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國文教育聯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搶救國文教育聯盟
  • 歸屬:台灣地區文化教育活動
  • 成立:2005年1月4日
  • 發起:余光中等
  • 聯盟執行秘書:李素真
十年辛苦不尋常,痛批“去中國化”,對政界近乎絕望,

十年辛苦不尋常

台海網(微博)5月6日訊 5月4日是五四運動紀念日,由余光中、張曉風、劉源俊等台灣島內知識文化界人士組成的“搶救國文教育聯盟”舉行“十年辛苦不尋常”記者會,呼籲重視“國文教育”。
從2005年1月4日余光中發起成立至今,台灣“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已滿10周歲。從張曉風、楊懷民、李泰祥到劉兆玄、李家同、曾志朗,這個民間團體的支持者幾乎都是教育文化界名人,共同發起團體十幾個,連署學校上百所,連署人數超過2萬人……
但在4日10周年記者會上,與會召集人反覆提及的一句話,卻是“十年生死兩茫茫”。自成立以來,他們年年組織活動,尋求“立委”支持,向台當局施壓,但台灣的語文教育卻年年後退,幾乎在他們的呼喊中不斷式微下去。種種乖謬,讓他們沮喪不已、難掩迷茫。

痛批“去中國化”

“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執行秘書李素真,中學語文老師出身的她是這個聯盟最積極的成員之一。她痛批李登輝、陳水扁推動的教育“去中國化”、“去中華文化”,20年教改嚴重扭曲台灣語文歷史教育,摧殘文化,傷害民心。對於未能“撥亂反正”的馬英九,她和這個團體更是高度期待後的高度失望,“雖非始作俑者,亦是助紂為虐者”。
聯盟副召集人劉源俊,是留美的著名物理學家,這些年卻痛感台灣傳統教育淪喪,致力於搶救語文教育。他4日表示,從1990年代的“盲忙茫教改”開始,台灣自暴自棄,一方面拋去固有優良文化,另一方面盲目移植抄襲,文化越來越膚淺而混雜。如今“名嘴”從早到晚在媒體上搖唇鼓舌捕風捉影,“婉君”無時無刻不在網路里匿名隱姓惹是生非,青年成了低頭亂滑的“空心世代”——沒有認同,沒有自信,沒有耐性,沒有願景,沒有志向,沒有主張。這一切的根本問題,就在於教育失根,文化空洞,空想國際化卻輕視語文教育。“值此價值混亂的時刻,我們理當有所作為,自覺而覺人,自救而救人,助台灣重新定位”。

對政界近乎絕望

儘管4日再次向台當局提出7項訴求,但“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對政界已近乎絕望。走過10年,他們不想停下腳步,而是將希望放在民間,寄希望於自下而上的改變。4日,他們正式公告了將在全台舉行的三大運動,包括“與經典同行,與聖賢為友”的古文運動、“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的文化運動、“興於詩,力於禮,成於樂”的禮樂運動,希望藉此在島內帶起重視傳統文化教育的新風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