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龍橋,是原揭陽縣歷史最悠久而又很有名的古橋,它位於今漁湖境內,在政府所在地附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揭陽化龍橋
- 地址:漁湖境內
- 始建:北宋真宗鹹平二年
- 出處:《潮州府志》
簡介,歷史,
簡介
說它是古橋,因它始建於北宋真宗鹹平二年(999),比復置揭陽縣還早141年。“化龍橋”相傳有黑鯉在此化龍而得名。《潮州府志》首卷有:“化龍橋,相傳有魚於此化龍,故名。”清乾隆年間修的《揭陽縣誌》也載:“化龍橋,在漁湖官鋪之左。宋鹹平二年,鄉民陳翁建。長四丈,廣一丈。都民有利風水者,築路於此,行者迂之,控之府,治其罪。嘉靖戊子年,鄉民共修橋岸,尋潰。萬曆辛亥年,知縣潘應龍重建。相傳有黑鯉化龍於此,故名。”
從府縣誌書看到:化龍橋之得名,皆因有魚在此化龍而得名的,但鯉與龍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水族,怎會變化?其實,鯉化龍,是人們一種有象徵意義的傳說,這傳說起於《山海經》,至《三秦記》便形成了“鯉魚躍龍門”這句表達人們美好願望的吉利語。龍門,是一個峽口,在山西省河津西北,黃河流經這裡,兩岸峭壁對峙,形成闕門,河廣又由上而下,水勢直瀉,是黃河三門峽之一。每年春夏季節,都有許多大魚,以黃河鯉為多,不遠萬里逆流至此,爭先恐後向龍門峽口跳躍,能躍上的便可化為龍。其實不然,這只是魚類要到上游產卵之故。龍門以上的河道,支流都是水淺流緩,水草叢生,水溫適宜,適合魚類產卵子,孵育後代。等到魚卵孵化育成小魚之後,才又乘流來到廣闊的江河,這是魚類生活的規律,所以,它們的拚死跳躍,並非為了化龍,而是為了孵育後代。故“鯉躍龍門”只是人們一種美好的願望。封建社會,憑科考取士,使許多讀書人一朝考中便可飛黃騰達,就如鯉躍龍門一樣脫胎換骨。故而人們用“鯉躍龍門”來激勵讀書人。揭陽學宮大門外照壁有鯉躍龍門浮雕,更明顯地是借傳說來對讀書人的勉勵。由此,化龍橋化龍一事,並非真實。府志、縣誌雖有記載,但也只上傳說而已。漁湖的先輩們,為這座橋起名化龍,也是藉此激勵後代。後來果然有了效應,從宋至清,數百年的科考,漁湖人成“龍”者比別處為多,為地方增添了光彩。還有一個問題,漁湖地方,有許多座橋,為何唯獨此橋稱“化龍”呢?據分析,這個地方,古時可能有些特殊的地理條件,它地處大江之濱,是一條大支流,入口後有許多小溪分流,潮水漲落,這裡定有洶湧激盪之勢。每年春夏之交,大雨滂沱,廣闊田野之水,湧入溝渠,匯入小溪,衝進榕江,當時水猛之處,便有許多魚類,爭著湧入河口,爭先跳躍,形成龍門躍鯉之勢。魚類爭入溪港,躍上田間,目的是水暖雜草叢生,宜於小魚孵化成長,繁育後代。宋時漁湖陳翁建橋時,見有鯉魚爭躍現象,為激勵後代乃取名“化龍橋”。
歷史
化龍橋的歷代變遷史,以及它的具體位置,揭陽縣的一些史乘也各有記述。清代鹹豐庚申年(1860)。有在城人陳啟敬首出巨資修建此橋,民國七年(1918),因地震,石欄桿多處損壞,橋下水深且猛,過路行人有落水而亡者,也有人來此自殺,曾被人稱“化冥橋”。後有廣美村人時任縣督學局長,動員其父黃就科,將準備慶祝80大壽之資用,捐出修橋。民國十六年(1935),港口村慶德善堂又發起修橋募捐,歸僑林森盛捐資最多,才把化龍橋修成一座堅固、美觀、安全的大石橋。
化龍橋的所在,據縣誌說,在官鋪之左,官鋪就是驛站。舊時,漁湖都有一官道,路經化龍橋,右邊有一鋪上村,就是當年官鋪的所在地。從位置測定,現在的漁湖橋,就是當年的化龍橋。在光緒年間,便漸有人把化龍橋稱為漁湖橋了。而真正改為漁湖橋的是1972至1979年間,漁湖人民公社遷來於此,成為行政中心,因此便都稱為漁湖橋,化龍橋這一原名,幾乎被人遺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