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理論

本書以媒介比較研究的方法為基礎,討論攝影常被人提及的特徵。有關攝影的特性的大部分文本都用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參照了視覺藝術中的其他媒介——主要是繪畫和電影——從而證明這一媒介所特有的屬性,或者說明了界定其獨特性有多么困難。不過這樣的比較很少有從歷史脈絡的角度來進行研究的,或者與再現、時間、地點和功能等等核心概念聯繫起來。而本書恰恰是從這幾個主要領域出發,對攝影術誕生以來的攝影理論,通過案例研究的方式,進行了細緻、嚴謹的梳理。

基本介紹

  • 書名:攝影理論
  • 原版名稱:Photography theor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 譯者毛衛東
  • ISBN:9787512204850
  • 頁數:247
  • 定價:58元
  • 出版社: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6月
  • 裝幀:精裝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作者:[比利時]希爾達·凡·吉爾德 Hilde Van Gelder/[荷蘭]海倫·維斯特傑斯特, Helen Westgeest
出版社: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副標題:歷史脈絡與案例分析
原作名:Photography theor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譯者:毛衛東
出版年:2015-6-1
頁數:247
定價:CNY 58.00
裝幀:精裝
叢書:影像文叢
ISBN:9787512204850

內容簡介

本書以媒介比較研究的方法為基礎,討論攝影常被人提及的特徵。有關攝影的特性的大部分文本都用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參照了視覺藝術中的其他媒介——主要是繪畫和電影——從而證明這一媒介所特有的屬性,或者說明了界定其獨特性有多么困難。不過這樣的比較很少有從歷史脈絡的角度來進行研究的,或者與再現、時間、地點和功能等等核心概念聯繫起來。而本書恰恰是從這幾個主要領域出發,對攝影術誕生以來的攝影理論,通過案例研究的方式,進行了細緻、嚴謹的梳理。
基於目前有關攝影的爭論,本書涉及到五個主要領域:攝影與繪畫的比較;攝影是一種時基藝術(與電影和行為藝術比較);攝影與虛擬現場以及空間藝術的關係(與特定現場空間藝術之類媒介比較);攝影是社會批判的視覺化工具;以及攝影是一種自我映現的媒介。這幾個領域都同有關攝影本身媒介特性的爭論聯繫在一起,提出了有關再現、時間、地點和功能的問題。這使得我們把再現理論同攝影與繪畫的比較研究、時間理論同攝影與電影的比較研究、地點概念同攝影與空間藝術的比較研究,以及功能論與作為社會批判視覺工具的攝影聯繫起來。
攝影是一個太具有多樣性的領域,並不存在包羅一切的單一理論模式。本書的目的是通過從當代藝術的攝影實踐中選取的不同案例分析,促使人們理解攝影媒介多樣而複雜的特性,全書通過攝影術誕生170多年來有關攝影的觀點和理論這一語境展開討論。對攝影媒介採用這種研究方法,目的在於強調當代有關攝影的爭論中提出的問題,以及歷史的根源究竟何在。

目錄

中文版序
導言
第一章攝影中的再現
第二章攝影中的時間
第三章攝影中的地點與空間
第四章攝影的社會功能
第五章自我映現的攝影
專用術語一覽表
參考書目
索引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