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和防禦行為

攻擊和防禦行為

動物發動的用以傷害或嚇退同種或異種個體的行為稱為攻擊行為。動物為減少自身或其種族被外界不利環境因素以及其他同種或異種個體所傷害而進行的行為稱為防禦行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攻擊和防禦行為
  • 外文名:attack and defence behaviour
  • 屬性:成對的
  • 對應:個體身上表現
簡介,功能,攻擊行為,防禦的行為,

簡介

攻擊和防禦行為
attack and defence behaviour
有攻擊者就有防禦者,所以這兩種行為常是成對的,在不同個體身上表現出來。有時在一個個體身上這兩種行為迅速地交替表現,先前的進攻者會轉變為防禦者,如狒狒社群中某年輕個體窺視優勢者的地位而向後者發動攻擊,但敵不過後者時反受後者攻擊。攻擊和防禦所用手段有些是一樣的,有些大不相同。攻擊和防禦行為可以是動物個體單獨進行的,也可以是集體進行的。攻擊和防禦可見於取食、求偶、育幼等行為中,而集體的攻擊和防禦行為則屬於社群行為。
攻擊和防禦行為見於動物分類的所有階元,從原生動物到人。草履蟲的刺絲泡即有防禦功能,受刺激時可放出刺絲。多細胞動物的攻擊、防禦武器更是種類繁多。大致可分為結構的(如爪、牙、角、刺等)、理化的(如毒液、電流等)和純行為的(如威嚇、奔跑、飛翔等)。即使利用身體結構為攻、防武器,其利用也必然有行為因素,牙要咬、爪要抓才能發揮作用。大多數動物以自身的結構為攻擊和防禦的武器,據說有的狒狒會向來敵投擲石塊,黑猩猩會用樹枝為武器,但只有人類會製造工具以用於攻擊和防禦。

功能

攻擊和防禦行為的功能是保障動物個體或種屬的生存和繁衍。在取食過程中動物要與其他同種或異種個體競爭食物,肉食動物還往往要制服獵物方能得食,反過來獵物為求生要抵抗捕食者的侵害。有占域行為的動物要保衛自己的領域不受其他同種個體侵犯。在生殖季節許多動物的雄體間要競爭配偶。因此,攻擊和防禦行為為求生、求食、求偶所必需。
攻擊和防禦行為
求食行為
攻擊和防禦行為基本上是本能的,許多動物一出生就會攻擊和防禦,如剛孵出即單獨生活的暹羅鬥魚遇到其他同種個體甚至自己的鏡影時就會向之攻擊。但成年動物的攻擊和防禦行為包含許多習得成份。
攻擊和防禦行為是適應性行為,是在進化發展中的。在進化過程中,能有效地攻擊或防禦的個體才能生存並繁衍後代。自然界的法則就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攻擊行為

