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衰變理論的表現,是一種物質內部的物理現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放射現象
- 外文名:radioactivity
- 別稱:原子衰變理論
- 提出者:貝克勒爾(Henri Becquerel,1852-1908)
- 提出時間:1896年
- 套用學科:物理學
- 適用領域範圍:量子
定義,發現過程,發現意義,本質,
定義
放射現象(radioactivity)不穩定原子核自發放出射線的物理現象。有天然放射現象和人工放射現象之分。
發現過程
- 1896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Henri Becquerel,1852-1908)在實驗中發現鈾的化合物能自發地放射某種看不見的、穿透力很強的射線,使附近包在黑紙里的照相底片感光的現象,即天然放射現象。
- 1899年,英籍紐西蘭科學家盧瑟福發現鈾能放出兩種射線:a射線和β射線。接著,維拉德(Paul Willard)發現了第三種射線,即y射線,並確知這種射線類似X射線。
- 1900年,人們認識到鈾還可以變成某些其他物質。與此同時,盧瑟福發現釷含有一种放射性元素氧。
- 1902年,他和英國化學家索迪(Frederick Soddy,1877-1956)提出元素蛻變的理論:放射性是由於原子本身分裂或蛻變為另一種元素的原子而引起的。
- 後來,人們用實驗證明了a、β、y射線分別是氨離子流、電子流、光子流。1934年,約里奧·居里夫婦發現,通過核反應由人工製成放射性同位素也能產生放射性現象。
發現意義
這種利用外部的影響引起原子核的放射現象,稱為人工放射現象。後人們發現所有元素都能用人工方法得到它們的放射性同位素。現已知的放射性同位素有兩千多種。放射性現象的發現,打破了從波義耳以來的化學元素原子不變性的傳統觀念,使人類的認識進入原子內部,揭開了物質結構的新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