苴卻硯(攀枝花苴卻硯)

苴卻硯(文房四寶之硯台)

攀枝花苴卻硯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苴卻硯,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苴卻硯是中國名硯之一,石材產於中國西南攀西大裂谷金沙江沿岸(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平地鎮、大龍潭鄉境內)的懸崖峭壁之中,此地古稱“苴卻”,故謂之苴卻硯,以其豐富的膘、眼、線、紋等眾多石色稱雄於硯界,被譽為“中國彩硯”。其石色紫黑沉凝,石質緻密細膩,瑩潔滋潤,發墨如油,存墨不腐,石晶絢麗豐富。

2011年07月05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苴卻硯”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苴卻硯
  • 產地名稱: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
  • 品質特點:石質細膩,發墨如油,存墨不腐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1年第98號
  • 批准時間:2011年07月05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綜述,地質背景,產出特徵,成因分析,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苴卻硯,創意獨特,質地優良。手扶之如嬰兒肌膚,扣之其聲如瓦似金,質地實堅且瑩潤如玉,硯堂呵氣凝珠,冬天曆寒不冰,盛夏存墨不腐,貯水不涸,磨墨無纖響,發墨如油,下墨不損毫,具有良好的琢磨性和拋光性,並具有油脂蠟狀光澤和獨特的眼、膘、線等石品花紋,千姿百態、色彩斑斕。苴卻硯源遠流長,是工藝雕刻的一朵奇葩,被譽為“硯中珍品”、“硯中瑰寶”、“硯中奇品”。
“苴卻”,當地讀作zuoquo,是彝語發音。“苴卻”是一個歷史地理概念,指明嘉慶至清雍正年間一行政區域及其相關地域:“東至會理,南至元謀,西北至永勝,西南至祥雲”,主要區域在今雲南永仁縣及川滇交界相關區域。苴卻歷史上是一個彝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主要生活著彝(白夷)、漢、么些、傈僳等多個民族。1965年,四川省攀枝花市成立,該地區中苴卻石產區劃歸攀枝花市仁和區管轄。從已有的資料看,“苴卻”既然是中國彝族語音的漢譯字,本身就是彝族文化的組成部分。在“苴卻”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生活、繁衍著的,以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他們一邊從事生產勞作,一邊從事藝術活動,創造著美,他們雕刻製作的苴卻硯必然深深打上民族的烙印。
苴卻硯石的石品花紋極其豐富,色彩絢麗,品相上乘,集多種名硯之珍貴石品於一身。苴卻硯石質優良。苴卻石紫黑沉凝,瑩潤細密,膩而不滑,撫之如嬰膚,有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的特點。苴卻石顆粒十分細小,根據地質礦產部綜合岩礦測試中心的測試報告:苴卻石粒徑在0.0066—0.024毫米,比端細近一倍,苴卻石很“受刀”,可以雕刻十分精細的東西。高品質的石眼。石上有眼,且眼瞳炯炯,鮮活生動,此千古絕倫。苴卻石之“眼”有四大特點:質純、靈動、色綠、形大而多,此四點其他名貴硯石均不可比。絢麗多彩的膘。端硯有石眼而基本無膘,歙硯、魯硯、賀蘭硯等諸多名硯均有膘無眼,而苴卻石卻是魚和熊掌兼得。苴卻硯石不僅有石眼,而且還有綠膘、黃膘、玉帶膘、胭脂凍、水藻紋等珍貴石品。其綠膘鮮綠多彩,黃膘純正亮麗,胭脂凍肉紅柔和,複合膘由多種石品花紋混合在一起,往往形成天然水彩畫。
苴卻硯苴卻硯

產地環境

綜述

苴卻石,主要分布在仁和區,預測全區資源量為1160萬立方米。
a.苴卻玉賦存於上震旦統觀音崖組,屬於熱接觸變質作用形成的角岩,而並非板岩,變質作用總體較輕微。其熱源來自攀西裂谷海西期強烈的岩漿作用。變質程度隨其距岩體的距離而異,即由近而遠變質程度逐漸減弱,與圍岩無明顯界線,而是一種過渡關係。
b.苴卻玉的原岩為半深海-深海相的粘土岩,礦物組成主要是絹雲母,此外還有少量的長石及方解石、石英等。
c.苴卻玉中的“眼”和“標”與變質作用有關,是在熱接觸變質過程中,低溫熱液在較大壓力下在原岩中不均勻分布所致,形成了局部的還原環境及微弱的物質再分配。
d.苴卻玉中的“金線”和“銀線”形成較晚,是苴卻玉形成之後才產生的,它們是沿節理縫充填的方解石細脈。

