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丹青:中國文化名家訪談錄

放歌丹青:中國文化名家訪談錄

以往書畫歷史的研究與寫作,大多遵循著以歷時性為經、以創作成果為緯的研究模式,假若學者們能同時將這些對話所涉及的話題創造性地吸納,或許能探索出一種更加豐沛、細膩、翔實的多視角、立體化的書畫藝術史學寫作模式。從這個角度而言,“中國書畫經典系列叢書”所收錄的內容,既可以給予當下書畫藝術史學以原創性的啟示,也為之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研究資料。 這本《放歌丹青(中國文化名家訪談錄第2卷)》(作者康守永、薛曉源)是其中一冊。 《放歌丹青(中國文化名家訪談錄第2卷)》包括了《中國畫的命脈在哪?——龍瑞訪談錄》;《傳承古典——吳悅石訪談錄》等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放歌丹青:中國文化名家訪談錄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頁數:151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作者:康守永 薛曉源
  •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2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0149561, 730014956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編輯推薦,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書畫經典系列叢書”內容廣泛,涉及近現代及當代書畫藝術領域許多備受關注的話題,諸如創作、研究、批評、教育、市場、展賽、媒體、海內外交流等等。由於參與者都具有當代書畫、文化領域親歷者、思考者或創造者的身份和責任感,訪談中所涉及的話題也在不同程度上有全新的建樹、更深入的開拓。
這本《放歌丹青(中國文化名家訪談錄第2卷)》(作者康守永、薛曉源)是其中一冊。

圖書目錄

中國畫的命脈在哪?
——龍瑞訪談錄
傳承古典
——吳悅石訪談錄
窮探及今古 高論且縱橫
——陳傳席訪談錄
中國畫的本體精神
——程大利訪談錄
文採風流
——文懷沙訪談錄
中國畫在20世紀
——郎紹君訪談錄

