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人轉山節

摩梭人轉山節

摩梭人轉山節,即納西族(摩梭人)轉山節,是雲南省麗江市境內納西族支系摩梭人的傳統節日,主要集中在寧蒗彝族自治縣境內摩梭人聚居區,以及以格姆女神山為中心的永寧鎮瀘沽湖周邊地區,節期在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五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摩梭人轉山節
  • 別名:納西族(摩梭人)轉山節
  • 節日時間: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五日
  • 流行地區:寧蒗彝族自治縣
  • 設定地點:雲南省麗江市
  • 設立機構:寧蒗縣人大常委會
  • 設定時間:2018年6月28日
節日起源,相關傳說,節日發展,

節日起源

轉山節源於早期摩梭人自然崇拜格姆女神山是永寧的第一高峰,海拔近4000米,雄偉壯觀。傳說中的格姆女神,著白衣白裙,騎白色神獸,右手拿金笛,左手握珍珠樹,日夜守護,保佑摩梭人人口興旺、農業豐收、牲畜發展、百事順昌。
農曆七月二十五日為轉山節。這一天,人們聚集在格姆女神山下,向格姆女神磕頭跪拜,祈求女神保佑天下蒼生無災無難、六畜興旺、五穀豐登。
朝拜儀式後,人們便在格姆山麓的女神廟旁野餐。野餐以家庭為單位,呼朋喚友,其樂融融。野餐後,人們自發組織起來,跳起獅子舞、牛頭馬面羊角舞、鳳凰舞。隨後舉行賽馬、盪鞦韆、對歌、跳甲搓舞等文體活動。
轉山節也是摩梭青年男女結交“阿夏(摩梭人的生活延續母系氏族特點,盛行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婚)的大好時機,他們往往利用野餐、賽馬、跳甲搓舞等機會,尋找或就地結交“阿夏”。
轉山節作為摩梭人的傳統節日,集中展示了摩梭人的宗教習俗、文化藝術、體育競技、飲食習慣、民族風情,是摩梭人傳統文化藝術的盛會,具有廣泛的民眾性、民族性和民間傳承性。

相關傳說

格姆女神山其形似一頭臥獅,屹立於瀘沽湖與永寧壩子之間,故又得稱獅子山,是永寧的第一高峰,海拔近四千米,摩梭語稱“森格格姆”。
民間長期流傳著這樣一個優美動人的故事:古時候,永寧獅子山下者坡村裡有一個美麗聰慧、勤勞靈巧的姑娘,她一天能織出幾十匹麻布。
在她織布時,看到天上的彩虹、大雁,看到地上的鮮花、蝴蝶,都能信手織在麻布上,整個永寧壩子的人們都誇讚她、傾慕她、熱愛她。
沒想到,天上的一個男神看中了她,在農曆七月二十五那天,男神用一陣狂急的旋風把她卷上了天,整個永寧壩的人們都驚叫了起來,叫聲呼天震地。
天神慌了,放了姑娘,可是姑娘無法回到人間,她的身子附化在格姆山的岩石上,而她的靈魂則變成了一個女神,穿著白衣白裙,騎著白色的神獸,右手拿金笛,左手握一棵珍珠樹,日日夜夜飄巡在格姆山上。
當災難將要降臨,當猛獸猛禽要叨走牲畜,甚至牲口在糟踏莊稼時,她都要發出呼喊聲警告人們。天長日久,女神就成了永寧地區的守護神,她不僅主管著永寧地區人口興衰、農業的豐歉、牲畜的增減,而且還影響著婦女們身體的健美,婚姻和生育。
所以每年的七月二十五日這一天,摩梭人都要到獅子山麓聚會,並以隆重的儀式祭祀女神,祈求她保佑摩梭人人口興旺、農業豐收、牲畜發展、百事順昌。

節日發展

2007年,摩梭人轉山節被列入“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18年6月28日,經寧蒗彝族自治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決定,摩梭人轉山節被列為地方性法定節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