撓性泵

撓性泵

撓性泵是屬於容積泵中轉子泵的一種,因彈性體轉子的葉片以屈撓方式運轉而得名,又稱為撓性轉子泵、撓性葉輪泵。最早的設計可追溯到半個多世紀前,當時主要用於清理駁船的艙內油污和積水及沖洗甲板。但因其卓越的性能及彈性體技術的發展,撓性泵越來越多地套用於各種工業領域中。 撓性泵既具有容積泵的主要特徵,同時又是一種特殊的容積泵。無脈動的液流、隨出口壓力、介質粘度提高流量下降的特性和離心泵相似。在很多工業領域的套用場合中多是作為離心泵的替代品,解決的是離心泵無法解決的問題(無法輸送的介質或無法適應的工況場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撓性泵
  • 外文名:Flexible pump
  • 原理:彈性體轉子的葉片以屈撓方式運轉
  • 時間:半個多世紀前
  • 主要用途:流體及半流體的短途輸送
撓性泵最正宗的圖片撓性泵最正宗的圖片
在處理粘性流體方面撓性葉輪泵有很多優於離心泵的地方。本文中論述了撓性葉輪泵的工作基本原理和它在安裝、維護和使用方面的諸多優點。
諸如撓性葉輪泵之類的正排量泵在很多工業領域的套用場合中都是作為離心泵的替代品。撓性葉輪泵於大約60年前發明,它同離心泵相比在處理粘性流體方面存在明顯優點
葉輪轉過偏心凸輪後,每單元空腔的容積減少。通過入口管時單元空腔容積增加,形成局部真空,大氣把流體壓入空腔。空腔通過出口管時容積減少,流體被擠出空腔進入出口管。
撓性葉輪泵輸送粘性流體的關鍵之處在於流速和泵轉速成正比。這裡需要考慮兩個重要因素。第一是泵自身內部的摩擦損失,第二是流體與泵入口管壁之間的摩擦損失。泵內摩擦損失增加了流體粘性並導致離心泵性能急劇下降。儘管粘性摩擦力可以通過減小泵的轉速來減少,但由於離心泵的性能主要依賴流體通過葉輪時的速度,因此減小轉速會導致泵性能急劇下降。實際套用中流體粘度都被限制,最高至200-300 cP。而撓性葉輪泵可以通過降低泵的轉速來減少由於粘性而引起的內部摩擦損失。這種泵的葉輪葉片可以自動調節來適應轉速、流體粘度和不同壓力。
如何讓流體進入泵內是輸送流體時的主要問題。入口管內部摩擦損失而導致的壓力下降是妨礙流體進入泵內的重要因素。為減少摩擦損失,入口管尺寸必須隨粘度增加而增加。另外入口管應儘可能短並且不要彎曲。流體粘度越大泵就越難提升流體,如果粘度極高,就應在泵位之上安裝帶有溢入式料斗的供給箱來給流體提供正壓頭。
安裝時的優點
撓性葉輪泵的主要優點是在某些特殊場合可以把它安裝在最方便的位置;和離心泵不同的是,它們不必局限於安裝在液位之下的溢入側位置。
 因此可以把它們安裝在地面之上的安全位置,這樣就避免了泵或管道被絆倒或被來往車輛損害的可能性。另一個優點是儲液器的配置,如果儲液器(典型的如桶和罐裝容器)由外部供應商提供,就可能沒有配套的底部出口法蘭或閥門。 某些容器如橡膠內襯的儲液箱不能在底部開出口;而撓性葉輪泵可以通過在儲液箱頂部開口用一根簡易的軟管連線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樣儲液箱就既可以安裝在地面上也可以安裝在地面下,而且不用設定溢入口。
撓性泵
便於初次使用也是撓性葉輪泵的一個重要優點,尤其是在啟動過程中有不熟練的操作人員時。撓性葉輪泵的起始和隨後的操作只需要進行切換,沒有複雜的啟動過程。
撓性泵維護方面的優勢:
泵是生產過程中的核心動力裝置,同等條件下,結構越簡單、體積越小、重量越輕,說明技術水平越高。撓性泵具備這些優勢,其模組化的設計、屈指可數的幾個部件,使維護變得極其簡單,一般在現場可就地解決,而不用送到維修間。更換轉子僅需三五分鐘,整個泵拆裝一遍也僅僅是十分鐘的工作,而且不用專業的維修人員。
例如,長期輸送帶研磨性硬質顆粒的物料會對泵體造成刮傷;但由於轉子為彈性體,不會被明顯磨損,所以能適應磨損後的泵體形狀。因此比其它類型泵(如齒輪泵)更長久地保持自吸性能和容積效率。當需要維修時,可以很方便地拆卸,更換磨損最嚴重的部件,泵又進入最高效率的工作狀態。 撓性泵無論在性能上還是在維護上都有獨到的優勢。隨著推廣和普及,撓性泵必將成為各生產企業不可或缺的得力幫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