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阿里山-一九四五年光復台灣紀實

擁抱阿里山-一九四五年光復台灣紀實

《擁抱阿里山-一九四五年光復台灣紀實》是1997年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況。

基本介紹

  • 作者:何況
  • 出版社:解放軍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7年01月
  • 頁數:306 頁
  • 定價:13.80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6534673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這是迄今為止大陸第一部全方位表現中日甲午戰爭後台灣被日本侵占50年並最終重回祖國懷抱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文學作品。作者在研讀大量史料和學術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潛入大跨度的歷史時空,追根溯源條分縷析,以全新的視角、理性的目光,對台灣失而復得的全過程進行全萬位的審視,拂去塵埃,凸顯出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本來面目。作品視野開闊,語言富有張力,不時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只要你翻開這部作品,你一定能讀出作者灑落在字裡行間的斑斑淚痕——那是警世的淚水!
今天和昨天沒有什麼不同:世界上各種力量正在我們身邊聚合和凝固,並且與我們相互競爭。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必以民族統一為條件,後者可謂前者的位移和前提。請想一想台灣失而復得的歷史,想一想大陸至今沒有出版一部表現這段歷史的著作,再想一想台灣目前的狀況,想一想日本這些年的所作所為,想一想長春一位大學生的“高論”——“如果日本人還在長春,可能長春建設得比今天還要好”……這就是我在陳平原教授的文章中讀到“中日和約”、“台灣割讓”等觸目驚心的字眼時產生被子彈擊中的感覺的原因。站在台灣海峽驚濤裂岸的孤島上反覆咀嚼許家父子因台灣割讓給日本而被迫背井離鄉的遭遇,我很自然地想起了胡繩先生幾年前說過的一段話:“歷史像一面鏡子,從過去照見了今天。歷史又像一條長河,可以顯示時代發展的來龍去脈。近代、現代的中國史,可以幫助人們特別是青年人看清時代的更替和銜接,把握歷史發展變化的規律性,從而增長觀察社會、辨別是非、展望未來的能力。”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何況,原名何光喜,1962年5月生,江西省婺源縣人。
1980年入伍,1993年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迄今已發表、出版小說、散文、報告文學近200萬字,曾獲第二屆全軍文藝新作品獎一等獎,福建省第七屆、第十屆優秀文學作品獎,及《解放軍文藝》(1991-1992)、《福建文學》(1993)、《散文天地》(1994)、《崑崙》(1995-1996)優秀作品獎。

作品目錄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割地乞和
李鴻章升官
中日第一部條約
牡丹社事件
日本吞併琉球
甲午戰爭的導火索
華夏古國蒙受奇恥大辱
第二章 勇者無畏
丘逢甲高舉義旗
“民主國”永戴聖清
捨生死抗日保台
劉永福與黑旗軍
第三章 殘酷統治
從一個人的姓名說起
野蠻的法西斯殖民統治
瘋狂的經濟掠奪
惡毒的“皇民化運動
不息的抗日怒潮
第四章 寶島回歸
大陸人民奮起抵抗
“開羅會議”定下基調
日本投降台灣光復
第五章 孤懸海峽
“二・二八”起義
蔣介石敗退台灣
一國對另一國的粗暴干涉
附錄 台灣歷史大事年表
參考書目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