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王爾德圖書)

改革(王爾德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改革:新經濟政策向何處去》是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改革
  • 作者王爾德 
  • 出版社: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 出版年:2014-1-1
圖書,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圖書


頁數: 288
定價: 45.00
裝幀: 平裝
ISBN: 9787564217822

內容簡介

21世紀經濟報導》資深記者王爾德先生,始終專注於中國經濟體制領域。耗時三年,廣泛接觸各界權威人士,梳理出關於中國改革的各個關鍵點,並希望能再度喚起大眾對於改革的新熱情。其中最難能可貴的是,憑藉自己的不懈努力,王爾德與決定改革成敗的第一線官員有著各種推心置腹的訪談,這些人很多都密切參與了三中全會。這些訪談,基本上圍繞如下幾個問題展開:追述改革的曾今,探究當前必須改革的諸多領域,釐清阻礙改革前行的利益糾葛,清晰化政策措施出台的各個節點。搞清楚這些,對於洞悉中國經濟政策的未來走向,有著巨大的幫助。

作者簡介

王爾德,《21世紀經濟報導》資深記者,長期沉浸於中國巨觀經濟研究,對於中國經濟政策出台流程的每一個節點,均有廣泛而深入的接觸。不論是提出建議的民間學者,出謀劃策的政府智囊,還是負責政策具體執行的各界官員,均能與王爾德先生推心置腹暢談關於改革的最真實想法。

