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馬爾罕文化中心

撒馬爾罕文化中心

撒馬爾罕文化中心,位於烏茲別克斯坦海拔約710米的澤拉夫尚河畔,東北至首都塔什於270公里。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撒馬爾罕文化中心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撒馬爾罕文化中心
  • 地理位置:烏茲別克斯坦
  • 開放時間:8:00-18:00
  • 景點級別:AAAAA
發展狀況,經濟生產,地理氣候,歷史沿革,行程景點,

發展狀況

撒馬爾罕古稱馬拉乾達(公元前329年有記載),為古代索格德王國和14-15世紀帖木兒帝國的首都。1924-1930年曾為烏茲別克蘇維埃共和國首都。作為世界著名的古城之
一,撒馬爾罕與羅馬雅典巴比倫同齡,有2500多年歷史,在古阿拉伯文獻中被稱為“東方璀璨的明珠”,是歷史上中亞重要的政治、科學、文化中心,也是古“絲綢之路”上的樞紐之一。撒馬爾罕古城位於今日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乾附近,這裡是當年中國通向印度阿拉伯歐洲的必經之地,因此四方商賈雲集,各種文化互相交融,一派“國際都市”的景象。城內現存文物古蹟眾多,如建於15世紀的帖木爾家族陵墓,15-17世紀的“列吉斯坦”伊斯蘭教神學院、15世紀的比比-哈內姆大清真寺、兀魯伯天文台、11-15世紀中亞最大的“不死之王”陵墓建築群等。它金碧輝煌的宮殿陵寢、莊嚴肅穆的古清真寺和神學院,還有氣勢恢弘的古天文台和大學等鱗次櫛比的古蹟,就像《一千零一夜》中描述的阿拉伯神話國度。13世紀以後,這裡陸續建立起花拉子模王國和帖木兒帝國,作為歷史名城和兵家必爭之地,撒馬爾罕一次次烈火焚城,又一次比一次更加壯麗地重建起來,幾千年屹立不倒。
撒馬爾罕文化中心撒馬爾罕文化中心
列吉斯坦神學院位於撒馬爾罕市中心的“列吉斯坦”(意為“沙地”)建築群由三座神學院組成:正面為兀魯伯神學院(兀魯伯為烏中世紀的學者、天文學家、詩人和哲學家),建於1417-1420年,兩側為舍爾·多爾(間為藏獅的)神學院和吉利亞·科里(意為鑲金的)神學院,分別建於1619-1636和1646-1660年。這些神學院是中世紀培養穆斯林學府之一。據說,兀魯伯曾親自在此授課,這裡是他統治期間世俗科學思想的中心。三座神學院建於不同時代,但風格組合相當成功,是中世紀中亞建築的傑作。
從這些古蹟中,至今還能看出公元前四世紀以來中亞、歐洲、士耳其、阿拉伯、蒙古波斯等地的占領者帶來的文化影響的痕跡。13世紀以後,這裡陸續建立起來的花拉子模王
國和帖木兒帝國,則傾舉國之力大興土木,最終使撒馬爾罕成為中亞地區的一顆明珠。由於這裡當年還是中國通向印度、阿拉伯以及歐洲的必經要道,因此四方商賈雲集,各種文化交融,一派“國際化都市”的景象。中國漢唐史書中,都有對稱為“康居”和“康國”的撒馬爾罕繁榮景象的描述。今天,在撒馬爾罕維修古蹟的工地,還不時有世界各地的古錢幣出土。 撒馬爾罕的名勝古蹟,無論是帖木兒大帝的陵寢,還是雄偉的清真寺和神學院、修道院都無不令人讚嘆和驚奇。這些古建築不但高大壯觀,而且構造精巧考究,四周鑲嵌著瑪瑙方磚,地面鋪以名貴石材,內飾多為真金壁畫,所有的門窗和欄桿上都有精雕細刻的圖案、經文和阿拉伯文字,這些古蹟交相輝映、渾然一體,好像還在訴說著昔日撒馬爾罕的興盛和奢華。
撒馬爾罕文化中心撒馬爾罕文化中心