文摘

龍瑞,1946年生,四川成都人。1966年畢業於北京工藝美術學校。198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山水專業李可染研究生班。1985年調入中國畫研究院(今中國國家畫院)任專業創作人員。2001年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現為中國國家畫院院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文化部美術高級職稱評審主任;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一級美術師;博士生導師。出版有《大器叢書·龍瑞》、《中國名畫家精品集》、《龍瑞水墨畫集》、《秋天的收穫——龍瑞山水畫專輯》等。
作為國家最高的中國畫藝術機構,中國國家畫院畫家在學術研究、創作能力上是否代表著最高水平?國家投入資金來養著國畫這種“私家的藝術”,畫家領著政府工資出售自己的作品,令人堪憂的”學術八股文”以及“混亂的藝術品市場”……中國畫的命脈在哪?國家畫院做什麼?
張公者(以下簡稱張):據美術史記載,中國的畫院正式建制應在五代西蜀,當時稱為翰林圖畫院,以後南唐也建立了翰林圖畫院,到北宋時畫院發展到頂峰。從20世紀50年代起,我們國家也先後組建了上海中國畫院、北京畫院、江蘇省國畫院及西安中國畫院等,到1981年又成立了中國畫研究院,並在去年年底正式更名為中國國家畫院。您認為我們今天的國家畫院和歷史上的宮廷畫院有何不同?
龍瑞(以下簡稱龍):五代、宋時有畫院,到明清時是否有畫院就不大明確了,但起碼宮廷里有專職畫家是肯定的。西人郎世寧、利瑪竇就都參與過這些事情。我個人覺得,中國畫院的產生跟文化藝術狀態、中國畫的特質有關。中國文化是以人格修養為主的,關於繪畫這方面,有德行、有操守的人是願意交流的。‘‘唱和’’是一種很好的文化形式,畫院過去也有點這種“唱和”的形式。中國畫是歷史悠久的、獨立的學科,從學理上,從中國人的文化底蘊上,從畫法、理論、品鑑這些層面來說,中國畫與詩詞、書法乃至音樂都有密切的聯繫,是有別於西洋畫的藝術門類。我覺得中國畫更加“個人化”,就是“私家的藝術”。為什麼說是私家的藝術呢?在古時候的中國文化里,中國畫是人格修養的一部分,這也是中國繪畫一直所追尋的最基本的思想,“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然後“游於藝”。沒有專門的藝術家、詩人或者畫家,這和西方不同,西方在古羅馬時期就記載有專門的詩人、藝術家、音樂家,甚至還有哲人,分工很細。當前,畫院在中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任何一個國家,即使是經濟比咱們發展更好的國家,也沒有像咱們這么多官方辦的畫院。一方面中國畫內在的特徵形成了不同的流派、風格,比方說近代,“海上畫派”、“嶺南畫派”、“長安畫派”、“京津畫派”。另一方面特別重要的也是我們的歷史遺存最豐厚,國內外的博物館有大量的繪畫藏品。一本((中國繪畫史》是非常細緻嚴密的,區域、風格,甚至哪張畫留存在什麼地方都有記載。
張:您認為中國畫是“個人化”、“私家的藝術”,那么國家為什麼還要投入資金建畫院來養著“私家的藝術”呢?
龍:從理論、學理上來分析,中國畫是從藝術精神的高度上派生出來的,其實中國古時候的學問完全就是一種人學,說白了就是怎么做人,怎么了解自我,怎樣了解社會。包括對天、地的認識,對萬事萬物規律的認識,掌握這些規律要有德行、有仁愛之心,有人生閱歷自然就有情感,會畫畫的人自然要畫兩筆,這就是文化和藝術的生態,還不單純是文化藝術的形態。這是我自己的想法,可能是我杜撰出來的。之所以是“生態”,就是有相對的生命力,是可以不斷延伸的、滾動發展的,讓每個人都完善了,社會就和諧了。過去的和諧先要從個人的修身做起,藝術也是個人修身很重要的一部分,陶冶個人的性情。中國藝術就不具備西方藝術重視邏輯、視覺和感受的這些方面。我們的理念和西方的是不同的,西方非常重視形式感、重內容、重科學,包括透視、三維空間、黃金分割比例、色彩學等等。中國的東西把所謂的學問簡約化,“簡”是中國藝術很大的特徵,所謂大理必簡,大樂必易,是要大家有一個共同的文化認定。古時候的中國文化有意思,遠在邊塞,遠在蠻夷之地,遠在農村,炕頭的老太太也會講“忠、孝、禮、智、信”、“富貴平安”。中國的文化一以貫之,這些東西界定了中國畫基本的文化精神,甚至包括了最基本的藝術形態。現在說中國畫沒變化,老是一個樣,過去文人畫多半都在畫“梅、蘭、竹、菊”,山水畫都是一些程式變過來變過去,都是重內美,重簡約。程式化的東西都是提煉出來,其他人都便於掌握的。中國人偏重形而上的,對形而下的東西要簡單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形而上去。要把一個顏色分出三原色,三原色中還要分出輔色,還有調和色,還有灰調子,這是人家搞的一個領域,我們更關注的是內在所透露出的精神。精神是什麼?其實中國畫裡更多體現出的是做人的精神,審美觀、意識、審美範疇都是圍繞著人,中國畫必須要有意境,要從畫兒的氣韻、神采著手。甚至有時候說,這張畫兒畫得“不活”、畫滯了、畫死了、氣息不通,這完全都是在看中醫,都不是在看畫了,但是這些都是人的精神範疇,都是相通的。中國畫裡還可以大體分一些審美範疇,比如說,這張畫畫得很厚、很渾、很飄逸等等。僅是一個“清”字,一個“渾”字,中國畫在這些範疇里可以做出無數的文章。
張:今天的畫家都在出售自己的作品。當然,從大的範疇來說,是在為人類創作藝術……而絕大多數畫家是在領著政府的工資進行創作。您覺得這種狀況合理嗎?
龍:過去這兩年,我提出來要搞一些學術課題,我們不能只是單純地搞搞創作賣一些畫。P3-5

