比分析,確定為政和杏。它是浙江省薔薇科杏屬植物另外一個分布記錄。
形態特徵
落葉高大
喬木,樹高達35-40米。皮孔密而橫生;一年生枝紅褐色,光滑無毛。葉片長橢圓形至倒卵狀長圓形,長7.5-15厘米,寬3.5-4.5厘米,先端漸尖至長尾尖,基部截形或圓形,葉邊緣具不規則的細小單鋸齒,齒尖有腺體,上面綠色,脈上有稀疏柔毛,下面淺灰白色,密被灰白色長柔毛;葉柄長1.3-1.5厘米,常無毛,中上部具2-4個腺體。
花單生,直徑3厘米,先於葉開放;花梗長0.3-1厘米,無毛;萼筒鐘形,芽鱗片包被部分綠色,裸露部分紫紅色;萼片舌狀,紫紅色,花後反折,邊緣具淡黃色鋸齒狀腺體;
花瓣橢圓形,長1.5厘米,寬0.8-0.9厘米,粉紅色至淡粉紅色,具短爪,先端圓鈍;
雄蕊25-40枚,長於花瓣;
雌蕊1枚,略短於雄蕊。核果卵圓形,果皮黃色,陽面有紅暈,微被柔毛;果肉多汁,味甜,黏核;核長橢圓形,長2-2.5厘米,寬1.8厘米,黃褐色,兩側扁平,頂端圓鈍,基部對稱,表面粗糙,有網狀紋;仁扁橢圓形,飽滿,味苦。
近種區別
政和杏與
杏(
Armeniaca vulgaris Lam.)的區別在於樹形高大;葉片長橢圓形至倒卵狀長圓形,下面密被灰白色長柔毛;花梗較長;核果較小,核棱圓鈍,核面粗糙,具網狀紋。
政和杏與
梅(
Armeniaca mume Sieb.)的區別在於前者樹形高大,1年生枝紅褐色;葉片背面全面厚被白色茸毛;果實黃色,味甜;核長橢圓形,核面粗糙,無孔穴;花期遲。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福建省政和縣外屯鄉稠嶺山和浙江省慶元縣左溪鎮。生長於海報800-1200米的山地。
生長習性
2月下旬芽萌動,3月下旬開花,比梅開花遲,7月上中旬果實成熟,11月下旬落葉。第1朵花綻放後2-3天進入始盛期。從始盛期進入盛花期,時間約為2-4天。開花持續時間14-19天,盛花持續時間9-15天,開花持續時間和盛花持續時間呈現早開花則持續時間長、遲開花則持續時間短的特點。
主要價值
該種樹形高大,果實較小;花朵繁多,色彩艷麗,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可以作為園林觀賞樹種予以開發利用;果實味甜微酸,可生食或製作“杏梅乾”,供食用。也是特有的野生古樹種,具有重要的物種保護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種群現狀
該種天然分布稀少,根據福建省植物研究所專家鑑定,福建省僅此5棵(實為7棵,2019年枯死1棵,現存6棵),據遼寧省果樹研究所鑑定,此野生杏樹世界絕無僅有。2015年5月,在中國浙江省慶元縣左溪鎮又發現野生政和杏17棵,至此,地球上僅發現福建省政和縣和浙江省慶元縣2個分布點共存24棵政和杏。政和杏數量稀少,在其自然分布地多年未見自然更新幼樹,自然更新能力極弱,其種子的出苗率也較低,而且現存植株的自然分布地生長環境較差,存在植株年齡大、樹體長勢衰弱、甚至出現乾枯死亡等不利因素,因此亟需加大對這一瀕臨滅絕的政和杏野生種質資源進行搶救性調查、收集及保護。
保護措施
政和杏屬於極小種群保護樹種,數量極為稀少,自然分布地立地條件差,出現自然枯死植株。因此加強該樹種保護措施研究、保存珍稀種質資源已刻不容緩。建議採用原地和異地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政和杏的保存工作,調查生態習性,研究其開花物候期規律,對於後續掌握花期調控及人工輔助授粉技術、培育新品種、繁育擴大種群數量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此外,政和杏存在自然更新能力差的現象,也需要對花器官繁殖能力、授粉結實機理等進行深入研究,以利於該種群的保護和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