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聲技術原理及其套用》是2003年1月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W.阿諾特,(德)F.史蒂芬。
基本介紹
內容介紹
作者簡介
目錄
第2章擴聲系統的功能
2.1一般要求
2.2與建築設計的結合
2.3與其他部門的信息溝通
2.4外圍使用者
2.4.1與表演藝術家自備系統的連線
2.4.2擴聲系統和電子媒體之間相互影響
2.5與其他系統的相互連線
2.6一般提示
參考文獻
第3章室內音質和聽覺心理生理學
3.1室內音質基本原理
3.1.1聲學事件品質的評定
3.1.2室內音質的客觀因子.評價和品質參量
3.1.3影響露天聲傳播的客觀變數
3.2心理和生理聲學基本原理
3.2.1聲音的感知和感覺
3.2.2畸變的感知
3.2.3高響度聲級對聽覺系統的影響
3.3擴聲技術中有關傳輸機理的內涵
3.3.1聲音在室內的傳播
3.3.2聲音在露天的傳播
3.3.3採用擴聲系統的其他方面
參考文獻
第4章擴聲工程的組成
4.1揚聲器
4.1.1工作原理
4.1.2輻射體的類型
4.1.3各種類型的輻射體的套用場合
4.2傳聲器
4.2.1參量
4.2.2接收原理
4.2.3換能原理
4.2.4特種傳聲器
4.3聲傳輸和放大設備
4.3.1傳聲器連線技術
4.3.2無線傳輸
4.3.3聲儲存設備
4.3.4放大器
4.4聲控制系統的技術設備
4.4.1輸入信號分配器
4.4.2聲調音台
4.4.3輸出信號分配
4.4.4在劇場中使用的擴聲系統
4.5遙感或衛星控制室的擴聲
4.5.1中央聲演播設備
4.5.2衛星站設備
4.5.3強制的優先電路
4.6聲處理設備
4.6.1延時設備
4.6.2效果設備
4.6.3混響設備
4.6.4改進清晰度的模擬處理器
4.6.5濾波器
參考文獻
第5章計算
5.1重要的聲學參數
5.1.1聲能密度:聲壓級
5.1.2臨界距離和等效聲距離
5.1.3聲能密度:在室內的聲壓級
5.2聲壓級和所輻射的信號的動態範圍
5.2.1所需聲壓級
5.2.2有用聲壓級,噪聲聲壓級
5.2.3動態範圍
5.2.4與原發聲源的配合
5.3達到的聲壓級和音頻功率
5.3.1聲壓級計算
5.3.2所需音頻功率的確定
5.4聲增益
5.4.1基本原則
5.4.2實際衰減
5.4.3小結
5.5所需的頻率傳輸範圍和音質
5.5.1音質變化的原因
5.5.2傳輸範圍(頻寬)
5.5.3傳輸信號的音質變化
參考文獻
第6章系統的布局設計
6.1系統的類型
6.2通告系統
6.2.1室內房間的覆蓋區
6.2.2戶外和交通客運地區的聲覆蓋
6.3擴聲系統
6.3.1集中式擴聲系統
6.3.2中部支托輔助的擴聲系統
6.3.3分散式揚聲系統
6.4調整室內聲學參量的系統
6.4.1調整目標和期望值
6.4.2聽者位置上時域聲能分布的調整
6.4.3能擴展空間感受和增加混響時間的方法
6.5聲音事件的定位
6.5.1傳播時間現象
6.5.2抑制回聲
6.5.3改進重發聲的自然度
6.6為藝術效果用的系統
6.6.1劇場和歌劇院
6.6.2音樂廳
6.6.3效果信號的重發
6.6.4搖滾和流行音樂的傳送
6.6.5博物館和展覽館
參考文獻
第7章校準與調試
7.1電性能檢驗
7.1.1主觀檢驗
7.1.2電校準
7.2聲校準
7.2.1聲壓級分布的測量
7.2.2重放頻響的測量
7.2.3到達的波前的相干性檢驗
7.2.4主觀評價
7.3測量程式和系統
7.3.1聲壓測量
7.3.2快速傅立葉分析
7.3.3與信號源無關的測量程式
7.3.4時間延遲譜(TDS分析)
7.3.5最大長度序列測量(MLS)
7.3.6測量程式的評價
7.4清晰度的客觀測試
7.4.1清晰度和明晰度量值的測量
7.4.2用RASTI技術測量清晰度
參考文獻
第8章設計實例
8.1戶外語言和音樂擴聲
8.1.1足球和田徑運動場
8.1.2奧地利勃蘭甘茨(Bregluz)露天舞台
8.1.3蘇爾(Suhl)會議中心(CCS)前的露天廣場
8.2主要供語言重發的大廳
8.2.1會議室
8.2.2講堂
8.2.3大會堂
8.3語言和音樂表演用房間
8.3.1柏林前民主德國國會大會堂
8.3.2德累斯登文化宮
8.3.3羅斯托克的市政廳
8.3.4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大會堂
8.3.5斯坦特(Stade)文化和會議中心
8.4主要為重發古典音樂的大廳
8.4.1萊比錫新格旺特豪斯音樂廳(又稱布業大廈音樂廳)
8.4.2東京三得利音樂廳
8.4.3東京卡薩爾斯音樂廳
8.4.4柏林愛樂音樂廳
8.5劇場和歌劇院
8.5.1德累斯登國立歌劇院
8.5.2阿登堡(AltenburgLandes)劇院
8.5.3柏林德意志歌劇院
8.5.4愛沙尼亞塔林國家劇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