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援集:經驗之美與超驗之美

攀援集:經驗之美與超驗之美

《攀援集:經驗之美與超驗之美》是2014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閻國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攀援集:經驗之美與超驗之美
  • 作者:閻國忠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2月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613314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攀援集:經驗之美與超驗之美》匯集了近十年來作者研究的成果,38篇論文中除了一篇尚待完成,絕大多數曾刊發在《學術月刊》、《文藝研究》、《北京大學學報》等一級期刊或核心期刊上,22篇為《新華文摘》或《人大報刊複印資料》等全文或部分轉載。
《攀援集:經驗之美與超驗之美》分為六個部分:美、愛、自由與信仰;自然之美與人與自然的統一;藝術定性與藝術終結;馬克思主義意義上的美與藝術概念;朱光潛與當代中國美學論爭;美學的定位、主旨與方法論。貫穿其中的共同主題是經驗之美(感性之美)與超驗之美(理念之美,中國稱之為“大美”)的關係,即美的超越性與人的救贖。

圖書目錄

美·愛·自由(論綱)
 (一) 美與愛是人人都能領悟,因而是無須加以解釋,同時又是人人都說不清楚,甚至連哲學家也感到困惑莫解的
 (二) 美與愛雖然不能從其他方面得到確切說明,卻能夠相互參證
 (三) 美與愛相互參證,證明它們之間有相同的根基,這就是自由
 (四) 美與愛都指向人的自由和完善,但只有把美歸附於愛,把愛引向美,它們才不至於失去其自身
關於美、愛與信仰的理論思考
超驗之美與人的救贖
愛的哲學與美的哲學
 一 愛的家族與美的家族
 二 愛的秩序與美的秩序
 三 愛的歷程與美的歷程
 四 愛的本原與美的本原
 五 愛的定位與美的定位
 六 愛的意義與美的意義
柏拉圖:哲學視野中的愛與美——一種神話學的建構
 一 愛神、美、生殖
 二 形體、心靈、美本身
 三 迷狂、靈魂、回憶
 四 結語
 今道友信:技術聯結時代的愛
 美·愛·自由與信仰
 一信仰,賦予生命以意義
 二作為終極指向的真、善、美
 三美:從根底、中途到終極
 四 愛:從形式、心靈到世界
 五 自我確證,自我挑戰,自我實現
回返自然——美學的當代課題
難捨卻自然美
從鑑賞自然中獲取教益
人與自然的統一——關於美學基本問題
 一 美學基本問題是人與自然的關係
 二 自然美是人與自然關係的直接見證
 三 自然美的歷史與邏輯層次
 四 人、自然及人與自然的統一
從生態學到哲學與美學
 一 生態問題對宇宙觀與精神世界的衝擊
 二 生態學的興起是哲學向現代轉向的一個因素
 三 生態學及哲學影響下的美學
自然·生產·藝術——從赫胥黎論“宇宙過程”與“園藝過程”談起
 一“宇宙過程”:我們面對的自然界
 二 “園藝過程”:生活資料生產與人自身的生產
 三 “宇宙過程”與“園藝過程”中的精神生產
 四 感性與理性,人與自然相統一的藝術
 五“發現”、“模仿”、“創造”:藝術作為“調節”者
藝術的悖論——積澱在藝術概念里的人類智慧
 一模仿
 二 科學
 三 鏡子
 四 表現
 五 理念的感性顯現
 六 再現
 七 直覺
 八有意味的形式
 九 經驗
 十 真理
 十一意境(境界)
 結論
藝術與美——一個馬克思主義者與一個新唯美主義者的對話
 一 關於馬克思對藝術的三論斷
 二 新唯美主義有關藝術與美的三命題
 三 藝術的界定是難的
論人與文學的歷史趨向
 一 從理性存在物、社會關係總和到與客觀世界對應的主體,文學的歷史就是入認識其自身的歷史
 二 從個別與一般的統一、性格與環境的統一到主體與客體的對應和統一,文學的存在方式就是人的存在方式
 三 從行動的人、性格的人到主體的人,人永遠是文學的興奮中心
對建築的審美解釋
 一 建築憑什麼闖入人的心靈
 二 直覺—形式層面的建築之美
 三 想像—性格層面的建築之美
 四 生命體驗—理念層面的建築之美
文藝與政治——一個需重新審視的話題
 一理論上的失誤與再失誤
 二 政治是個歷史性概念
 三 政治對人的三重意義
 四 同一網路中的政治與文藝
 五 作為政治生活干預者的文藝
 六 作為政治觀念闡釋者的文藝
 七 作為政治情結體現者的文藝
何謂美學?——一百年來中國學者的追問
