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碑刻》是2019年12月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再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摩崖碑刻
- 作者:陳再陽
- 類別:歷史
-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
- 頁數:193 頁
- 定價:30 元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210111757
《摩崖碑刻》是2019年12月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再陽。
青田石門洞摩崖石刻位於浙江省青田縣,是一座歷史文物寶庫,是浙江省內年代跨度時間最長(公元423—1964年),刻勒密度最高的摩崖碑刻群。匯集歷代文人墨客之佳作,摩崖題刻共有80處,碑刻共有25通。摩崖石刻主要分布在石門洞旗鼓兩山有16處;瀑布龍潭左邊的“月洞”64處,碑刻25方。摩崖石刻形式有題名、詩題、題記...
瞿塘峽摩崖石刻全長180餘米,總面積約有600平方米。瞿塘峽摩崔石刻包括南宋至民國時期的碑刻13通,均為陰刻,總計2880字。其字型包含了篆、隸、行、楷等,內容涉及頌德、詠史、觀景、抗日等。文物遺存 瞿塘峽摩崖石刻共有自宋代以來的題刻13幅,因興建三峽工程,對“瞿塘”“夔門”《瞿塘上峽》七律詩和《皇宋...
阿什哈達摩崖為明代兩摩崖文字碑,第一處石刻一大摩崖刻石,在絕壁中部較突出的長方形青灰色花崗石之上,碑高1.35米,寬0.73米。此石刻雖歷經風雨,但因碑石質較好,字大且深,石刻上字跡大多清晰可辨,刻字3行,陰刻楷書,正書,豎寫,中間的字型較大,每個字約為12厘米,左右字較小,約為6厘米。碑刻原文...
河峪摩崖石刻有古代碑刻的形制,兼具書法藝術與歷史價值,是研究秦漢史、古代交通史、羌漢民族關係史,以及東漢時期甘肅天水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珍貴資料。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7日,河峪摩崖石刻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漢河峪摩崖石刻位於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回族...
宋摩崖,此碑刻於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宋真宗趙恆撰書並篆額。銘文原刻2處。一在岱頂唐摩崖東側,俗稱宋摩崖,高856厘米,寬416厘米,額高92厘米,寬182厘米。其銘文被明人刻“德星岩”等大字覆蓋,但碑額文及大字之間的銘文,至今清晰可讀。另一處在泰安城南約2里許,俗稱陰字碑。由五石組成,高...
《摩崖碑刻》是2019年12月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再陽。內容簡介 《摩崖碑刻/星子歷史文化叢書》為《星子歷史文化叢書》之一。《摩崖碑刻/星子歷史文化叢書》分為廬山山南、廬山山北、廬山山上三編三十章,一百餘節,收錄千餘條摩崖與碑刻,內容覆蓋全山,收集較全,考證簡潔,編排合理,實為集大成之作...
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吉林城南約14公里處豐滿區江南鄉阿什村一臨江絕壁上。自然風光十分壯麗。摩崖刻石背依連綿的山嶺,面臨滾滾的松花江流。共有兩塊。第一碑刻在絕壁中部較為突出的長方形青灰色花崗岩石之上,高出江底約10米許。雖經數百年風雨剝蝕,字跡尚清晰可辨。第二碑刻在...
豆沙關袁滋摩崖是中原和邊疆友好的象徵,也為雲南早在千餘年前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鐵證。 擔任主要使者並出色地完成任務的袁滋,兩唐書有傳。他少時“強學博記”,曾依著名持人元結讀書。後以才薦為侍御史轉工部員外郎。異牟尋上書歸唐,唐王朝在先派前往諭的官吏時,“皆以西南遐遠憚之,滋獨不辭”...
亦稱秦沖石刻和摩崖記。位於下符橋鎮聖人山村秦沖石山腳下的古道旁。摩崖記是建橋碑刻,為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七月建造霍山縣淮西第一橋時摩刻的,字刻在陡壁上,占壁面積5.28平方米,輪廓完整;大部分字跡清晰,正楷工整,雕刻粗獷,蒼勁有力。碑文如下:“淮西第一橋摩崖記:霍山縣淮西第一橋,舊名下符橋...
千佛山摩崖造像及碑刻群,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千佛山街道。歷史沿革 581年,楊堅總攬朝政,繼而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出於政治的需要,重新恢復佛教,又因為他的生母是濟南歷城人,為了紀念她,便在濟南大興佛事,千佛崖造像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形成的。文物遺存 千佛山摩崖造像及碑刻群包括千佛山興國禪寺摩崖造像130座、...
另外,尚有“天上星橋”、“功施利跋”題刻2條和光緒三十年(1904年)“修路碑記”、“重修保瀾滄江橋碑序” 碑刻2通,有的因位置過高,有的被泥土埋藏,無法拓錄,有待進一步完善。現狀 2003年11月25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發了周向東的文章《牽掛雲南霽虹橋與摩崖石刻的命運》。2004年春節前後,由...