經濟生產

撒馬爾罕文化中心所處的撒馬爾罕州盛產大理石(產地在加茲甘、阿曼庫坦、達薩姆和邁巴雷克等地)、花崗岩、石灰岩和石膏等。建材有礫石、磚原料和瓷土等。撒馬爾罕州的工農業具有很強的實力,重工業、採礦業、機器製造業、金屬加工業、化工業和建築業等在工業生產中最為發達。軋棉縫紉紡織、製鞋等行業在輕工業中尤為突出。自古以來撒馬爾罕就以盛產絲綢而聞名。縹絲廠和紡織廠依託本地的原材料進行生產加工。食品生產企業包括罐頭菸草、茶葉包裝廠和伏特加酒廠等。撒馬爾罕的酒在國外享有盛名。撒馬爾罕和卡塔庫爾乾大型機器製造企業生產家用冰櫃、拖拉機配件、電梯等產品。
撒馬爾罕文化中心撒馬爾罕文化中心
此外,撒馬爾罕州還生產陶瓷器皿。撒馬爾罕州共有60多家合資企業,約2000家小型企業和100多家大型企業。其中包括“薩爾克電梯”、“索姆拉特”、“尤爾杜茲”、“阿爾瑪亞”、“熱洪一特列特”、“撒馬爾罕卡爾扎伊一緬赫納特”等企業。撒馬爾牢州的棉花種植業和葡萄種植業在農業中最為發達。植棉區主要集中在澤拉夫尚谷地。油料作物有胡麻和向日葵等。烏爾古特農業區非常適合種植高品質的菸草。
撒馬爾罕州以它的花園和葡萄園出名,其數量和品質在全國位居第一。無核小葡萄是該州的特產。在撒馬爾罕州北部和南部山麓的遼闊牧場上,畜牧業尤為發達。撒馬爾罕州的牛羊存欄數在全烏茲別克斯坦位居第一。卡拉庫爾綿羊養殖業是撒馬爾罕州畜牧業的主導產業。為了改善卡拉庫爾綿羊的品質,在撒馬爾罕市建立了卡拉庫爾綿羊養殖科研所。此外,撒馬爾罕州的養蜂業和養蠶業也同樣發達。集體農莊才聯合企業、合作農場和大約2000家個體農場等多種生產成分在撒馬爾罕州並存。

地理氣候

撒馬爾罕文化中心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乾旱,高溫,日照時間長。夏季炎熱乾燥,常有乾熱風,7月份平均氣溫為24.9℃一27°C,平原地區的最高氣溫可達46°C,山區的最高氣溫可達42°C。冬季氣候溫和,沒有嚴寒,1月份平均氣溫北部為0°C,南部為一2°C,山區為一4.8°C,最低氣溫可達一35°C。降水主要集中在冬春兩季,西部年均降水量為100一200毫米,中部為300一500毫米,東部和山區為500一900毫米。無霜期180一210天。作物生長期269天。
撒馬爾罕文化中心位於努拉套平原之上,北面是努拉套山,中部是澤拉夫尚河谷,南面是澤拉夫尚山脈的支脈,西南部是卡爾納布丘里荒漠。州內最大的河流是澤拉夫尚河。澤拉夫尚河在撒馬爾罕市分流成阿克達里亞河和卡拉達里亞河。河水主要用來灌溉。

