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鹿角靈芝

擬鹿角靈芝

鹿角靈芝,由於其形狀像鹿角,故得其名,在日本,從70年代開始就正式對靈芝進行人工栽培,擬鹿角靈芝中β-高分子蛋白多糖的含量能達到30%~50%,擬鹿角靈芝還含有通過激活巨噬細胞活性使免疫力進一步增強的LPS。經檢驗,乾燥品的LPS+β-高分子蛋白多糖的含量高達重量的43%。還能提高細胞抗氧化能力,調節皮膚水分抑制皮膚黑色素形成和沉澱,其排毒解毒能力特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擬鹿角靈芝
  • 外文名:Ganoderma
  • 定 名 人:(Lam.:Fr.)Pat
  • 同物異名:Agaricus amboinensis Lam
簡介,形態描述,中國分布,世界分布,內容相關,

簡介

中文學名 擬鹿角靈芝
拉丁學名 Ganoderma
定 名 人 (Lam.:Fr.)Pat
同物異名 Agaricus amboinensis Lam.,Encyl.Meth.Bot.1:50,1783. <br> Polyporus amboinensis Lam.:Fr.,Syst.Mycol. 1:354,1821.

形態描述

擔子果一年生,有柄,木栓質。菌蓋半圓形或近匙形, 1-2.5×1-3.5cm,厚0.7-1.7cm,表面紅褐色,有時呈紫褐色,有似漆樣光澤;邊緣有時淡黃褐色,鈍或平截;菌肉呈淡褐色或木材色,厚0.2-0.8cm;菌管淺褐色,長 0.5-1cm。孔面污黃褐色至淺褐色,管口近圓形,每毫米 4-5個。菌柄背生或側生,長而且粗細不等,近似念珠狀,紅褐色至黑褐色,有光澤,長3-4.2cm,粗0.3-2cm。 <br> 皮殼構造呈擬子實層型,淡黃褐色,單細胞棍棒狀,頂端膨大,寬4.5-7.5μm,長15-30μm。<br> 菌絲系統三體型:生殖菌絲透明,薄壁,有時有分枝,直徑2-5μm;骨架菌絲厚壁,淡黃褐色,有樹狀分枝,骨架乾直徑3-6微米,一端與生殖菌絲連線,另一個分枝也形成薄壁的生殖菌絲;纏繞菌絲無色,不透明,厚壁,分枝,直徑1-3微米。<bR> 擔孢子卵圓形,雙層壁,外壁無色透明,內壁淡黃色至淡黃褐色,有小刺,8.3-9.8(-10.6)×5.8-6.8微米。

中國分布

海南尖峰嶺(25881,29746)、吊羅山(25911)、壩王嶺(37728);雲南無量山(48242)。

世界分布

中國、日本、印度尼西亞、菲律賓。
模式產地 印度尼西亞。

內容相關

討 論 Lamarck(1783)參考了Rumphius定名為Agaricus amboinensis的標本,該標本有細長的菌柄。Saccardo( 1888)記載Fomes amboinensis的菌蓋木栓質到木質,近匙形,有長的側生菌柄,不分枝,有似漆樣光澤。在Amboina生於樹幹上。分布爪哇、新加坡。它的同物異名是Agaricus amboinensis和Polyporus cochlear。<br> Patouillard(1889)記載G.amboinense的擔孢子卵圓形,8-10×5-6um,有微小的刺。它與G.fornicatum不易區分。<br> Lloyd(1912)記載G.amboinense是依據Rtimphius的圖畫而定名的,另外還有許多已定名標本保存在英國的博物館裡,但其中只有一號標本與該圖畫相近似。此號標本採集自菲律賓,其菌柄著生方式與G.fornicatum相似,菌柄細長,如該圖所示,直立生長,不分枝,其他方面也都與原圖相符合。<br> 據Steyaert(1972)記載,茂物標本館(Bogor Herbarium)有一號標本與Rumphius的原圖畫相符,因此這號標本被選為新模式,他記載G.amboinense的擔子果有柄;菌蓋25×35mm,厚20mm,有似漆樣光澤,淡黑褐色,菌柄側生,長可達80mn,直徑4-8mm,與菌蓋同色;菌肉呈酒紅褐色到山核桃褐色;菌管長15mm。皮殼構造呈柵欄狀組織;擔孢子橢圓形,7.5-8.4-9×5-5.4-6μm。 <br> Corner(1983)記載,應該考慮G.amboinense和G. fornicatum的關係。<bR> 依據以上文獻記載,G.amboinense與G.cochlear和G. fornicatum有一定的親緣關係。通過參考Steyaert( 1972)為G.amboinense(Neotype)拍攝的照片,使作者對於G.amboinense種的概念比較清楚了,作者認為川村清一S.Kawamura 1954的《原色日本菌類圖鑑Ⅱ》圖206中所表示的,及中國標本中分枝的標本都不是真正的G.amboinense,這些分枝如鹿角的標本應屬於另外一個種,有的是生長畸形,有的可能是一個新種,G.amboinense的原始概念應是菌柄背生或背側生,不分枝而且細長,如Steyaert(1972)的照片中所示。<br> 因此,鄧叔群(1963),戴芳瀾(1979)和趙繼鼎等( 1981)所引證的標本,其中有的不符合這一概念,此種的正確概念是菌蓋具細長的菌柄,不分枝,背生,常常是不孕的,不易找到擔孢子,以上引證的研究標本與 Steyaert(1972)的記載不同之點為菌肉的顏色較淡,不呈均勻的褐色。<br> 作者參考了BR的K421a,K421b;Rijksherbarium, Leiden(L.)的(Herb.Lugd.Bot.),no.952, no.619以及(Herb.Hort.Bot.Bog.)no.13990( Steyaert 1972,只見到照片,未見標本)等5號標本和 1張照片,使作者對此種有了上述觀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