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尼教遺址

摩尼教是公元三世紀中葉波斯人摩尼創立的一種宗教,它雜糅佛教、基督教、襖教而成,崇尚光明,反對黑暗,所以又稱“明教”。福建省晉江市羅山鎮的草庵是國內外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完整的摩尼教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摩尼教遺址
  • 外文名稱:Ancient Ruins of Manichaeism
  • 地理位置:福建省晉江市
  • 著名景點:草庵寺
遺址位置,建築結構,宗教歷史,

遺址位置

摩尼教遺址俗稱“草庵”,在晉江市羅山鎮華表山麓。華表山雙峰突起,聳峙角立,宛如華表,加上山清氣爽,林壑幽美,又在泉州安海的公路線上,交通便利,所以高僧學者尋幽逐勝來此者為數不少。寺前有對楹聯:“神靈體正勝佛國,地寂景幽似西天”,很可以概括這裡的自然風光與幽雅韻致。

建築結構

庵堂建在一個高台上,系單檐歇山式石構建築,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檐下用單挑華拱。寺前建有庭院,整個建築顯得小巧玲瓏,並有蒼松翠柏挺立左右,更增加了它的莊嚴肅穆之感。
庵內摩尼石佛是由天然岩石浮雕而成的,周圍刻著一個直徑將近二米的環形佛龕,摩尼佛端坐在環內的蓮花壇上,頭頂射出一道道毫光,神態莊嚴,別具風采,與其他佛像迥然不同。
有趣的是,現在這座草庵,迷信者是把它誤作佛教來信奉的,並不一定知道它的來歷和價值。但是,他們所做的佛誕,卻是六月十三日摩尼生日。

宗教歷史

摩尼教七世紀末傳入我國,風靡一時,但以後屢受封建統治者禁絕,特別是明初,因為朱元璋忌諱它的教義上逼國號,下令擯棄這種宗教,把它的宮殿毀掉,從此摩尼教便一蹶不振,被其他宗教所代替。但“宗教博物館”泉州保留了它的一個遺址,是國內外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完整的摩尼教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