其功能是取得食物、保衛領域、爭奪配偶、提高在社群中的優勢序位等等。攻擊的對象可為異種個體,如捕食者向獵物發動攻擊;也可為同種個體,如領域的占有者驅逐侵入的同種個體,在求偶時同種的雄體互相角斗,社群中不同雄體間為占據優勢地位而向對方攻擊等。
攻擊和防禦行為
攻擊和防禦行為
攻擊行為在成年雄體表現得較為明顯,如在求偶角斗及保衛領域時。但在捕食時雌體也表現出攻擊行為。單配偶的鳥類雌雄個體共同保護領域,茶鴞雌雄個體終生在林地中的固定地點生活,有其他同類侵入領域時便大聲叫喊並飛來驅逐之。
一般說成年雄體的進攻性較強,在哺乳類尤其如此,因此推測攻擊行為與雄激素有關。但雀鯛幼體無論雌雄在僅長1厘米身體還透明時即顯示進攻性,此時性腺尚未發育,據分析這與抗黑變激素有關。
攻擊行為表現形式多樣,所用武器有觸手、顎、口器、牙、喙、爪、蹄、角、刺、肢體、軀體、毒液、電等等。觸手為多種無脊椎動物(如腔腸動物、頭足類軟體動物等)的攻擊武器。有的觸手上還有刺細胞。肉食性昆蟲的口器適於捕食,如蜻蜓。牙見於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和哺乳類,哺乳類的牙分化為切牙、單尖牙、前磨牙、磨牙等。毒蛇有毒牙,用以將毒液注入獵物體內。喙見於鳥類,為角質。猛禽的喙鵮啄更為有力。爪為鳥類、哺乳類常用的武器。高級靈長類無
攻擊和防禦行為
攻擊和防禦行為
爪,但指甲有力。巨蜥、鱷、鯊等能用尾攻擊。有蹄動物用蹄為武器,長頸鹿、斑馬等雄體在求偶爭鬥時用蹄互踢。蟒用身體纏住獵物將其勒死。貓科動物會用前掌攻擊對手。靈長類更善於用前肢打鬥。鳥類前肢已變成翅膀,可用以飛向敵手發動攻擊,有時翅膀本身也可用作攻擊的武器。走禽(如鴕鳥)的腿粗大,也是有力的攻擊武器。角見於哺乳類。偶蹄類多有角。鹿類的角僅見於雄體,但多數羚羊雌雄均有角,雄體的角較為粗大。奇蹄類的犀在鼻尖上有由體毛特化而成的角。鹿類的角主要用於種內鬥爭,爭偶時雄體以角相撞。以毒液為進攻武器的實例見於腔腸動物、節肢動物及脊椎動物。毒蛇、蠍、蜈蚣、毒蛛等人所熟知。電鰩、電鰻可放電攻擊對手。
攻擊和防禦行為
攻擊和防禦行為

