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研究

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研究

《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研究》是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課題組編著的經濟學著作,首版時間是2019年1月。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研究
  • 作者: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課題組
  • 首版時間:2019年1月
  • 類別:經濟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版本信息,

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研究》分為總報告和專題報告。總報告主要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4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分12大類指標,從國際對比與國內比較的視角,全面梳理分析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具體包括經濟實力、經濟結構、巨觀經濟穩定、基礎設施、基礎自然資源、民生保障、扶貧脫貧、財政稅收、金融實力、能源環境、就業收入以及科技實力等。第二部分是目前存在的挑戰及對策,包括實施創新驅動、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穩固實體經濟、推動虛實經濟的協調發展,統籌協調發展、加速縮小城鄉區域間差距,補齊民生短板、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防範金融風險、健全金融業安全防護體系,推進精準扶貧、按期保質打贏脫貧攻堅戰,倡導綠色發展、保持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釐清政府市場關係、發揮政府與市場雙重作用,深化對外開放,維護國家經濟運行的安全。專題報告,共11個專題,分別梳理各領域的改革歷程,包括:經濟體制改革、國家治理現代化、機構改革、行政體制改革、市場經濟法制建設、公共服務均等化、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創新、鄉村治理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以及信息化發展等。

作品目錄

總 報 告
1. 4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一、經濟實力不斷上升,逐漸成為世界引擎
二、經濟結構不斷最佳化,集約增長模式初現
三、巨觀經濟相對穩定,經濟風險總體可控
四、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運載能力穩步增強
五、基礎自然資源豐富,租金總額躍居前列
六、健康醫療不斷提升,教育投入持續提高
七、貧困現象得到改善,精準扶貧繼續施力
八、財政收入逐年上升,稅收負擔穩步下降
九、金融實力不斷增強,金融市場日趨活躍
十、能源使用效率提高,環境保護得到增強
十一、居民就業情況穩定,國民收入穩步提高
十二、研發投入逐年增長,科技創新推陳出新
2.目前存在的挑戰及對策
一、實施創新驅動,提高發展模式質量和效益
二、穩固實體經濟,推動虛實經濟的協調發展
三、統籌協調發展,加速縮小城鄉區域間差距
四、補齊民生短板,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五、防範金融風險,健全金融業安全防護體系
六、推進精準扶貧,按期保質打贏脫貧攻堅戰
七、倡導綠色發展,保持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
八、釐清政市關係,發揮政府與市場雙重作用
九、深化對外開放,維護國家經濟運行的安全
專題報告
專題一:40年來經濟體制改革研究
專題二:40年來國家治理現代化研究
專題三:40年來機構改革研究
專題四:40年來行政體制改革研究
專題五:40年來市場經濟法制建設研究
專題六:40年來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
專題七:40年來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研究
專題八:40年來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創新研究
專題九:40年來鄉村治理改革研究
專題十:40年來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
專題十一:40年來信息化發展研究 

創作背景

1978年12月18—22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隆重召開,全會中心議題是討論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大幕。40年來,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我國社會經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本書分為總報告和專題報告,總報告從經濟實力、經濟結構、巨觀經濟穩定、基礎設施、基礎自然資源、民生保障、扶貧脫貧、財政稅收、金融實力、能源環境、就業收入以及科技實力等十二個方面系統梳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成就,並從創新驅動、實體經濟、統籌協調、公共服務、金融風險、精準扶貧、綠色生態、政府市場、對外開放等九個方面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詳盡剖析,進而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專題報告則以專題的形式,全面梳理40年來經濟體制改革、國家治理現代化、機構改革、行政體制改革、市場經濟法制建設、公共服務均等化、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創新、鄉村治理改革、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信息化發展等方面的重大轉變。

版本信息

書名
作者
書號
定價
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研究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課題組
978-7-01-020152-8
¥120.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