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牛之虻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bó niú zhī méng,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搏牛之虻
- 拼音:bó niú zhī méng
- 出處:《史記》
- 用法: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釋義,出處,
釋義
搏:拍擊。要準確理解這句成語,就要先理解“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蟣虱”這句話。古人讀史,於此處韋昭雲“虻大在外,虱小在內”。而顏師古言“以手擊牛之背,可以殺其上虻,而不能破其內虱,喻方欲滅秦,不可與章邯即戰也”。集解如淳曰:“用力多而不可以破蟣虱,猶言欲以大力伐秦而不可以救趙也。”結合三家之言,原意應是說拍打牛身上最外的虻蟲,是無法除去牛身上內里的蟣虱的。在這裡宋義將虻蟲比喻為秦將章邯的軍隊,把蟣虱比喻為秦國;既然楚軍最終目的是要打敗秦國(蟣虱),那麼攻打正在圍剿趙國的章邯軍隊(虻蟲)是沒有效率無意義的戰役。所以與其耗費兵力去攻打章邯的軍隊,不如先按兵不動,坐壁觀秦、趙二軍對打,再來個坐享其成。所以史記中宋義在說完“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蟣虱”後,又接著說“今秦攻趙,戰勝則兵罷,我承其敝;不勝,則我引兵鼓行而西,必舉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趙。”可為佐證。
原意是說拍打牛身上的虻蟲,是無法除去牛身上的蟣虱的。換言之:想要去除牛身上的蟣虱,抓虻蟲是沒有用的。今按:言虻之搏牛,本不擬破其上之蟣虱,以言志在大而不在小也。後來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出處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蟣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