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擊技術

揮擊技術是壘球擊球技術中最主要的一種擊球方法。是利用有力的揮擊動作,猛力地擊出又急又遠的好球。揮擊技術包括握棒、站位、站法、準備姿勢、揮棒與擊球動作、擊球點的選擇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揮擊技術
  • 項目:壘球
握棒方法,站位,站法,擊球準備姿勢,揮棒和擊球動作及擊球點的選擇,

握棒方法

1.根據握棒時的手法,握棒法可分為指握法和掌握法兩種:
(1)指握法是指除大拇指外其他四指指根部分觸棒再彎曲四指將棒握住,最後再壓上大拇指,使兩手第二指關節成一直線並靠攏,這便於揮棒後翻腕動作,否則會使揮棒時兩肘夾得太緊或左肘抬得太高,影響動作的發力,同時還會影響最後翻腕動作的協調。教學上通常是用指握法進行教學的。
(2)掌握法是雙手掌心交叉,手指關節不成一直線的握法。
2.以握棒的位置分,則可分為長握法、短握法和居兩者之間的中握法(也叫“正常握法”)。
(1)長握法(以右打為例)為左手在下接近球棒的細頸圓頭處,右手在上靠攏左手。長握法由於力矩長、擺幅大,所以擊出的球力量大、距離遠,適用於體型較高大、臂力較強的隊員採用。
(2)短握法是左手在下,距球棒細頸圓頭處約20厘米左右,右手在上,兩手靠攏。短握法由於力矩短、起棒快、擺幅小,所以擊球中球率高,一般為臂力較弱或擊快速球時採用。
採用哪種方式具體要以每個人臂力的強弱和比賽中戰術要求而定。而最常用的則是採用中握法,即左手距棒柄圓頭約5厘米左右。(圖1)
揮擊技術
握棒時必須注意:不管用哪一種方法,最忌諱的是握得太緊,把手腕“鎖住”,影響手腕的靈活性。同時由於過分緊張,往往容易造成反應太慢,全身肌肉用力不協調等。

站位

擊球員進入擊球區擊球,兩腳所站的位置一般可分為遠、近、前、後、中五個位置。
(1)遠位與近位:是指擊球員兩腳站立位置距本壘板中心線垂直距離的遠和近。
(2)前位與後位:是指擊球員兩腳站立位置距離擊球員區內場一端的大和小。
(3)中位則是一個比較適中的位置,是一個基本站位法。也是初學者必須掌握的方法。
站位的選擇是根據投來的球的變化和場上戰術要求而定的,一般來講遠位便於擊內角球。近位便於擊外角球。前位便於擊慢速球。後位便於擊快速球。中位比較適中,正常情況下多選擇中位。

站法

擊球除位置選擇外,還有站法的選擇,這是指擊球員擊球時兩腳所站位置的形式,一般有以下幾種:
(1)封閉式:是左腳稍側前,右腳稍側後的站法。一般用於擊內角球。擊出球的方位多偏向右外場。
(2)開立式:是左腳稍側後,右腳稍側前的站法。一般用於擊外角球。擊出球的方位多偏向左外場。
(3)平行式:是兩腳與本壘板中心線平行開立的一種較靈活、並隨時根據戰術意圖可以調整的站立方式。也是初學擊球時常採用的站法。而不管採用何種站位方法,兩腳距離都要稍寬於肩。

擊球準備姿勢

擊球員進入擊球區,左肩側對投手,選好站立位置,握好球棒。兩腳左右開立約與肩同寬或稍寬,身體重心置於兩腳之間,膝關節微屈稍內扣,收腹含胸。兩手將球棒置於右肩前上方,左臂稍屈(大於90度角),右臂自然斜垂,雙手和肘部離開身體,兩肩要平,面部轉向投手,下頜收回,兩眼注視投手投球。握棒站立時,球棒可成垂直式或折角式。
擊球員進入擊球區後,站好位置,雙手握棒靠近右肩前,棒頭向後傾斜與肩的水平面成30°~45°夾角,兩臂自然彎曲,肘關節自然下垂貼住身體,兩肩水平面與地面平行,左肩正對投手,上體稍前傾,微含胸收腹,兩膝微屈,中心落在兩腳之間,兩眼注視投手。身體各部位和身體重心要穩定,棒和身體都不要晃動,各關節要儘快排除不必要的緊張,高度集中精神,穩定情緒,準備擊投手投來的好球和根據戰術需要的擊球。

揮棒和擊球動作及擊球點的選擇

揮擊球技術是擊球員用全力揮棒擊球的方式。是進攻戰術的基本手段,往往也是評定一個隊或一名隊員進攻能力強弱的主要標誌。擊球全過程的完整動作分為“判斷球”、“引棒伸踏”、“揮棒擊球”和“隨揮”四個部分。
(1)判斷球:是擊球員貫穿於擊球全過程的一項重要技巧。揮擊前先要培養自己不怕球的思想,穩定情緒,集中精神,頭部保持正直,兩眼始終盯住投手投出的球,直到離自己7米~8米時立即做出好壞球的判斷。
(2)引棒伸踏:引棒的目的在於使重心後移,便於快速起棒,加大工作距離、提高擊球力度。當投手分開兩手擺臂時,擊球員就要開始上肢的手臂後引,將球棒隨腰、肩的轉動,稍向右後方伸引;同時下肢左膝關節內扣,左腳稍離地面準備伸踏。此時上下肢動作配合成全身用力的準備姿勢。這一上一下的兩個動作是同時開始的,是一個完整的技術動作。以上動作兩肩和上體(包括左側臀部)應以水平方向向右半轉體,頭部保持正直,眼睛始終盯住來球。
(3)揮棒擊球:是擊球員擊球時的全身用力動作,是揮擊技術的主要環節和關鍵部分。
揮棒時髖關節的轉動必須先於揮棒的動作,手腕和前臂動作要用爆發力,揮動路線儘可能控制在水平方向上,全身用力要協調一致和恰到好處。在兩臂的用力過程中,有起棒、揮棒和擊中球三個連續用方過程;在全身用力中,有髖、腰、臂三個部位依次垂直旋轉的用力過程。下肢的用力則是重心的移動和穩定的過程。
在觸球的瞬間,手腕要稍向前壓一壓,以增加擊球的力量。同時要著重左前臂在兩臂用力中的主導作用。球棒的路線平不平、捧與球是否“正碰”(“棒心”與“球心”)、來球高低與棒的調節是否合理等問題都是與左前臂的用力方式有很大關聯的。
(4)隨揮:這是棒擊中球後的動作。擊中球後棒要隨慣性繼續揮動,不能停頓。兩手隨之向相反方向翻腕,左手向上右手向下,轉腕後,由兩臂帶動兩肩和上體垂直向左旋轉,兩臂隨之向後上方屈肘,直至把棒收至左肩背後,雙手貼近左肩時才算完成整個揮棒動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