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詠懷詩 十七》的作者是南北朝詩人庾信,精彩詩句:日晚荒城上。蒼茫余落暉。都護樓蘭返。將軍疎勒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擬詠懷詩十七
- 年代:南北朝
- 作者:詩人庾信
- 性質:詩詞
詩詞正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詩詞正文
日晚荒城上,蒼茫餘落暉。
都護樓蘭返,將軍疏勒歸。
馬有風塵氣,人多關塞衣。
陣雲平不動,秋蓬卷欲飛。
聞道樓船戰,今年不解圍。
作品賞析
詩的開篇二句,寫景點明時間、地點,“荒城”、“落暉”,意象闊大雄渾,情調蒼涼悲壯:邊塞荒涼的城堡,一片蒼莽遼闊的原野,淡煙暮靄,殘陽如血。這就為後文寫戰事渲染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接下四句寫北周勁旅遠征塞外、凱旋歸來的一幕。“都護”:本是西域國名,西漢昭帝時樓蘭數反,傅介子奉命出使其國,刺殺樓蘭王而返;東漢明帝時耿恭堅守疏勒城,數敗匈奴進攻,城中糧盡,只餘數十人仍堅守不降,終為漢軍迎歸。此處借用典故,喻指北周一批屢立戰功、凱旋而歸的大將。詩人將這些並非同一年發生的戰事,通過用典高度濃縮,典型概括,集中於寫作此詩這一年來描述,意在突出此次南征的統帥,皆是一向立功邊陲、威震敵國的名將。“馬有風塵氣,人多關塞衣”二句,則是描寫將士們不辭勞苦、風塵僕僕地從邊塞歸來,馬未卸鞍,人未解甲,身上還帶有邊關戰場上的征戰氣息。“陣雲平不動,秋蓬卷欲飛”二句,則象徵著新的戰爭形勢緊張又嚴重,將士們剛剛歸來,又將揚威遠征。“陣雲平不動”形容雲層疊起,平鋪天穹,宛如凝固不動的兵陣;“秋蓬”,秋天的蓬草,末大於本,遇風則拔地而飛旋,詩歌中常用比喻飄蕩不定。這二句既寫邊塞荒城的秋景,回應起首二句;又隱喻戰爭氛圍的濃烈,將士又如飛蓬一般離家遠征,含蓄地寄予了詩人對廣大將士的同情和憂慮。
結尾二句突轉跌宕,不僅用“聞道”將時空一筆拓展到江南水軍戰場,而且將雙方交戰的經過完全省略,但以“樓船戰”、“不解圍”,則暗示出詩人的憂慮不幸而成為現實:沌口大戰周軍大敗退守江陵,元定一軍在巴陵已遭到全部圍殲,沔州裴寬正被陳軍水師圍困......“不解圍”三個字巧妙且蘊藉,戰事尚未結束,而勝負大局已定。這二句與前八句那種凱旋榮歸的強大軍威,恰好形成了大起大落的鮮明對比,令人想到一向威震異域的常勝將軍們,如今卻在江南水戰中一敗塗地,陷入重圍絕境之中。“樓船”一詞,不僅隱喻江南高大戰艦的水軍威勢,而且恰如其分地暗示了戰爭所在的方位在江南:《漢書.楊仆傳》載:南越反,漢武帝拜仆為樓船將軍征討,用典可謂含蓄而又貼切。
這首詩結構十分别致。本來,北周將軍們征服異域全勝而歸的場面,是在沌口大戰前幾年前陸續發生的,而詩人卻把時空分散的事件集中於一時;從出征南朝到“樓船”、“不解圍”,亦有一個較大的時間過程和空間距離,但詩人卻用“聞道”一轉,巧妙地縮短了時空距離,從而將凱旋而歸——遠征南朝——陷入重圍這三個時空迥異的三部曲,一貫貫穿起來,前八句皆為後二句烘托陪襯的,不僅形成對比強烈,而且甚覺其包前孕後,結構完整緊密。
作者簡介
庾信(513~581)南北朝文學家。字子山,祖籍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早年曾任梁湘東國常侍等職,陪同太子蕭綱等寫作一些綺艷的詩歌。梁武帝末,侯景叛亂,庾信時為建康令,率兵禦敵,戰敗。建康失陷,他被迫逃亡江陵,投奔梁元帝蕭繹。公元554年(梁承聖三年)他奉命出使西魏,抵達長安不久,西魏攻克江陵,殺蕭繹。他被留在長安,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故又稱“庾開府”。庾信迄今被傳誦的詩賦,大抵是到北方後所作,作品從思想內容到藝術風格都和早年有所不同。詩歌蒼勁沉鬱,和他經歷戰亂及對北方景物有較深的感受有關,代表作有《擬詠懷》27首。他的樂府歌行,常常使用比興手法自悲身世,如《怨歌行》、《楊柳歌》等。庾信在辭賦方面的成就並不亞於詩歌,同時又是南北朝駢文大家。明人輯有《庾開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