歷史沿革

撒馬爾罕是中亞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關於她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紀,善於經商的粟特人把撒馬爾罕建造成一座美輪美奐的都城。公元前3世紀,當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攻占該城時不禁讚嘆:“我所聽說到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只是撒馬爾罕要比我想像中更為壯觀。”
撒馬爾罕文化中心撒馬爾罕文化中心
作為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樞紐城市,撒馬爾罕連線著波斯、印度和中國這三大帝國,但也飽受了戰火的蹂躪。1219年,撒馬爾罕是花剌子模帝國的新都和文化中心,被成吉思汗攻陷之後,遭受了滅頂之災。現在城內的大多數建築,則是由後來的帖木兒大帝敕令修建。隨著帖木兒草原帝國的興起,他的大軍橫掃波斯、印度、高加索、南俄羅斯和蒙古。他發誓要讓撒馬爾罕成為亞洲之都,因此他把從亞洲各地劫掠來的珍寶堆積在撒馬爾罕,把每個城市的最精巧的工匠帶到撒馬爾罕,在城裡修建起最輝煌的宮殿和清真寺。
站在古城的街頭,看著陽光下那一座座蔚藍色的穹頂,感慨萬千。詩人筆下的撒馬爾罕輝煌、浪漫而又神秘,可是在這一切的背後卻有著那樣動盪、血腥的過去。撒馬兒罕,即漢罽賓地,曰漕國,復名罽賓,皆通中國。元太祖蕩平西域,盡以諸王、駙馬為之君長,易前代國名以蒙古語,始有撒馬兒罕之名。去嘉峪關九千六百里。元末為之王者,駙馬帖木兒也。
洪武中,太祖欲通西域,屢遣使招諭,而遐方君長未有至者。二十年九月,帖木兒首遣回回滿剌哈非思等來朝,貢馬十五,駝二。詔宴其使,賜白金十有八錠。自是頻歲貢馬駝。二十五年兼貢絨六匹,青梭幅九匹,紅綠撒哈剌各二匹及鑌鐵刀劍、甲冑諸物。而其國中回回又自驅馬抵涼州互市。帝不許,令赴京鬻之。元時回回遍天下,及是居甘肅者尚多,詔守臣悉遣之,於是歸撒馬兒罕者千二百餘人。
二十七年八月,帖木兒貢馬二百。其表曰:“恭惟大明大皇帝受天明命,統一四海,仁德洪布,恩養庶類,萬國欣仰。鹹知上天欲平治天下,特命皇帝出膺運數,為億兆之主。光明廣大,昭若天鏡,無有遠近,鹹照臨之。臣帖木兒僻在萬里之外,恭聞聖德寬大,超越萬古。自古所無之福,皇帝皆有之。所未服之國,皇帝皆服之。遠方絕域,昏昧之地,皆清明之。老者無不安樂,少者無不長遂,善者無不蒙福,惡者無不知懼。今又特蒙施恩遠國,凡商賈之來中國者,使觀覽都邑、城池,富貴雄壯,如出昏暗之中,忽睹天日,何幸如之!又承敕書恩撫勞問,使站驛相通,道路無壅,遠國之人鹹得其濟。欽仰聖心,如照世之杯,使臣心中豁然光明。臣國中部落,聞茲德音,歡舞感戴。臣無以報恩,惟仰天祝頌聖壽福祿,如天地永永無極。”照世杯者,其國舊傳有杯光明洞徹,照之可知世事,故云。帝得表,嘉其有文。明年命給事中傅安等齎璽書、幣帛報之。其貢馬,一歲再至,以千計,並賜賓鈔償之。
