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與革命的中國情懷——康有為與章太炎》是現代湯志鈞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改良與革命的中國情懷——康有為與章太炎
- 創作年代:現代
- 作者:湯志鈞
- 類別:哲學
內容簡介,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對比研究康有為與章太炎的一部專著,共分九部分。作者嘗試比較兩位具有影響力的知識分子,勾勒出他們對東西文化、國學、政治及社會理想藍圖等意見的異同,反映出“改良派”與“革命派”之間的矛盾與衝突。
作者認為,康有為和章太炎,都是中國近代愛國的思想家。他們在民族災難嚴重、清朝政治腐敗的情況下先後奔走國事,救亡圖存;康有為在中法戰後開始上書建議,改革政治,章太炎也在甲午戰後列名強學會,助編《時務報》和康有為一起為維新事業獻身。戊戌政變後,他們所走的道路日漸不同,彼此展開過爭論,且愈演愈烈,由改良到革命,從今文到古文。等到清政府推翻,他們的意見仍有分歧,如在共和與帝制的問題上;在孔教建立與否的問題上等等。這些問題的爭論,不是一般理論上的論爭,而是政治立場上的分野。
康有為和章太炎,又是中國近代有影響的學者,康有為憧憬。大同”,撰有專書;章太炎論證論學,屢訂《/bF書6。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予中國近代的學術思想以極大振盪,激起“疑古”、“辨偽”之風,動搖了傳統經學。章太炎則在文學、音韻等方面繼承乾、嘉遺緒,發揚光大,且自成體系。他在史學方面宣揚民族主義,在文學方面推崇“清和流美”堪稱一代大師。
康有為和章太炎又都是著名的經學家。康有為是一個今文經學大師,章太炎則是一位古文經學大師,並且都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康有為和章太炎又都是政治宣傳家。中日甲午戰後,康有為在北京創刊嫂萬國公報》、噬中外紀聞》,在上海創刊《強學報》;章太炎也為《時務報》撰文,主持過《實學報》、《譯書公會報》,後來且任《民報》主編。
tg0健的人生罩 唐端正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5年12月出版,發行人:王必成。
人生文化不能沒有理想,理想必須本於性情。性情之正,在突破個體的形軀,與物通情、痛癢相關、達致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的境地。
這裡所收集的各篇文章,都是在不同時期不同的刊物上發表的,本無一貫的線索,但大體都與闡揚儒家剛健奮發的人生理想,與可大可久的文化理想有關。對於我們這個時代而言,相信是一個很好的良藥。
作者從西方的人文主義精神傳統入手,認為西方的人文主義一般都表現在文學、藝術上。希臘羅馬的人文主義,表現為重自由、尊理性、富美感,有廣泛的生活情調,重視禮節教養、言語、舉止、及種種社交生活的實踐等。這些都是扣緊生命主體,而偏於生活藝術方面。
中國文化的主流是以孔子為導師的儒家思想,孔子繼承了西周以來重視人道、人文的思想,對周人為實現其價值理想而創造出來的禮樂文化全面加以肯定,他夢寐以求的是要重建周代的禮文。在孔子看來,周代的禮文是他生命血脈在跳動。作者還認為,道家的老、莊和墨家都十分重視這一點。總之,中國文化傳統中的這種人文主義思想比比皆是,值得我們很好地研習。
全書涉及中國人文精神的概要,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與其對外來文化的回應、傳統中國哲學的中心課題等等。作者在不同時期的作品中,一貫地對儒家剛健奮發的人生理相與文化精神有所發揚。當儒家義理正受到種種歪曲與誣衊的今天,本書能幫助讀者澄清許多誤解,也能幫助讀者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本書觀點新穎,是儒家文化研究的極好的參考書,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出版信息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1990年6月出版,責任編輯:何渭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