序言

《中國書畫》雜誌自創刊以來,一直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對藝術領域的名家、大家做深入訪談。這是一項文化發掘工程,一項文化記錄工程,一項文化傳承工程,從某個角度說也是一項文化“搶救”工程——對那些壽登耄耋的大家學人,記錄下他們非凡人生的“所聞、所歷、所見、所感、所為、所創”。這些內容構成了《中國書畫》雜誌的重頭欄目“名家訪談”。年復一年,雖然訪談對象逐漸年輕化,但在學術層面依然保持著較高的水準,由此形成了對藝術史學的必要補充。在《中國書畫*出版100期後,我們以叢書的形式,將這些文章以刊出的時間為序,歸類輯集。叢書取名《放筆丹青》、《放歌丹青》等,通過“筆”和“歌”對“專業性”和“文化性”作細微區別,給讀者一個閱讀與審美上的引導。每本書所陳列的各位大師名家,不以年齡、影響和社會地位為序,而是尊重事實,以訪談發表的時間前後為序,請讀者明辨。
總體而言,這套“訪談錄”叢書,作為書畫藝術“口述史”,同書畫藝術的史學研究、理論著述、批評實踐相比較,在某些方面有著獨特的學術品質和特點。訪談、對話,意味著參與者面對共同關注的話題,在啟髮狀態和審美生成境域中進行探討、展開,或失之嚴謹卻富有靈感,或缺乏學術規範卻多有鮮活性和真實性。錢锺書有云:“大抵學問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養之事。”相比於各式各樣的研討會,訪談、對話似乎更接近於學問的本質。況且,在人類文化著述的源頭,很多重要的著作都是以對話、口述以及將對話、口述記載下來的形式完成的,孔子、司馬遷、柏拉圖、荷馬或者他們的弟子們都做過類似的工作。
這套叢書內容廣泛,涉及近現代及當代書畫藝術領域許多備受關注的話題,諸如創作、研究、批評、教育、市場、展賽、媒體、海內外交流等等。由於參與者都具有當代書畫、文化領域親歷者、思考者或創造者的身份和責任感,訪談中所涉及的話題也在不同程度上有全新的建樹、更深入的開拓。以往書畫歷史的研究與寫作,大多遵循著以歷時性為經、以創作成果為緯的研究模式,假若學者們能同時將這些對話所涉及的話題創造性地吸納,或許能探索出一種更加豐沛、細膩、翔實的多視角、立體化的書畫藝術史學寫作模式。從這個角度而言,本叢書所收錄的內容,既可以給予當下書畫藝術史學以原創性的啟示,也為之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研究資料。
當然,這套叢書對於當代文化事業的意義和價值,同樣不可忽視。歷史地看,20世紀以來我們對於自己的傳統文化命脈因種種緣由日益疏遠,傳統文化在某些方面幾成絕響。失卻了文化傳統、文化精神,這是國人最深沉的遺憾。然而,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我們也感受到了西方現代文化的傳播強力,既要學習西方先進文化、實現我們社會文化現代化,又要尋找接續文脈、存續傳統的契機與可能性,成為當下有文化良知者共同的意願。20世紀90年代以來,關於傳統文化復興的呼聲從未間斷,即是最顯著的體現。誠然,書畫藝術僅僅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而當代書畫創作者、研究者在傳統文化的“涅粲”中,或許也只有微不足道的作用,但不可否認,如果缺少了他們,勢必也會造成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在某一方面的缺憾。這也是編輯出版本套叢書更為根本的考慮。
需要說明的是,這套叢書中還有一個系列名為《放影丹青》,在輯“口述”的同時結集名家“老照片”,對“口述史”進行必要的形象補充。相比之下,這些“老照片”是更為生動直觀的史料。話在“畫”里,不言自明。
是為序。

編輯推薦

《放歌丹青:中國文化名家訪談錄(第1卷)》由康守永,薛曉源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由於參與者都具有當代書畫、文化領域親歷者、思考者或創造者的身份和責任感,訪談中所涉及的話題也在不同程度上有全新的建樹、更深入的開拓。

目錄

書法的本質是表現中華文化的“精氣神”——周汝昌訪談錄
平生所好是書畫——徐邦達訪談錄
生活就是藝術——王世襄訪談錄
一代名家不數人——馮其庸訪談錄
感恩藝術——韓天衡訪談錄
畫史疏鑿別清渾——王伯敏訪談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