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鱸屬(Anabas),是在1816年,由法國醫生、解剖學及博物學家克洛奎特,在法國動物及博物學家居維葉(Georges Léopold Chrétien Frédéric Dagobert Cuvier,1769-1832)的胞弟居維葉(Frédéric Cuvier,1773-1838)所編自然科學字典(Dictionnaire des sciences naturelles)第二卷的附錄中,根據1797年博物學家達爾多爾夫(Baron Dagobert Karl de Daldorff 或 IngobartCarl de Daldorf)在倫敦林奈學會會刊(The Transactions of the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第三卷之論文的自然史(Natural history of Perca scandens)所載之攀鱸(Perca scandens=A . testudineus)作為模式種(type species)而建立。
攀鱸之意1797年,博物學家---達爾多爾夫(Daldorff)在印度的特蘭奎巴(Tranquebar)探險的時候,竟然在一棵樹上發現了魚,而且還是活著的!根據當地居民的說法,這種魚會爬樹,它們還經常爬上岸邊的棕櫚樹上去吸食果汁,這個發現轟動了當時的西方社會。由於這種魚在雨天有時會上岸遷移,常常被鳥捕捉,比如池塘旁的烏鴉和鳶,這些鳥把魚叼走然後把魚放在樹梢和樹杈。這種魚經常在樹冠處被發現,發現它有的時候會懸掛在樹上,還有時呆在有水的棕櫚樹的罅隙間的水窪里,於是人們認為這種魚可以遷徙爬樹。在1927年,這個關於攀鱸的神話被一位印度的魚類專家 B.K Das 撰寫的研究報告“澄清”,但之後又有研究學者通過觀察研究,對這一種說法提出質疑,當這些鳥類或其它動物在捕捉到這些魚之後,它們銳利的嘴和爪能直接使這些魚喪命的。雖然攀鱸會爬樹的說法沒有得到有效的科學證實,但這個名字還是被用在整個攀鱸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