地質背景

成都理工學院區調隊已經查明(1996),苴卻玉產於上震旦統觀音崖組中。除大龍潭的墨青色苴卻玉外,在米易寧華和仁和民政的條帶狀紫紅色粘土岩夾灰白色泥質粉砂岩、箐門口的灰綠色含泥質灰岩也是制硯的上等原料。
觀音崖組主要分布於仁和區民政鄉把關河、新民鄉朱家山一帶,其次在鹽邊縣楠木河至紅格一線的東部也有少量分布,此外還見其零星分布於米易縣的寧華鄉。在民政鄉把關河出露面積最大,頂底完整,露頭良好。成都理工學院在“八五”期間進行1:50000區域地質調查時曾測制了詳細的剖面,作了較深入的研究,為了解產於其中的苴卻玉的成因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另外分布於紅格以東的觀音崖組受不同程度的變質,普遍為斑點角岩、絹雲母角岩、角岩、石英岩、白雲質大理岩、變質砂岩以及泥灰岩等。
綜合民政鄉把關河實測剖面及區域地質資料,攀枝花地區的觀音崖組主要岩性為紫紅色、灰色、藍灰色中-薄層狀粉砂岩、泥質粉砂岩、粉砂質泥岩,灰色、灰白色中層狀微晶-粉晶白雲岩、泥灰岩夾藻紋層白雲岩、灰岩和燧石條帶。組成兩個明顯的大旋迴,即由下到上,由細砂岩、粉砂岩、泥岩、泥灰岩、灰岩到白雲岩組成,可將其劃分為碎屑岩和灰岩兩個岩性段。
觀音崖組是一套海相沉積地層,橫向上岩性變化不大。其沉積環境有前濱-近濱環境,緩坡陸棚以及碳酸鹽台地淺灘、潮坪環境(潮上坪)。與苴卻玉有關的岩性是中-厚層紫紅色、暗紫色及綠灰色、灰綠色條紋的粉砂質泥岩、含粉砂灰泥岩、泥灰岩。苴卻玉常產出於這些岩石中,或說即由此類岩石演變而來。東部地區(紅格一帶)的觀音崖組受熱接觸變質作用較強烈,是苴卻玉及其他玉石(如透輝石玉、蛇紋石玉、漢白玉等)的主要產出層位。

產出特徵

攀枝花地區的苴卻玉礦主要有大龍潭苴卻玉石礦。該玉石礦位於大龍潭鄉下村東金沙江邊。該點出露的有上震旦統觀音崖組的粘土岩、粉砂岩夾泥灰岩和燈影組的白雲岩及白雲質灰岩。苴卻玉石礦呈層狀或似層狀夾於觀音崖組粉砂質泥岩之中,與圍岩無明顯的界線。
礦石(即苴卻玉)為暗紫紅色、青灰色絹雲母角岩,見條帶狀—條紋狀構造。
礦石中有一種稱之為“眼”的淺綠色或淡黃綠色圓粒,其形態為圓形或橢圓形,以呈橢圓形者居多,平行層面,具有很明顯的定向性,顯示出原始沉積或成岩成因特徵。圓粒(眼)大小一般5—10毫米,大者>200毫米,小者2—4毫米或更小。圓粒的中心幾乎都有“核”,這些“核”或在圓粒中心,或呈同心圓、小圓環位於圓粒中間。圓粒的含量不高,一般3—5粒/100平方厘米,最多者超過10粒/100平方厘米。另有一種呈透鏡狀沿層理分布,其色彩與圓粒類似者稱之為“標”。另外,還有“銀線”(白色方解石脈)和“金線”(褐黃色方解石脈)穿插於礦石之中,呈大致等間距雁行式或平行排列。
礦石在地層中常呈韻律式產出,其質量因所含“眼”和“標”的數量、形態、大小及相互的空間位置不同而異,“金線”、“銀線”的存在與否以及線的粗、細、疏密程度、是否等間距等也是決定其質量的重要因素。好的線條往往會使硯石更具書卷氣,酷似古色古香的紙或平行擺列的秦漢書簡,給原本就名貴雅致的苴卻硯石錦上添花,增色不少。
礦石顆粒細(主要是粘土級),硬度較低,加工容易,緻密而細膩,拋光性能好,用作硯石,具有發墨快、儲存久、不損筆等優點。再加上其特有的“標”、“眼”、“線”條的天然組合,施以人工的創意雕琢,則千姿百態,韻味無窮。因此,苴卻玉石是制硯的上乘原料,也是上等的工藝石材。

