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檳醅粿

“檳醅”原先叫“烏”,後又叫“鼠曲”,逐步演變成“檳醅”,因“檳醅”較難叫,而“檳醅”又與“桌球”諧音,人們便把“檳醅粿”稱為“桌球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揭陽檳醅粿
  • 別稱:桌球粿
  • 主要原料:鼠麴草
  • 是否含防腐劑:否
追溯起源
“檳醅粿”的發源始於元朝,興盛於清朝,解放後在生產工藝上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成為名噪一時的中華名小吃。相傳南宋末年,元兵入侵中原,兵荒馬亂,饑寒交迫,餓孚遍野,民不聊生。為了生存,許多人只得靠吃野菜為生。在吃野菜的過程中,人們發現一種叫“鼠麴草”的草本植物,這種植物不僅好吃,而且無毒,在咀嚼之餘,口中有一種微微的香味,令人回味無窮。後來戰亂平定後,許多人仍沒法忘記這種獨具風味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嘗試把“鼠麴草”同糯米混合在一起碾成粉末,先將“鼠麴草”放入石臼舂爛,然後用大米粉摻和作為果胚,加上佐料做成,這種蒸熟後呈暗褐色,吃起來別具風味,因這種外觀看起來呈黑色,揭陽人便稱之為“烏粿”。後來,揭陽人每逢喜慶之事,都要蒸“烏粿”,因烏字不太好聽,不合喜慶的氛圍,人們乾脆用做胚的原料“鼠麴草”來稱呼它,稱之為“鼠曲”粿。 後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單用糯米粉加上適量的花生油,經過反覆的揉勻作皮,用“檳醅麩”來做“鼠曲”的餡子。所謂“檳醅”粿,就是把糯粟炒熟後,過篩去殼,碾碎。每斤檳醅麩加上熟白糖一斤,芝麻二兩,花生三兩,橙糕五錢。每斤鼠曲粉可以做約30個曲胚,用鼠曲粉做胚包上檳醅麩及添加的料子做成的品,稱之為“檳醅”粿。這種胚薄,餡多,十分美味可口。晚清時,榕城南門有一個叫李奇遇的小商販,專門經營這一生意,他在保持“檳醅”?原有風味、特色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創造發明了加印(在粿的上面印上圖案花紋)和用豆腐膜墊底,這樣既美化了“檳醅”粿的外觀,又便於攜帶。他每天只製作了一擔“檳醅”粿在北門關爺宮前擺賣。許多想品嘗“檳醅”粿的人只得一早就到關爺宮排隊等候,成為當時一道獨特的風景
揭陽檳醅粿揭陽檳醅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