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鏈

政務鏈的概念尚未有人提及。筆者進行了總結和歸納,認為:政務鏈是政府職能部門,通過對信息流、政策流、服務流的控制,以政策調控等行政手段,將政府決策貫徹落實到目標對象並為公眾提供政務服務的網鏈結構模式。政務鏈概念的涵義主要有:一是政務鏈形成的動力來自政府職能部門。

政務鏈的概念界定,政務鏈的特徵,政務鏈的運行機制,實施政務鏈管理的意義,萬維易化構建有效的政務鏈,

政務鏈的概念界定

政府的政務活動以一種“流體”的形態存在,我們不妨統稱為政務流。實際上,政務鏈管理的目標就是實現政務流的快速、高效運轉。政務流不僅在單個政府部門內部運轉,也在政府部門之間運轉;不僅在行業部門內部運轉,也在行業部門之間運轉;不僅在平行部門之間進行橫向運轉,也在上下級部門之間進行縱向運轉。政務流大致可以分為信息流、政策流和服務流。
在傳統的政務管理中,信息流是單向的,政務鏈下游組織的信息可以被上游組織觀察,反之則不然;而在現代政務鏈中,信息流是雙向的,上游組織的信息也可以被下游組織觀察,目前推行的政務公開就是一個例子。通過信息雙向互動,推進政務高效管理,構建和諧政務鏈。
政策流是單向的,從政務鏈的上游流向下游,表現為政策的貫徹執行和政務的層層落實。服務流則是從下游流向上游,體現新公共服務的政府治理思想。

政務鏈的特徵

從政務鏈的概念模型可以看出,政務鏈是一個網鏈結構,由政府組織、非政府組織、企業、公民和法人等組成。一個組織或個人就是一個節點,節點之間是一種政策落實和服務提供關係。政務鏈主要具有以下特徵:
一是複雜性。因為政務鏈節點組織或個人組成的跨度不同,政務鏈往往由多個、多類型的組織或個人組成,因此,政務鏈的結構非常複雜。
二是動態性。政務鏈的節點組織或個人根據各自的發展戰略規劃或運作調整的安排,需要動態的更新,這就使得政務鏈具有明顯的動態性。
三是交叉性。政務鏈的節點上下游之間是交叉關係,每個節點組織既可能是上游政務鏈的成員,又可能是下游政務鏈的成員。
四是敏捷性。無論對於政務鏈上游政策的貫徹落實,還是下游顧客服務訴求的完成,政務鏈都能夠迅速根據工作內容的相關性,結合節點組織或個人的職能迅速完成。
五是協同性。這是政務鏈的一個很重要的特徵,主要體現在政府上下級之間的協同,政府與企業、非政府組織之間的協同,跨職能部門的綜合性協同,日益國際化、多元化之間的協同等。
六是並行性。由於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政務並行成為可能,任何一個政務“訂單”發出後,相關機構能夠及時得到信息,根據職能和流程同時工作。
七是無縫性。通過對政務鏈流程的控制,並利用信息技術,實現政務“訂單”處理過程的透明化,相關機構能夠不間斷掌握進展情況,以便超前部署,實現無接縫銜接。