成因分析

攀枝花地區制硯之上等岩石產於上震旦統觀音崖組中,其中的苴卻玉屬熱接觸變質岩,也就是原岩為觀音崖組中的泥質岩石或粘土岩,其中含少許石英粉砂。後來受到海西期-印支期熾熱岩漿的烘烤而發生熱接觸變質,形成角岩苴卻玉。這無論在大龍潭,還是在紅格炳山箐都有熱接觸變質的證據,並發現與其相鄰產出的岩體。
由鏡下鑑定可知苴卻玉(角岩)以絹雲母質粘土為主,含少量細粒石英及碳酸鹽顆粒。具紋層至薄層韻律結構,韻律層由富含石英的粉砂質泥岩向泥岩過渡,層理界面平整清晰,“標”和“眼”的礦物成分都是以絹雲母為主,所不同的是“眼”中往往有一個黃鐵礦核心。
絹雲母及石英的定向特徵表明,岩石具有輕微的變質,具不太發育的板狀劈理,但基本保持原岩泥質岩的特徵。
中子活化分析表明,苴卻玉的REE總量為160×10-6。Co(23.9×10-6),Cr(130×10-6),Rb(165×10-6),Cs(2.0×10-6),Sc(17.8×10-6),Zr(280×10-6)等元素都不同程度地富集;而U,Zn,As則相對虧損。
大龍潭苴卻玉硯石化學成分表大龍潭苴卻玉硯石化學成分表
電子探針分析結果表明,微量化學成分變化較大;但就其平均成分而言,角岩與其中的“眼”和“標”相差不大。結合標本觀察,可以確認“眼”和“標”既不是沉積構造,也不是成岩“結核”,它們與周圍岩石的區別僅在於鐵含量略有不同。是熱接觸變質過程中,低溫熱液在較大壓力下在原岩中不均勻分布所致。“眼”中黃鐵礦晶體的普遍存在說明了這種染色液體具有還原性,其局部集中與液體的表面能力有關,其形狀的定向性表明熱接觸變質過程中的主應力方向是垂直層面的。
苴卻玉的原岩是粘土岩,屬於半深海到深海相沉積,成岩後經長期的深埋藏作用及海西期岩漿熱影響而發生輕微的變質,使其由粘土岩向角岩轉變,致使岩石結構更加緊密和細膩。

歷史淵源

苴卻制硯的歷史可追溯至唐朝,明清名揚海外。
苴卻硯始於何時,很難詳考,其歷史傳奇性表現為三個閃光點:
苴卻硯的第一個歷史閃光點是在宋代。據黃道霞先生考證,苴卻硯很可能是歷史上忽然下落不明的瀘石硯,並考證了瀘石硯產於瀘川桂樹成林,同萬石硯產地相似的“蠻溪”之地。瀘川即瀘州,宋時的瀘川,所轄地域較廣,除轄3個縣外,還轄有18個“羈縻州”,其中有姚州。現代苴卻硯產地,正是宋時姚州的地域,且瀘石硯與瀘水有密切聯繫,諸葛亮渡瀘之瀘水,就是今雅礱江下游及雅礱江與金沙江匯合以後的一段江流。諸葛亮渡瀘的地點,是今拉鮓渡口。此渡口在大龍潭鄉附近,相距硯石產地十多華里。奇怪的是,元以後瀘石硯忽然蒸發了,再也找不到有關瀘石硯的記載。
苴卻硯史的第二個閃光點在清代。據《楚雄方誌通訊》載,苴卻硯在清鹹豐年間名氣頗大。宣統二年(1910年)苴卻巡檢宋光樞取硯三方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參展,一舉獲選,名震中外。後雲南省府計畫進一步開發苴卻硯,請苴卻制硯名家寸秉信赴省,傳授雕硯技藝,孰料寸未及起行即病故。此後,苴卻硯生產即每況愈下,再次消失在歷史風塵之中。
苴卻硯的第三次閃光點是在20世紀的80年代,其時代背景是攀枝花鋼鐵能源基地建設的大發展。1953年,當時在會理一中任教的羅敬如先生在民間發現一方硯,為其類似端硯的石質、石眼所吸引,便致力於尋找石源三十餘年未果。1984年,羅敬如先生被聘為攀枝花市工藝美術公司顧問後,多方打聽得知硯石產地在川滇交界的金沙江畔,經當地人的幫助,終於尋得石源產地。於是,羅先生率領晚輩及弟子研製出一批題材廣泛、造型新穎的苴卻硯,一經面世便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影響。苴卻硯史的傳奇性給苴卻硯罩上了一層撲朔迷離的面紗,給人以很大的想像空間,激發人們的好奇心,有利於引起人們對苴卻硯關注和持續探索的熱情。
2012年9月,《攀枝花市仁和區苴卻硯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出台,謀劃了未來10年苴卻硯產業發展前景——屆時,苴卻硯年銷售將達到8萬件,將實現銷售收入4億元,年均銷售增長將達10%。同時,隨著仁和區苴卻硯文化一條街、苴卻硯博物館等一批苴卻硯文化場所的建成和相關苴卻硯文化設施的完善。
苴卻硯苴卻硯