在梅河口市西南的小楊鄉慶雲村北,有一座不高的小山叫半截山,山南坡有一塊突出的巨石,巨石兩側分別刻有銘文,這就是目前我國僅存的幾塊女真文碑刻之一的慶雲金代女真摩崖石刻。公元1116年5月,遼朝以6萬大軍來攻照散城(今梅河口山城鎮一帶)。金國將領阿徒罕率兵大敗遼軍,並乘勝由東、北兩路夾攻,輕取瀋州(...
一是有摩崖碑刻之眾。歷朝歷代書法大家均到永州勒石題銘,共有石刻2000餘方,遍布50餘處摩崖景觀。全國北宋詩刻344種,湖南有64種,皆集中在永州,數量居全國第一。二是有書法藝術之豐。唐宋元明清歷代皆存,篆隸楷行草諸體皆備。全國公認的“三絕碑”10塊,湖南占3塊,永州有《大唐中興頌》《荔子碑》2塊。
晉江尚存不少摩崖石刻,保留歷代名人的書跡。據晉江文史專家粘良圖多年的實地考察研究顯示,晉江歷代共有碑刻300多處,而摩崖石刻僅占10%左右。收錄於《晉江市志》、列入文保單位的摩崖石刻共11處。其中,草庵摩崖石刻列入國家級文保單位,南天禪寺摩崖石佛、西資岩摩崖石佛列為省級文保單位,畫馬石、紫帽山崖刻等...
天井山摩崖石刻位於甘肅省成縣縣城西南約15公里處天井山下的豐泉峽,石刻縱約300厘米,高約210厘米,由《黽池五瑞圖》、《西狹頌》正文、題名共三部分組成,全稱《漢武都太守漢陽阿陽李翕西狹頌》。因為在此刻石頌文正中之頂部豎刻有“惠安西表”4字篆額,故又名《惠安西表》。又因《黽池五瑞圖》中有“黃龍”...
由此推知,《秋日宴石淙序》不是奉武則天之命而作。藝術特色 摩崖碑被歷代書家稱為“宋徽宗瘦金體之祖”。其存世作品極少,僅登封保存“石淙河摩崖題記碑”和城西封祀壇的《大周封祀壇碑》,皆十分珍貴,實屬鳳毛麟角。1963年6月20日,由河南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石淙河摩崖題碑”為省級首批文物保護單位。
《嶧山刻石》是刊刻於秦代的一方摩崖石刻,又稱“嶧山石刻”“嶧山碑”“嶧山銘”“繹山刻石”“繹山石刻”“繹山碑”“繹山銘”等,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始皇詔”)刻於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後半部分(“二世詔”)刻於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傳為李斯所書,屬小篆書法作品,與《泰山刻石》...
西藏古代摩崖石刻之一。位於洛扎縣境內。洛扎共有兩處摩崖石刻,均刻於亂石懸崖上。洛扎摩崖石刻上還刻有象徵苯教的“雍仲”符號,說明吐蕃時期雖然佛教勢力在王室占有優勢,但長期沿襲下來的苯教思想觀念並沒有銷聲匿跡,在一些石刻中留下了痕跡。洛扎兩處石刻具有蒼古的字型和樸實的文風,其石刻屬於吐蕃時期的刻石。...
梅山接壤江西,安徽的西南門戶。因山而名的參禪古寺,前來探幽訪勝,詠詩作賦,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摩崖石刻和碑刻。文物遺存 既有千言大觀,也有一字之驚;既有達官顯貴遺墨,也有無名之輩狂書;既有數丈摩崖,也有盈尺小碣;正草隸篆,代不絕書,琳琅滿目,瑰麗多姿。其中主要的有“普門嶺”摩崖石刻、“聚寶...
在雁盪山的諸多文物中,摩崖碑刻占一大宗,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據樂清縣文化局1987年10月出版的《雁盪山摩崖石刻》和溫州市雁盪山風景旅遊管理局1992年12月出版的《雁盪山摩崖碑刻》二書的記載,以及實地查勘所見,雁盪山的摩崖碑刻共有340多件,其中唐代的4件,宋代的50件,元代的2件,明代的43件,清代的36件,...
石門洞摩崖碑刻是一座歷史文物寶庫,是浙江省內年代跨度時間最長(公元423—1964年),刻勒密度最高的摩崖碑刻群。從公元423年至1964年,時間跨度長達1500多年,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從公元423年南北朝謝靈運的詩刻《石門新營》及《石門最高頂》開始,至時間最遲的是現代傑出詩人郭沫若1964年游石門洞時題:“橫...
《何君尊楗閣刻石》是刊刻於東漢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六月的一方摩崖石刻,又稱“何君閣道碑”“尊楗閣碑”等,無撰書人姓名,屬隸書書法作品,原石現位於四川雅安市滎經縣烈士鄉馮家村鑽山洞滎河南岸陡崖峭壁上,另有清代摹刻碑存於戴匡書院(今滎經中學)。《何君尊楗閣刻石》略呈正方梯形,高6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