成祖踐阼,遣使敕諭其國。永樂三年,傅安等尚未還,而朝廷聞帖木兒假道別失八里率兵東,敕甘肅總兵官宋晟儆備。五年六月,安等還。初,安至其國被留,朝貢亦絕。尋令人導安遍歷諸國數萬里,以夸其國廣大。至是帖木兒死,其孫哈里嗣,乃遣使臣虎歹達等送安還,貢方物。帝厚賚其使,遣指揮白阿兒忻台等往祭故王,而賜新王及部落銀幣。其頭目沙里奴兒丁等亦貢駝馬。命安等賜其王彩幣,與貢使偕行。七年,安等還,王遣使隨入貢。自後,或比年,或間一歲,或三歲,輒入貢。十三年遣使隨李達、陳誠等入貢。暨辭歸,命誠及中官魯安偕往,賜其頭目兀魯伯等白銀、彩幣。其國復遣使隨誠等入貢。十八年復命誠及中官郭敬齎敕及彩幣報之。宣德五年秋、冬,頭目兀魯伯米兒咱等遣使再入貢。七年遣中官李貴等齎文綺、羅錦賜其國。
正統四年貢良馬,色玄,蹄額皆白。帝愛之,命圖其像,賜名瑞DO,賞賚有加。十年十月書諭其王兀魯伯曲烈乾曰:“王遠處西陲,恪修職貢,良足嘉尚。使回,特賜王及王妻子彩幣表里,示朕優待之意。”別敕賜金玉器、龍首杖、細馬鞍及諸色織金文綺,官其使臣為指揮僉事。景泰景泰七年貢馬駝、玉石。禮官言:“舊制給賞太重。今正、副使應給一等、二等賞物者,如舊時。三等人給彩緞四表里,絹三匹,織金糹寧絲衣一襲。其隨行鎮撫、舍人以下,遞減有差。所進阿魯骨馬每匹彩緞四表里、絹八匹,駝三表里、絹十匹,達達馬不分等第,每匹糹寧絲一匹、絹八匹、折鈔絹一匹,中等馬如之,下等者亦遞減有差。”制可。又言:“所貢玉石,堪用者止二十四塊,六十八斤,餘五千九百餘斤不適於用,宜令自鬻。而彼堅欲進獻,請每五斤賜絹一匹。”亦可之。已而使臣還,賜王卜撒因文綺、器物。天順元年命都指揮馬雲等使西域,敕獎其鎖魯檀毋撒,賜彩幣,令護朝使往還。鎖魯檀者,君長之稱,猶蒙古可汗也。七年復命指揮詹升等使其國。
撒馬爾罕文化中心撒馬爾罕文化中心
成化中,其鎖魯檀阿黑麻三入貢。十九年偕亦思罕酋長貢二獅,至肅州,其使者奏請大臣往迎。職方郎中陸容言:“此無用之物,在郊廟不可為犧牲,在乘輿不可被驂服,宜勿受。”禮官周洪謨等亦言往迎非禮,帝卒遣中使迎之。獅日啖生羊二,醋、酐、蜜酪各二瓶。養獅者,光祿日給酒饌。帝既厚加賜賚,而其使者怕六灣以為輕,援永樂間例為請。禮官議從正統四年例,加彩幣五表里。使者復以為輕,乃加正、副使各二表里,從者半之,命中官韋洛、鴻臚署丞海濱送之還。其使者不由故道赴廣東,又多買良家女為妻妾,洛等不為禁止。久之,洛上疏委罪於濱,濱坐下吏。其使者請泛海至滿剌加市狻猊以獻,市舶中官韋眷主之,布政使陳選力陳不可,乃已。