目錄

目 錄
序一:“幸福”竟如此簡單 / 001
序二:以智識參與改革進程 / 005
序三:一窺改革之艱難 / 007
第一章 大師論改革 / 001
羅伯特·希勒:中國應制定應對貧富差距的長期規劃 / 002
金融民主化可以降低社會不平等 / 003
金融創新並非過度,而是不足 / 004
建議中國政府編制不平等指數 / 006
吳敬璉: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包容性的經濟和
政治制度 / 008
上篇:回顧 / 010
捅破市場經濟這層紙很不容易 / 010
1991年中央召開11次座談會是大討論的高潮 / 011
致信中央建議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目標模式 / 013
“十四大”正式確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 / 014
下篇:方向 / 016
要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 / 016
新改革共識可以形成 / 019
鄭永年:不改革,就被改革 / 021
改革不是簡單地打倒既得利益者 / 021
現階段主體改革應是社會改革 / 024
社會改革存在戰略機遇期 / 026
集體“南巡”面對未來 / 028
國有企業的邊界亟待厘定 / 029
城市化不應當只是土地的城市化 / 034
何懷宏:正義是衡量一個社會是否健康良序的最重要標準 / 035
正義是衡量一個社會優劣最優先、最重要的標準 / 036
通過公開討論去影響旁觀者 / 037
期待“三縱三橫”合流 / 039
青木昌彥:日本城鎮化啟示錄 / 041
農業人口占比低於20%,增長將放緩 / 042
日本如何克服城市公害 / 044
應把土地改革和戶籍改革聯繫起來 / 045
傑里米·里夫金:我們正處於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開端  / 048
不同意《經濟學人》的看法 / 048
中國應吸取美國的教訓 / 051
助力亞洲政治聯盟的形成 / 052
第二章 改革進程 / 055
江春澤:市場經濟體制是通往經濟繁榮發達的必由之路 / 056
“本著對歷史負責的態度” / 057
“從沉重的教條禁錮中解脫出來” / 058
與“南方講話”精神一致 / 060
政府與市場的邊界需進一步合理化 / 060
塗俏:袁庚——改革開放馬前卒 / 065
每挪動一步,都十分艱難 / 068
“沒有純粹的經濟問題” / 070
先默默地乾,而不是大張旗鼓地談 / 071
第三章 全面改革 / 075
姚洋:政府應從生產型政府轉變為服務型政府 / 076
下一步改革應從戶籍改革入手 / 077
提高教育水平可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 079
從生產型政府轉變成服務型政府 / 080
楊偉民: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再造河山 / 082
提供國土開發和區域發展的四個平台 / 083
空間管制並不違反市場原則 / 085
“生態產品”為解決生態補償提供依據 / 087
陶然:經濟改革的突破口是土地制度改革  / 091
經濟下行是長期矛盾和短期矛盾的集中爆發 / 092
中國經濟成長模式風險加大 / 093
改革的時機與順序問題 / 095
范劍平:新型城鎮化首先是進城農民工市民化 / 101
新型城鎮化的背景 / 102
新型城鎮化的兩大挑戰 / 104
農民應成為新型城鎮化的最大受益者 / 106
侯永志:最佳化中央與地方政府權責的構想 / 108
政府間關係存在五個問題 / 109
最佳化中央與地方權責關係的具體構想 / 110
增強地方政府財政收入自主性平衡能力 / 111
研究制定有關中央與地方關係的專門法案 / 113
李毅中:工業改革需要解決科技與經濟兩張皮的問題 / 115
中國工業研發投入不足、自主創新不夠 / 116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應進行機制改革 / 117
引入主體功能區破解地方重複布局問題 / 119
中國製造業應向高端發展 / 121
林喆:社會管理創新是政治體制改革的一部分 / 123
改變“大國家、小社會”的格局 / 124
建立社會協商對話機制 / 125
朱光耀:稅收政策對於改革的參與 / 129
稅收授權法案只限於個案 / 129
研究新稅制是最重大的課題 / 130
支持開徵碳稅 / 132
張國寶:能源改革,需要更多勇氣 / 134
水電還應發展,但要有序 / 135
能源發展缺口主要還得靠核電 / 137
風電多上網在於電網扭轉做法 / 139
內蒙古窩電如何破解? / 141
拆分電網無助於電網監管 / 142
我是贊成上特高壓的 / 144
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是難題 / 147
改良還是改革?任憑後人評說 / 149
楊朝飛:必須修改《大氣污染防治法》,建議“按日計罰” / 151
治理大氣污染不應靠運動 / 152
建議修法“按日計罰” / 153
增加市場化治理手段 / 155
鼓勵信息公開和民眾參與 / 156
駱建華:2040年中國生態可能實現良性循環 / 159
中國所面臨的環境挑戰前所未有 / 159
提出污染物總量減排時間表 / 161
第四章 道與術 / 165
劉民權:未來十年應以公平促發展 / 166
公平與發展並不對立 / 166
大國效應及其影響 / 167
發展應與公平並進 / 169
馬丁·雅克:歷史發展不存在“看得見的手” / 171
中國選擇在經濟上先行是對的 / 171
中國未來發展需解決分配公平問題 / 173
中國的軟實力還很有限 / 174
黃群慧:應對國企分三類進行改革治理 / 176
“盈利性使命”與“公共政策性使命”衝突 / 177
將115家央企分為三類監管 / 178
國企領導人應“分層分類管理” / 181
丁耘:希望2049年的中國有盛世氣象 / 184
文化的輝煌仍需百年 / 185
“中道”或者“時中” / 186
如何理解傳統 / 189
新的傳統的獨立性  / 193
第五章 速度與質量 / 195
馬丁·李:經濟成長質量是未來中國最大的挑戰 / 196
未來不僅僅要解決溫飽 / 197
小康社會是提高增長質量的探索 / 198
劉世錦:中國未來幾年將進入6%~7%的中速增長期 / 201
6%~7%的中速增長仍是不低的速度 / 202
高度重視抑制泡沫和打破壟斷 / 203
中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要素組合優勢 / 205
“技術中立”是政府的明智之舉 / 207
政府應致力於解決創新過程中的外部性問題 / 208
劉樹成:鞏固和發展好當前經濟適度回升的態勢 / 211
未來五年潛在經濟成長率在8%~9%之間 / 212
經濟成長率下移漸變,而非突變 / 213
20年來第三次回升 / 216
2013年GDP增速可望達8.2%左右 / 218
經濟增速偏低也不利於轉型 / 219
以城鎮化為基點的新型回升 / 220
第六章 亞洲復興時代即將到來 / 223
馬凱碩:亞洲復興的時代即將到來 / 224
“全世界都應該學習中國” / 225
腐敗和領土爭端是亞洲復興的主要不確定性 / 226
中印兩國在文化上強調亞洲的獨特之處 / 228
亞洲的崛起存在悖論 / 229
“亞洲復興是大勢所趨” / 231
亞洲夢在文化上不同於美國夢 / 232
李侃如:美國在亞洲最大的挑戰是能否解決國內問題 / 234
儘可能地整合外交、經濟和軍事元素 / 235
美國眼下最大的問題顯然是財政赤字問題 / 237
單是GDP不足以讓中國成為世界“超級大國” / 238
亞洲一體化應更多著眼於政治與安全 / 240
張宇燕:全球新格局下的中國戰略 / 241
“2012年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 241
中美能否帶頭做一些大事? / 243
全球新格局下的中國戰略 / 245
亞洲最大的利益衝突是由誰來主導區域的發展 / 246
中國可在包容性發展問題上多做文章 / 249
薩米爾·阿明:中國需要在開發中國家中尋找盟友 / 253
2008年的歐美金融危機無法消除 / 254
如何理解資本主義的演變和未來 / 254
為什麼中國比巴西成功 / 257
建議中國永遠不要參與金融全球化 / 25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