政務鏈的運行機制

政務鏈是一種新型的政府治理模式,它是利用信息技術實現敏捷化運行的,其運行機制主要有以下特色。
一是政務鏈採取“訂單式”管理。在政府服務的系統內部,“訂單”可以理解為公眾對於政府部門的服務請求。訂單分兩個層次:外部訂單和內部訂單。外部訂單是指公眾對於政府的服務請求,內部訂單是指政府內部各部門之間的服務請求。政府所有的工作都圍繞訂單來層層展開,將公眾的每一次服務請求,看作是客戶對政府部門下的一次“訂單”(外部訂單),將政府部門提供服務的過程看作是執行一次“訂單”(內部訂單)。
二是政府內部的各服務部門根據自身的職能分工,對“訂單”進行分解,形成“子訂單”,從而構建以“訂單”為工作中心的、各個部門和崗位之間相互配合和協作的政府內部“服務鏈”。訂單把政府的上下流程和崗位之間的業務關係由原來的單純行政機制轉變成平等的客戶關係、服務關係和契約關係,通過這些關係把外部公眾的訂單轉變成一系列內部訂單,每個部門或每個公務員在收到訂單之後,在規定的時間內積極回響,做好流程中自己應負責的相關工作,從而形成以訂單為中心,上下流程和崗位之間相互銜接,自行調節運行的服務鏈。每個部門或個人作為整個流程服務鏈中的一個節點,他們對客戶的回響最終形成服務回響鏈,並以此來提供服務。而在整個服務鏈中,政府最終以所提供的服務來獲得相應的“支付”,即公眾作為納稅人納稅,並表示對政府的滿意、忠誠和擁護。
三是政府部門的工作只針對訂單,不針對人,降低了政府工作的複雜性。同時,可以根據訂單的完成情況以及“顧客”的滿意程度來考核部門和個人的服務績效。政府內部各個部門和崗位業績考評的標準,是對屬於自己的“子訂單”的處理效率和效果。因為“子訂單”的處理速度和效果會影響到整個政府部門對公眾“訂單”的最終處理速度和效果。所以很容易找到政府部門工作效率的“瓶頸”,便於儘快地採取改進措施。

實施政務鏈管理的意義

目前,我國經濟社會領域暴露的問題凸顯出政府職能定位的缺陷,主要表現在:部門齊全,機構臃腫;垂直型管理,分工過細;各自為政,工作脫節;資源閒置,重複勞動;信息不暢,政令不通。進行政府治理模式、方法和技術的創新,是改變這種狀況的途徑。在我國實施政務鏈管理,將對我國政府治理產生重要的影響。
(一)實現政務的協同和無接縫管理
政務鏈管理可以協同實現政府工作人員與政府之間,職能部門與職能部門之間,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實時性無縫連線的可能,加速政務信息傳遞的效率,縮短共同制定和執行關鍵決策所需的時間,避免滯後現象的發生。協同可以使政府更加靈活地調整和改變現有部門組織結構和流程,不斷保持政府辦公的實效性、靈活性和高效性。面對重大或突發性事務的處理,一個實時政府可以最快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防止不安定因素的產生和出現。協同理念中以人為本的思路可以使政府更好地服務於民,還政於民。協同軟體將協助政府更好地收集民間的意見和反饋,進行不斷的交流,使得政府更加貼近各非政府的組織和團體,把握動態,服務於民。協同的跨部門、跨地域、跨功能、跨流程的特徵可以最大降低政府運行成本,使得政府不僅是實時的,更是精簡的。
(二)有效地打破了政府組織內部的壁壘
政務鏈強調以業務關係為聯繫紐帶,對政府內部的上下級和部門之間的關係進行改革,所有部門都只對公眾負責,而不是對部門所屬的上級負責,在業務鏈條即“服務鏈”中,每一個公務員將把自己的頭銜放在一邊,僅僅以服務的“提供商”和服務的“接受者”的身份出現,他們彼此之間是“供應商”和“客戶”的關係,而這條服務鏈的終點則是公眾,即公眾是政府部門共同服務的最終客戶。如果政務鏈流程上的公務員拖拉工作,政務鏈會迅速出現“瓶頸”顯示,從而可以實現可觀測和及時處理。這一改革思路有望從根本上改變以往等級森嚴的行政機制所存在的種種弊端,如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等。特別是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公民參與的成本大為降低,政府與企業、公眾的互動溝通更加方便,從而誘發政府組織模式的變化。金字塔式的架構正在積極地向扁平式的政府組織過渡。
(三)確保了政策落實和政令暢通
政務鏈的流程化管理、協同並行運作等先進管理理念,並通過信息技術實現的透明化監控、順暢的信息反饋,能夠及時觀察政令執行的“瓶頸”和落實的反饋情況,確保了政令暢通,並能根據政令的執行情況,及時採取應對措施。尤其在中國,地大面廣,政策落實的難度很大,信息的收集十分不便,實施政務鏈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特別是進入知識社會後,國家之間的競爭,企業之間的競爭,相關組織之間的競爭越來越加劇,對政府治理和服務提出了挑戰,要求政府必須實現快捷的反應和匹配的柔性服務。當前,社會突發性事件層出不斷,政府均面臨危機管理的壓力,政令暢通是實現政府危機處理的基本保證。
(四)提升了政府的服務功能和服務質量
政務鏈對傳統的政府服務功能進行了變革性改進,主要體現在:
1.主動性。政務鏈中的政府服務是一種主動性的服務,能更好地滿足公眾的需要。政府從公眾的角度出發,事先設計準備好各種服務,然後由公眾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服務內容。
2.前瞻性。政府所提供的服務超越現有的服務內容,使服務具有前瞻性。想公眾之所想,急公眾之所急,前瞻性的服務使公眾真正體會到政務鏈服務流程的完善性。
3.柔性。可以根據巨觀環境和顧客需求的變化,及時構建服務,迅速組建新的政務鏈,彌補了政務創新滯後的不足,適應了現實的變化需要。
4.完整性。政府對公眾的服務是全方位、全過程的服務,服務的完整性具體表現為服務內容的完整性和服務過程的連續性,並使服務質量達到較高的水平,真正做到從根本上以公眾為中心,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
5.超值性。政府為社會公眾所提供的服務從各方面進行完善,使公眾在享受服務的整個過程中,能夠得到超出其期望值的服務。公眾得到政府的超值服務和滿意服務之後,促進了社會的安定和團結。

