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穿孔薹草

擬穿孔薹草

擬穿孔薹草,是薹草屬植物,根狀莖粗壯,外被碎裂纖維。葉長於至短於稈,寬6-12毫米。花柱基部膨大呈僧帽狀而宿存,柱頭3個。花果期3-4月。主要分布於中國的四川和貴州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擬穿孔薹草
  • 學名:Carex foraminatiformis Y. C. Tang et S. Y. Liang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 :莎草目 Cyperales
  • :莎草科 Cyperaceae
  • 亞科:薹草亞科 Caricoideae
  • :薹草族 Cariceale
  • :薹草屬 Carex
  • :擬穿孔薹草
  • 分布區域:中國四川、貴州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變種信息,

形態特徵

根狀莖粗壯,外被碎裂纖維。稈除頂生外,還可從葉腋中生出,高30-40厘米,壓扁,平滑,基部具枯的淡褐色無葉片的葉鞘,且多撕裂成纖維狀。葉長於至短於稈,寬6-12毫米,柔軟,平張,兩面平滑,邊緣粗糙。
擬穿孔薹草墨線圖擬穿孔薹草墨線圖
苞片下部的短葉狀,上部的剛毛狀,短於小穗,具長鞘,鞘長1-3.5厘米。小穗4-5個,頂生者雄性,圓柱形,長3-6厘米,寬1.5-2毫米,小穗柄長2-5厘米;側生小穗雌性,間距疏遠,圓柱形,長2-3.5厘米,寬約4毫米,具密生的花;小穗柄長1-4.5厘米,下部者稍伸出苞鞘,上部者包藏於苞鞘內。雄花鱗片倒狹披針形,長6.5-8.5毫米,淡黃栗色,背部具1條明顯中脈,頂端尖或具短尖;雌花鱗片長圓形,頂端具短尖,長2-2.5毫米,兩側膜質,中部淡黃綠色,背部具3條明顯的脈。
果囊約等長於鱗片,卵形,長約2.5毫米,具多條隆起的脈,疏被微毛,基部近於無柄,頂端具短喙,喙長約0.5毫米,喙向外彎曲,喙口微凹。小堅果緊包於果囊中,卵形,長約1.5-2毫米,成熟後褐色,棱上不凹陷,僅在棱面下部稍凹陷,基部近無柄,頂端急縮成極短的喙;花柱基部膨大呈僧帽狀而宿存,柱頭3個。花果期3-4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600-800米的溝邊或林下草地。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和貴州省。模式標本采自貴州江口。

變種信息

擬穿孔薹草在外形上與 C. foraminata C. B. Clarke很相似,但植株柔軟。果囊等長於鱗片,具較長的喙,小堅果棱上不凹陷,僅在棱面下部凹陷;花柱基部膨大呈僧帽狀而宿存,可以區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