 一 王國維:尋求美的標準與文學原理
 二 宗白華:美學歸美學,藝術學歸藝術學
 三 朱光潛:把美學看作文藝心理學
 四 蔡儀:美學應屬於哲學認識論
 五 李澤厚:哲學、心理學、藝術學三個視角
 六 “後實踐美學”:美學應為“哲學的哲學”
關於美學學科的定位問題
體驗·反思·思辨——關於美學方法論問題
 一 從“自上”的到“自下”的
 二 從心理學的到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社會學的
 三 從馬克思主義哲學及社會學方法到哲學、社會學、心理學各種方法的綜合
 四 體驗、反思、思辨
中國美學缺少什麼
談馬克思關於藝術的三個命題
有關美學的八個命題
:文藝政治學的創立
 一 文藝政治學的歷史淵源
 二 歷史唯物主義的政治概念
 三 決定的東西是現實的政治
 四 “反映”的政治訴求
 五 人民民眾是政治的主體
 六 普及與提高的辯證法
 七 文藝政治學的學術地位與價值
鄧小平文藝政治學初論
 一政治作為基本的出發點
 二 幾個重要的邏輯環節
 三 在當代文藝學中的地位
朱光潛的學術品格
重溫朱光潛美是主客觀統一命題
 一 潛在命意
 二 歷史淵源
 三 理論根基
對傳統的現代闡釋——朱光潛論意象、意境與境界
朱光潛與克羅齊
誰在接著朱光潛講?——“主客觀統一”說的邏輯展開
 一 朱光潛:“美是主客觀統一”的邏輯建構
 二 李澤厚:美在“主觀實踐與客觀現實的互動作用”
 三 蔣孔陽:“美在關係”與“美是多層累的突創”
 四 楊恩寰:“審美心理和行動為統一活動”的“審美經驗”
 五 朱立元:“自我和對象合一”的“審美活動”
 六 王旭曉:“審美活動”即“價值活動”
 七 從二元論到一元論,“美是主客觀統一”的歷史展開
關於審美活動——評實踐美學與生命美學的論爭
 一 作為美學對象的審美活動
 二 對審美活動的不同闡釋
 三 一個焦點:個體性與人類性
 四 審美活動中的自由概念
給實踐美學提十個問題
人·美·藝術與自由——讀高爾太《論美》的幾則筆記
 一 關於自由是“主體性心理結構”
 二 關於“人的本質是自由”
 三 關於“美是自由的象徵”
 四 關於藝術是“心靈的再現”
 五 關於美學與社會實踐
攀援——我的學術歷程
 一 做朱光潛先生的助教
 二 次登上美學講壇
 三 追尋批哲人的足跡
 四 《古希臘羅馬美學》
 五 跨進中世紀學術“荒漠”
 六 美是上帝的名字——基督教神學美學的主題
 七 不可跨越的中世紀美學
 八 為西方美學家們作傳
 九 進入朱光潛的世界
 十 《朱光潛美學思想及其理論體系》
 十一 朱光潛的另一份遺產
 十二 社會調查:改革開放以來農民審美觀念的演變
 十三 有關美學的八個命題
 十四 文藝政治學的創立
 十五 文藝與政治的三重關係
 十六 《走出古典——當代中國美學論爭述評》
 十七 圍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論爭
 十八 介入文藝本質論爭的各家
 十九 “自我表現”與人類學本體論、新唯美主義
 二十 論爭中的實踐美學
 二十一 給實踐美學提十個問題
 二十二 中國需要什麼樣的美學
 二十三 美學的定位、基本問題、範疇與方法論
 二十四 《作為科學與意識形態的美學——中西馬克思主義美學比較》
 二十五 美學何以本質上是否定的
 二十六 另一類西方美學史
 二十七 古今兩個端點:柏拉圖與今道友信
 二十八 愛的哲學與美的哲學
 二十九 回返自然——生命的根底部
 三十 經驗之美與超驗之美

作者簡介

閻國忠,1935年生於河北省張家口市,祖籍河北省昌黎縣。1955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60年留校,任朱光潛先生助教,從事美學教學和研究。1989年晉升教授,1996年任博士生導師。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室主任、浙江台州學院藝術學院院長等職。主要著作有:《古希臘羅馬美學》(1983)、《朱光潛美學思想研究》(1987)、《基督教與美學》(1989,合著)《朱光潛美學理論及其體系》(1984)、《走出古典——中國當代美學論爭述評》(1995)、《美學建構中的嘗試與問題》(2002,合著)、《美是上帝的名字——中世紀神學美學》(2003)。主編並參與撰寫的叢書有:《西方著名美學家評傳》(三卷)、《二十世紀中國美學研究》(五種)。此外發表論文近百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