萬維易化構建有效的政務鏈

萬維易化電子政務整體解決方案是一個集成電子政府辦公自動化流程和現代管理理念的套用系統。
系統特色
“電子政務萬維易化管理系統”具備高標準化,高安全性,高有效性,高擴充性和高性能,為了適應上述功能要求該系統具備如下特色:
技術先進。全面支持Web套用,套用無邊界。採用Windows DNA架構開發,網路性能優越。系統支持Unix、Windows NT等各類系統平台。同時,可訪問各種大型關係數據管理系統,如PostgreSQL、Oracle、Sybase、DB2、SQL Server等,實現各類異構系統平台和數據之間的信息交換。
業務全面。結合政府辦公流程去實現電子政務辦公自動化。通過完整的產品體系,系統的解決方案將有效促進電子政務信息化的改革進度。
操作簡單。根據國內政府部門的用戶需求,系統在其產品開發的過程中進行了嚴格的需求分析。操作簡單,容易實施,在軟體套用的廣度和寬度上充分控制成本與時間的進度。
政府公文管理處理流程
重組性好。基於組件式的開發模式來實現系統功能。按照一定的標準編製成各類具有特定功能的組件集合,組件之間無縫集成。
擴展性好。系統提供基於區域網路的產品解決方案和基於Internet廣域網的產品解決方案,打破了軟體套用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複雜的業務流程用資料庫存儲實現。系統屬於瘦客戶端的模式,具有簡化客戶端操作、擴展性好的優點。
許可權控制。基於過程的控制,側重於整個操作過程中的許可權控制。不同模組都設定許可權使用級別,任何人在登錄系統時都會受控於不同級別的許可權配置,為政府達到電子監控管理提供了基礎。同時用戶也可以通過不同許可權對投資項目、交通項目、備案項目進行統計匯總。
集成度高。通過集成對接技術實現政府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和實時通信。同時政府還能與社會企事業單位系統之間進行雙向信息交流。
移動性好。本系統將滿足用戶的遠程、移動辦公需求。用戶通過高速網路連線,實現對本系統應用程式的無障礙訪問,同時維持網路辦公的安全性。
安全可靠。本系統利用平台的安全網關功能將用戶的業務數據與外部Internet網路隔離。採用Linux和PostgreSQL開放式原始碼,避免著作權對其控制的風險。同時系統中安全管理模組可幫助政府根據各部門不同的許可權、設定嚴密的用戶名和口令,保證機密檔案及數據的使用安全。
方案構成
系統分別由“政府公文管理”、“項目審批管理”、“行政事務管理”、“決策信息管理”、“項目稽察管理”、“系統安全管理”、“系統設定”、“系統對接管理”等子模組構成。該系統通過各個子模組的銜接將實現政府部門之間、政府與社會之間的信息互通,達到政府部門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職能的轉化。
政府公文管理
依據政府公文處理的特點,實現不同種類的公文在各業務處室、辦公室及部門領導之間進行轉發、審閱、簽批等流轉過程的全自動化管理。政府公文管理主要包括收文管理和發文管理。
電子政務萬維易化系統構成
收文管理實現對外單位來文的登記、擬辦、傳閱、辦理結果的登記、整理和歸檔,處理反饋,催辦,查詢等處理。