生產情況

2011年,苴卻硯在攀枝花境內約有廠(商)家60餘家,在大龍潭鄉就有30餘家,平地鄉有17家,從業人員近萬人。

產品榮譽

1991年,《天女散花》,《樂不思歸》獲“七五全國星火計畫成果博覽會”金獎。
1993年,苴卻硯在“北京第五屆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獎。
1994年,《觀音硯》、《奔月硯》獲“第五屆亞洲及太平洋國際博覽會”金獎。
1998年,《九九回歸硯》獲得“首都藝術博覽會”金獎。
2001年,《史記》獲“第四屆中國民間民族工藝品交易博覽會”金獎。
2002年,《濟公新傳》獲首屆中國名硯名師大賽金獎。
2003年,《一品清廉》獲“第三屆中國文房四寶名師名硯精品大賽”金獎。
2004年,《卓瑪硯》獲“第十五屆全國文房四寶藝術博覽會”金獎。
2005年,《笑傲江湖》獲“第七屆中國三品(民族民間工藝品、禮品、收藏品含旅遊紀念品)博覽會”金獎。
2006年,在“第十八屆全國文房四寶藝術博覽會上”,《天工藝苑牌高檔苴卻硯》獲得殊榮,被認定為“國之寶”一一中國十大名硯。同年,《女媧補天》獲得“第四屆中國文房四寶名師名硯精品大賽”金獎。
2007年,《天香硯》獲“四川省旅遊紀念品設計大賽”金獎。同年11月,在“第九屆西部國際民族民間工藝品、禮品、旅遊紀念品含收藏品博覽會”上,《五龍獻寶》、《孫子兵法殘簡》獲得金獎。
2008年,《九龍至尊》在“東協奇石博覽會”上獲得金獎。
2009年,仁和區獲中國文房四寶協會授予的“中國苴卻硯之鄉”稱號。同年,《古韻遺風》、《五福臨門》在“第十屆西部國際三品博覽會”上獲得金獎。
2010年4月,在中國文房四寶藝術博覽會上,攀枝花送展的山水硯,寶盒硯、仿古硯系列獲得金獎。同年5月,在深圳全國文博會上,《秋山歸牧硯》獲得金獎。同年8月,在上海世博會上,《九龍呈祥硯》、《江南煙雲》、《八仙過海》等硯台備受世人矚目。
2011年07月05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苴卻硯”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苴卻硯苴卻硯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苴卻硯產地範圍為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開採。
1.持有國家有關部門開採許可證。
2.開採時禁止使用爆破等破壞性開採方式,合理保護資源。不破壞原料的完整性。
(二)原料要求。
1.礦石類型:含鈣泥質板岩。
2.原料特點:原料中必須有石眼、膘或兩者同時存在。
(三)生產要求。
1.工藝流程:選料(切割)→設計→雕刻→後處理。
2.雕刻:手工雕刻或半手工雕刻(以手工為主,輔以機械雕刻)。
(四)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顆粒度小,石質緻密細膩,石品花紋豐富。硯上有“石眼”或“膘”或同時存在。
2.理化指標:
(1)體積密度:2.50至2.94克/立方厘米。
(2)發墨量:≥5立方毫米/分鐘。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苴卻硯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苴卻硯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