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柱計畫

擎天柱計畫

擎天柱計畫是由北汽新能源在2017新能源汽車生態大會上發布的,旨在將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換電站、光伏發電進行深度融合,實現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能源資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的計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擎天柱計畫 
  • 外文名:OPTIMUS PRIME PLAN
  • 發布儀式:2017新能源汽車生態大會 
  • 發布時間:2017年11月3日 
  • 目的: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發展 
計畫簡介,運行原理,發展規劃,發展新模式,社會效益,

計畫簡介

擎天柱計畫,是通過換電和電池再利用技術,將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換電站、光伏發電進行深度融合,構建集約、智慧、便捷的綠色出行生態,實現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能源資源高效利用,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發展,保衛藍天,保護地球。
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和大規模普及,充電對電網帶來沉重的負擔,而退役電池更對環境帶來威脅。北汽新能源聯合各方,締結“衛藍生態聯盟”,實施“擎天柱計畫”。
作為擎天柱計畫的重要載體,分散式光儲換電站由控制艙、能量艙、回收艙、光伏、電網等組成,可實現互動式發電、供電和並離網運行,並通過雲平台大數據進行多個分散式光儲換電站智慧型管理,滿足新能源汽車能量快速補充。
到2022年,“擎天柱計畫”將預計投資100億元人民幣,在全國超過100個城市,建成3000座光儲換電站,投放換電車輛50萬台,梯次儲能電池利用超過5Gwh,一年減少碳排放850萬噸,相當於植樹3100萬棵。

運行原理

作為“擎天柱計畫”的重要載體,分散式光儲換電站由控制艙、能量艙、回收艙、光伏、電網等組成,可實現互動式發電、供電和並離網運行,並通過雲平台大數據進行多個分散式光儲換電站智慧型管理,滿足新能源汽車能量快速補充。光儲換電站可以依靠光伏發電系統、儲能系統、換電系統(電池包)離網運行,對周圍區域提供電能。
長遠來看,當光儲換電站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可組成分散式能源互聯繫統,成為重要的戰略能源資源儲備。

發展規劃

“擎天柱計畫”具體將分為三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2016年-2017年),由北汽新能源、奧動新能源、計程車公司三方聯合共建換電站,初步組建公共出行運營平台和梯次儲能運維平台,組建以光儲能換電站為中心的城市級能源網際網路,建成換電站100座,運營車輛超過4000台,實現梯次儲能電池綜合利用100Mwh(10萬度電)。
第二階段(2018年-2020年),以北京、廈門、廣州、深圳、蘭州、西安、昆明、鄭州等城市輻射展開,組建各城市公共出行運營平台和梯次儲能運維平台,組建以光儲能換電站為中心的區域級能源網際網路,建成換電站1000座,運營車輛10萬台,梯次儲能電池綜合利用1Gwh(100萬度電)。
第三階段(2021年-2022年),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覆蓋全國主要城市及重點城鄉區域,組建以光儲能換電站為中心的全國範圍能源網際網路,建成光儲換電站3000座,運營車輛50萬台,梯次儲能電池利用5Gwh。

發展新模式

2018年7月5日,北汽新能源正式開啟對換電模式思考與實踐的第三個階段:啟動車電價值分離商業模式,並率先在北京推廣運營。根據換電站建設節奏,將在全國具備條件的城市對非運營車輛提供車電價值分離的商業摸式服務。
在車電價值分離商業模式下,消費者購買純電動整車後,由電池管理公司回購電池產權,消費者以租賃方式獲得電池使用權。實現車電價值分離,進而降低客戶初始購車成本。
電池所有權轉移給換電運營商後,其全生命周期的商業價值將得到激活,新模式下,換電運營商將承擔更大的社會與環保公益責任,通過對電池統一的運營、管理、維護、保養、回收、拆解,將深度挖掘電池的使用價值,有效延長電池的生命周期,對資源物盡其用。

社會效益

“擎天柱計畫”的100億投資將產生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其一,緩解電網壓力,5年可為國家電網節省用電1Gwh;
其二,實現退役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5年可妥善處理退役動力電池5萬噸;
其三,滿足環保需求,50萬台計程車實現電動化,一年可減少碳排放850萬噸,相當於植樹3100萬棵。
此外,分散式光儲換電站網際網路的建成,還將成為城市運營的重要戰略資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