防禦的行為

動物生活的環境中有各種影響其生存的理化因素,存在著不同的動植物。為了生存下去,並得以繁殖後代,動物演化出許多機制以抵禦不良理化因素和其他個體的侵害。幾乎所有防禦機制都有行為成分。警戒色要展示給捕食者方能將它嚇退,龜類遇敵時要將頭肢縮入殼內。防禦的對象常為同種或異種的動物個體(如求偶時雄性動物抵禦其他雄性個體的攻擊、獵物抵抗捕食者的攻擊等) 。對抗捕食者的防禦機制分為本有防禦機制和次生防禦機制。前者指避免捕食者近身的行為,包括隱伏生活、隱匿生活和展示警戒色。後者指遇敵後使自己得以脫身的行為,包括退避、逃遁、恐嚇、假死和分散攻擊者注意力。種內的防禦行為類似次生防禦行為。
攻擊和防禦行為
刺蛾幼蟲
防禦行為的表現形式有許多與攻擊行為相同。如角既可用以攻擊又可用以防禦,但在使用的方式和場合可有不同,如鹿角多用於種內鬥爭,僅在為捕食者追逼時方用於禦敵。同種兩個雄體用角爭鬥時僅僅較量氣力的大小,而於禦敵時用角攻擊敵手的身體側面,這裡的創傷足以致命。防禦的手段多於攻擊的手段,如展示警戒色、逃遁等是純防禦行為,但用角、蹄等反擊的方式與攻擊毫無二致。
本有防禦行為有3種形式,包括①隱伏生活,生活在洞穴或縫隙中。蚯蚓、鼴鼠大部分時間穴居。穴兔日間伏於穴內,黃昏方出活動。許多昆蟲的幼蟲穴居,只有成蟲飛出活動。②隱蔽,許多動物的體色與周圍環境一致。蚱蜢為綠色不易被捕食者發現。這些動物多獨居。生活於水體表面的浮遊動物全體透明。許多具保護色的動物常固定不動。有的物種能改變體色,比目魚可在數天內改變體色,而烏賊在數秒鐘內即改變體色。寒帶的雪兔在夏天為褐色,入冬變為白色。如果捕食者偶然捕到一隻具保護色的動物個體,反可能以該色為食物標記,但若防禦者具有一種以上隱蔽性(隱蔽多態現象)則仍可逃避捕食。如生活於蕹菜上的一種西非天蛾,其幼蟲有兩種形態:生活於葉背的呈綠色,生活於葉柄和莖的具黃、紫條紋。③展示警戒色,危險的或適口性不佳的物種往往體色鮮艷,用以警告捕食者別來侵犯。如黃蜂體上有醒目的黃黑條紋,若受攻擊,黃蜂便以刺反擊,捕食者吃過苦頭,就學會躲避它們。具警戒色的動物逗居。於是其他動物中也可能出現具有類似色紋的突變種,因類似原因而受到保護,這些突變種可繁衍成新種(見擬態)。
攻擊和防禦行為
海葵
次生防禦行為有5種形式,包括①退避,是最常見的次生防禦行為。發現危險後穴兔即避入穴中,管棲多毛綱環蟲躲入管內,龜將頭肢縮入殼中。蝸牛、蝟、犰狳也採取這種方式。這種方式的缺點是影響其他活動的進行如取食,同時也不知捕食者是否離去。②逃遁,包括跑、跳、游、飛。逃遁路線或為直線或曲折。羚羊在被捕食者追逐時經常改變逃跑路線以迷惑敵人。楊裳夜蛾前翅色似樹皮,而後翅色鮮艷,平時藏於前翅之下,遇敵時突然露出,趁天敵困惑之際得以逃遁。逃遁中,夜蛾又會停在樹枝上,將後翅隱藏於前翅下,在捕食者面前再度隱匿。③恐嚇,逃遁不快的或被捉住的動物採取恐嚇的姿勢或行動。臭鼬被追逼時會射出臭液。蟾蜍會膨脹肺部,使身體變大以嚇敵。④假死,許多捕食者僅攻擊活動著的獵物,因此不動的獵物可能得以逃脫。會裝死的動物有甲蟲、螳螂、蜘蛛、負鼠等。這些動物先假死不動,過一會突然逃遁。⑤分散攻擊者注意力,包括各種將敵人誘離主要攻擊目標的行為,有時甚至犧牲自身不致命的部分。如一種鴴的親鳥於捕食者靠近其幼雛時便在地上撲翅而行,好像受傷的樣子,將捕食者從巢處誘開,自身再相機逃遁。有些蝶翅上有眼點,捕食者攻擊眼點不會危及蝴蝶的生存。壁虎被追逐時,尾部能自斷脫落,吸引捕食者的注意力,壁虎乘機逃遁以後能再生新尾。
以上所述防禦行為均指動物個體所採取的行動。防禦行為也可以是社群行為。群居也是一種防禦方式,魚、鳥、植食哺乳動物等常聚成群。魚類常成大群,遇捕食者的魚群中一部分個體被食去,但這樣被食去個體的總數還是少於分散狀態下被捕食者的體數的總和,而且捕食者不易在大魚群中追逐一個目標。有些動物成群禦敵。歐椋鳥聚成大團,遇游隼來襲便曲折飛行使游隼不易捕捉某個個體。群居的好處是只需少數個體放哨,不必所有個體都處於警戒狀態。有的群體內包含不同種的動物,如東非稀樹草原上斑馬、牛羚、鴕鳥混合成群,任何個體發現危險給出警報信號,全體成員一齊奔逃。
攻擊和防禦行為
羚羊
有些動物與其他動物共生,並得到後者的保護,如雙鋸魚生活于海葵的觸手間得到保護,又給海葵帶入食物。蚜為蟻提供蜜露並受蟻保護。擬黃鸝、酋長鳥、擬椋鳥等營巢於黃蜂巢附近,它們的幼雛較少受胃蠅侵擾。 防禦行為也影響其他行為。具保護色的物種必須固定不動才能避免為捕食者發現,但這樣會影響其他謀生活動。灰色或黑色的三棘刺魚得到最好的保護,但在生殖季節,腹部卻要變紅色以吸引雌體。進攻和防禦行為兩者是在不斷的協同進化過程中發生的。
攻擊和防禦行為
變色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