發文管理實現對各類發文進行擬稿、審核、核稿、會簽、簽發、校對、印發等處理。
項目審批管理
該模組是系統重要組成部分。其套用精簡了政府辦公的流程,並使項目申報更加規範和透明化,同時使得申報單位免去奔波於各政府職能部門進行申報的環節。
項目申請單位在政府外網的網站填報相關表格或上傳相關材料進行申報;項目申請審批流程包括辦公室交辦、項目受理、項目交辦、項目審核、項目複審、項目會簽、項目審定、項目入庫分配代碼、分配文號、用印等10個模組。比較重大的項目要進行申報,經政府初步審核後才進行正式申報。申請材料將進入政府內部政務管理系統以等待政府相關部門辦理。
項目審批管理系統的後台與政府公文管理和有關的業務管理留有信息接口。系統將數據納入管理系統統一辦理,在辦理過程中或辦理結束後,系統將辦理情況的信息傳送至外部網的相應資料庫。項目申請單位通過項目申請時所分配的項目申報號,經由Internet查詢本單位事項的辦理情況。
行政事務管理
該模組主要包括規章制度、會議安排、財務管理、考勤、崗位評估、獎懲等功能模組,並實現行政事務管理自動化。
決策信息管理
用戶在結合信息技術進行改進及最佳化自身管理體制的過程中,管理數據整合資源,將是系統實施的基礎,也是企業或政府在發展方向上的決定因素。“決策信息管理”子模組集成各處室現有資料庫系統,把數學模型、分析技術、數據存儲和檢索功能結合起來,達到更高層次的輔助決策能力。
項目稽查管理
該模組利用系統對接技術實現政企鏈,分為“項目稽查管理”和“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兩部分。“項目稽查管理”曾經作為北京市計委電子政務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企業端的“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共同搭建了北京市計委與各個項目單位的政企鏈。政企鏈的搭建在政府之間、政府與企業之間形成了一個基於網際網路的運行平台,實現動態資源的傳遞,形成政府與企業開放式的、雙向的、持續的、良好的溝通。
系統通過對數據的採集與編輯,進行內容管理、套用分析,實現智慧型化、科學決策。提高政府監控的能見度,掌握企業運營能力,更好地進行巨觀經濟調控。
系統安全管理
該模組體現了系統的許可權控制和安全可靠的系統特色。系統將通過用戶登錄管理、業務流程設定、系統許可權一覽、職員許可權設定、客戶許可權設定、用戶登入設定等安全措施來實現系統的運作,幫助政府部門管理所有內部和外部用戶,設立安全密碼,分配、控制訪問區域,及時準確地維護、更新使用者的有效許可權,同時,實時查詢追蹤用戶登錄以及訪問模組的歷史記錄。
系統設定
該模組主要包括組織結構、內部員工、財務科目設定等環境變數配置和角色配置。這些配置主要為系統的運行提供基本因素,同時用於系統的常規運行所需要的基礎數據的更新及維護,共同保障整套系統的正常運作。
系統對接管理
主要是管理“G2G/政務鏈”、“G2B/政企鏈”上不同系統間的數據交換,包括公文、項目申請表、各種申請表、各種財稅報表等;管理工作還包括傳遞安全性管理、容錯管理、失敗重傳管理、系統日誌記錄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