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雙生水母

擬雙生水母

多營養體期:前泳鐘體長7.0一11.0mm,呈細長稜錐狀,頂端尖,泳鐘體表面有5條邊棱,各條棱皆有細鋸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擬雙生水母
  • 拉丁學名: Diphyes bojani (Eschscholtz)[Diphyopsis bojani]
  • 刺胞動物門 
  • : 鐘泳目 
  • :動物界 
  • :水螅蟲綱 
  • 亞綱:管水母亞綱 
  • :雙生水母科 
  • 亞科:雙生水母亞科 
  • :雙生水母屬 
分類信息,地理分布,形態特徵,生活習性,

分類信息

中文種名 擬雙生水母
拉文種名 Diphyes bojani (Eschscholtz)[Diphyopsis bojani]
中文門名 刺胞動物門
拉文門名 COELENTERA [CNIDARIA]
中文目名 鐘泳目
拉文目名 CALYCOPHORAE
中文科名 雙生水母科
拉文科名 DIPHYIDAE

地理分布

東海、南海:廣泛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暖水和熱帶水域。

形態特徵

泳囊口緣有1個背齒和1對側齒,背齒通常比側齒小。泳囊頂部逐漸變細,變細部分約占泳囊長的1/4。體囊梭形,其長度約為泳囊長的1/2。乾室深,約為泳鐘體長的1/3。後泳鐘體:長為9.0一9.5mm。鐘體細長,泳囊口有1個背齒和l對側齒,背齒小。乾室有2個分開側翼,基側緣有鋸齒。單營養體期:由葉狀體和生殖泳鐘組成。葉狀體盾狀,下緣有3個突出齒,葉狀腔很淺,叫狀囊腹面觀不對稱,有側突。生殖泳鐘有4條鋸齒狀縱棱和4個基緣齒,口板下緣凹凸不顯著。泳囊頂端側面觀寬。

生活習性

東海主要出現於水深大於400 m陸架外,其垂直分布0――100mm水層,但主要在0—50m上層,表層鹽度大幹33.5‰的水域為其主要分布範圍;南海主要棲息在100m上層,一年四季遍布於南海北部陸架內、外區以及東沙、中沙和西沙群島周圍海區;此種在大西洋南部垂直分布於0——1000 m各不同水層,但它主要屬上層浮游生物;在印度洋的亞丁灣晝夜都出現在表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