弘治二年,其使由滿剌加至廣東,貢獅子、鸚鵡諸物,守臣以聞。禮官耿裕等言:“南海非西域貢道,請卻之。”禮科給事中韓鼎等亦言:“猙獰之獸,狎玩非宜,且騷擾道路,供費不貲,不可受。”帝曰:“珍禽奇獸,朕不受獻,況來非正道,其即卻還。守臣違制宜罪,姑貸之。”禮官又言:“海道固不可開,然不宜絕之已甚,請薄犒其使,量以綺帛賜其王。”制可。明年又偕土魯番貢獅子及哈剌、虎剌諸獸,由甘肅入。鎮守中官傅德、總兵官周玉等先圖形奏聞,即遣人馳驛起送。獨巡按御史陳瑤論其糜費煩擾,請勿納。禮官議如其言,量給犒賞,且言:“聖明在御,屢卻貢獻,德等不能奉行德意,請罪之。”帝曰:“貢使既至,不必卻回,可但遣一二人詣京。獅子諸物,每獸日給一羊,不得妄費。德等貸勿治。”後至十二年始來貢。明年復至。而正德中猶數至。
嘉靖二年,貢使又至。禮官言:“諸國使臣在途者遷延隔歲,在京者伺候同賞,光祿、郵傳供費不貲,宜示以期約。”因列上禁制數事,從之。十二年偕天方、土魯番入貢,稱王者至百餘人。禮官夏言等論其非,請敕閣臣議所答。張孚敬等言:“西域諸王,疑出本國封授,或部落自相尊稱。先年亦有至三四十人者,即據所稱答之。若驟議裁革,恐人情觖望,乞更敕禮、兵二部詳議。”於是言及樞臣王憲等謂:“西域稱王者,止土魯番、天方、撒馬兒罕。如日落諸國,稱名雖多,朝貢絕少。弘、正間,土魯番十三入貢,正德間,天方四入貢,稱王者率一人,多不過三人,余但稱頭目而已。至嘉靖二年、八年,天方多至六七人,土魯番至十一二人,撒馬兒罕至二十七人。孚敬等言三四十人者,並數三國爾。今土魯番十五王,天方二十七王,撒馬兒罕五十三王,實前此所未有。弘治時回賜敕書,止稱一王。若循撒馬兒罕往歲故事,類答王號,人與一敕,非所以尊中國制外蕃也。蓋帝王之馭外蕃,固不拒其來,亦必限以制,其或名號僭差,言詞侮慢,則必正以大義,責其無禮。
撒馬爾罕文化中心
今謂本國所封,何以不見故牘謂部落自號,何以達之天朝我概給以敕,而彼即據敕恣意往來,恐益擾郵傳,費供億,殫府庫以實溪壑,非計之得也。”帝納其言,國止給一敕,且加詰讓,示以國無二王之義。然諸蕃迄不從,十五年入貢復如故。甘肅巡撫趙載奏:“諸國稱王者至一百五十餘人,皆非本朝封爵,宜令改正,且定貢使名數。通事宜用漢人,毋專用色目人,致交通生釁。”部議從之。二十六年入貢,甘肅巡撫楊博請重定朝貢事宜,禮官複列數事行之。後入貢,迄萬曆中不絕。蓋番人善賈,貪中華互市,既入境,則一切飲食、道途之資,皆取之有司,雖定五年一貢,迄不肯遵,天朝亦莫能難也。其國其國東西三千餘里,地寬平,土壤膏腴。王所居城,廣十餘里,民居稠密。西南諸蕃之貨皆聚於此,號為富饒。城東北有土屋,為拜天之所,規制精巧,柱皆青石,雕為花文,中設講經之堂。用泥金書經,裹以羊皮。俗禁酒。人物秀美,工巧過於哈烈,而風俗、土產多與之同。其旁近東有沙鹿海牙、達失乾、賽藍、養夷,西有渴石、迭里迷諸部落,皆役屬焉。
撒馬爾罕文化中心撒馬爾罕文化中心

