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青青河畔草(沈約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擬青青河畔草》是南朝沈約的詩作之一。詩作採用頂針手法,語言清新自然,未事雕琢,淡淡抒發思婦的情懷。床上已滿布灰塵,可想與佳人別離已久。相會無期,唯有借酒澆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擬青青河畔草》
  • 創作年代:南北朝
  • 作品出處:玉台新詠
  • 文學體裁:五言古風
  • 作者:沈約
作品全文,註解,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

漠漠床上塵,心中憶故人。
故人不可憶,中夜長嘆息。
嘆息想容儀,不言長別離。
別離稍已久,空床寄杯酒。

註解

漠漠:沙漠般。密布貌;布列貌。
床:臥榻。
中夜:半夜。
相xiàng:察看,仔細看。親自看。
容儀:容貌舉止;容貌儀表。
不言:不講。不說。
稍已久:稍微已經久遠。
寄:寄託。

作品賞析

“漠漠床上塵,心中憶故人。”以明白樸素的語言開篇,毫無遮掩地道出相思之意。“漠漠床上塵”一句似披空而來,意象鮮明突出,給人以深刻的感受,同時又給讀者一個懸念:臥榻之上,本該清潔整靜,為何塵土漠漠,掩空床榻呢?“心中憶故人”,原來是一個愁腸縈懷是思婦。於是,和上一句相聯繫,思婦心灰意懶、慵怠無聊的情狀宛然可見。。夫妻離別,妻子獨守空閨,在寂寞和期待之間打法歲月。時光流逝,丈夫卻音信全無。失去了愛情,生活變得索然無味。她懶得再去收拾床榻,而一任塵土與思念一起,靜靜地飛揚在閨房之中,灑落於空床之上。
“故人不可憶,中夜長嘆息。”以“故人”起和上句的“故人”形成頂真。歲月寂寂地過去,而等待卻杳杳無期,白天是“漠漠床上塵”,夜晚則是“中夜長嘆息”,從白天到夜晚,縈繞心頭的只是無盡的相思。“不可憶”憶而不可得見。越想憶起越憶不起,越憶不起越想憶起,於是,“輾轉反側,寤寐思服”,縷縷愁思,令她夜中難寐,嘆息不已。
“嘆息想容儀,不言長別離。”以“嘆息”頂上句“嘆息”。長夜不寐,憂思難譴。輾轉迷濛之間,故人的容顏卻恍恍惚惚地浮現於腦海里。沒有見面時,總覺得有千言萬語要向對方傾訴,最重要的,是要訴說自己相思的萬般苦楚;而一旦相見,卻又默默無語,各自沉浸在那永遠也不願打破的靜寂之中,沉浸在悲喜交集、思緒萬端的體驗之中。
“別離稍已久,空床寄杯酒。”別離越來越久,愁苦寂寞也越來越深。夢中的想像無論多么美好,總是無法代替這痛苦的現實。如何消遣這無盡的相思?消磨這無趣的生命呢?於是,唯有暫借杯酒來彌補心靈和情感的空虛了。寄,寄附、寄託的意思。以塵土漠漠、百無聊賴的開始,以寄託杯酒、無可奈何的結束,前後遙相呼應,充分表現了失去愛情之後的空虛與無聊,表現了思婦的內心世界。
全詩共八句,其中六句有頂 真關係,描寫棄婦思念故夫的複雜思緒。如“心中憶故人”與“故人 不可憶”,“中夜長嘆息”與“嘆息 想容儀”,“不言長別離”與“別離 稍已久”。它們之間前一句為後一 句作鋪墊,後一句為前一句作生 發。環環相扣,妙趣橫生。每二句一換韻,每一韻的最後二字都和下一韻的開首二字一樣,如此就產生了一種反覆纏綿的效果,以相思之苦為主線一脈貫通,很好地抒發了相思之情,也使作品頗有民歌風味。

作者簡介

沈約(公元441~公元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
沈約出身於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於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
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並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還遺存外,多已亡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