行程景點

“列基斯坦”神學院
位於撒馬爾罕市中心的"列吉斯坦"(意為"沙地")廣場,是一組宏大的建
築群,建於公元15-17世紀。建築群由三座神學院組成:左側為兀魯伯神學院(兀魯伯為烏中世紀的學者、天文學家、詩人和哲學家),建於1417-1420年;正面為季里雅-卡利(意為鑲金的)神學院,建於1646-1660年;右側為希爾-多爾(意為藏獅的)神學院,建於1619-1636年。這三座建築高大壯觀、氣勢宏偉,內有金碧輝煌的清真寺。
“列基斯坦”神學院“列基斯坦”神學院
兀魯伯神學院的正門和彩色的穹頂是用各種色彩的陶瓷裝飾的。這些神學院是中世紀培養穆斯林神職人員的學府。其中兀魯伯神學院是15世紀最好的穆斯林學府之一。三座神學院雖建於不同時代,但風格組合相當成功,是中世紀中亞建築的傑作。
古爾-艾米爾陵墓
位於撒馬爾罕市區內,是帖木兒及其後嗣的陵墓,建於15世紀。陵墓造
型壯觀,色彩鮮艷,有球錐形大圓頂,具有濃厚的東方建築特色,是世界著名的中亞建築瑰寶。陵墓始建於1403年,最初作為猝死的帖木兒之孫穆罕默德蘇爾丹之墓,後成為帖木兒家族墓。陵墓的靈堂中放有9個象徵性的石棺槨,真正盛放遺體的棺槨深深埋在地下。陵墓中分別安葬著帖木兒、帖木兒的兩個兒子、兩個孫子(其中一個是兀魯伯)、兀魯伯的兩個兒子、兀魯伯的宗教老師以及一個未查明姓氏者。這裡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帖木兒之孫兀魯伯為帖木兒建的墨綠色玉石棺。帖木兒墓上寫著:誰掘我的墓,誰就遭殃。1941年6月8日曾有人挖掘了帖木兒的墓,兩周后希特勒就開始進攻蘇聯。不過,那一次對墓葬的發掘證實了關於帖木兒面部特徵的歷史記載,證實了兀魯伯死於暴力殺害的傳說,以及所葬其它帖木兒家族成員身份的真實性
古爾-艾米爾陵墓古爾-艾米爾陵墓
兀魯伯天文台
兀魯伯天文台
兀魯伯天文台是烏茲別克斯坦的重要古蹟之一,坐落在撒馬爾罕的東北郊。它由帖木兒帝國的創建人帖木兒之孫、烏著名天文學家、學者、詩人和哲學家、撒馬爾罕的統治者兀魯伯於1428-1429年建造,是中世紀時期具有世界影響的天文台之一。
兀魯伯天文台兀魯伯天文台
兀魯伯天文台是一個三層圓形建築物,有獨特的40米大理石六分儀和水平度盤。兀魯伯在此測出的一年時間的長短與現代科學計算的結果相差極微。今天,兀魯伯天文台只留下一座巨大的、由大理石製成的六分儀。六分儀安裝在離地面11米深、2米寬的斜坑道里,部分伸出地面,坑道上面是兀魯伯天文台博物館。當年兀魯伯天文台編制的《新天文表》,概述了當時的天文學基礎理論和1018顆星辰的方位,這是繼古希臘天文學家希巴爾赫之後,測定星辰位置的最準確的記錄。
比比·漢努姆清真寺
撒馬爾罕文化中心
比比·漢努姆清真寺建於1399-1405年,是帖木兒在其帝國首都撒馬爾罕為他漂亮的妻子所建。也有民間傳說稱,該寺是帖木兒妻子比比·漢努姆在其遠征期間所建,目的是待他凱旋時,給他一個驚喜。該清真寺是中世紀中亞伊斯蘭建築藝術的傑作。它是禮拜五清真寺和神學院的綜合體,建築精美,結構簡潔、明快,裝飾典雅、細膩。整個建築群占地較大,但歷史上毀壞嚴重。近年來,烏政府投資進行了部分重建和修復,清真寺開始對遊人開放。
撒馬爾罕歷史博物館
撒馬爾罕歷史博物館1970年開放,位於小城阿弗羅西奧卜的東南部。阿弗
羅西奧卜是撒馬爾罕最古老的城區,其歷史上溯到公元前6世紀。公元1220年3月被蒙古軍隊摧毀。阿弗羅西奧卜城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該博物館的展品有20000多件,主要是阿弗羅西奧卜城考古發掘的文物。其中公元7世紀的壁畫描繪了來自中國、突厥、朝鮮等世界各地的使者形象,稱得上是稀世珍品。
霍賈·達尼亞拉的石棺霍賈·達尼亞拉的石棺
霍賈·達尼亞拉陵墓
霍賈·達尼亞拉的石棺
建於19世紀中葉(另一種說法建於20世紀初),外觀為一連串圓頂形建築,座北朝南。霍賈·達尼亞拉的石棺長18米(信徒認為這一長度可保持他們同墓中神靈的聯繫)。霍賈·達尼亞拉為公元前六世紀的著名先知、心理學家、社會活動家。他同時受到世界最主要的三大宗教的尊敬。民間傳說,霍賈·達尼亞拉的遺體藏在哪裡,就會給那裡的人們帶來福音,所以霍賈·達尼亞拉的墓被多次遷移。按照帖木兒的命令,霍賈·達尼亞拉的墓最終被遷到了撒馬爾罕。該陵墓旁還有一處據稱能治百病的泉水。
阿利·布哈里建築群
建築群距撒馬爾罕市約25公里,根據卡里莫夫總統的倡議在阿利·布哈里逝世地修建。整個建築群十分宏偉,由陵墓、清真寺、精美木質亭台等組成。阿利·布哈里(810-870年)是9世紀著名的伊斯蘭教神學家、學者。他的一生都在蒐集伊斯蘭教的箴言,對其篩選整理,並義務向人們傳授。他的著作集《阿斯-薩希赫》被認為是僅次於古蘭經的第二部伊斯蘭教的經典著作,對古蘭經進行了詮釋。
沙希-津達陵墓群
建於14世紀和15世紀,由13座陵墓和一座清真寺組成。“沙希-津達”意為“永生之王”。相傳8世紀初,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堂弟庫薩姆來到撒馬爾罕傳教,不幸被殺害。後來伊斯蘭教成為當地汗國的國教,庫薩姆遇難之地定為“聖地”。14世紀在這裡建造了庫薩姆之墓,後來汗王將自己和家族成員的墳墓也建在此地,形成建築群。其中以帖木兒的妻子圖瑪-阿卡和侄女圖爾坎-阿卡的墓最為美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