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年號

換年號

年號:是中國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紀年名號。年號發端於中國,後來日本、越南、大韓帝國時期的朝鮮、高麗初年受到中國影響,也都使用過自己的年號。現在的日本仍然使用自己的年號。

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稱為改元。文天祥《指南錄後序》:“是年夏五,改元景炎”,是指南宋端宗即位,改年號為景炎。同一皇帝在位時也可以改元,如女皇帝武則天在位十四年,前後改元達十二次。

明清兩代皇帝一般不改元,一個皇帝一個年號,故往往就用年號來稱呼皇帝,如明成祖朱棣在位年號永樂,稱永樂皇帝;清愛新覺羅弘曆在位年號乾隆,稱乾隆皇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換年號
  • 別名:改元
漢武帝(在位:前141年—前87年二月)
《史記·十二·武帝紀》記載:"其後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數。一元曰建元,二元以長星見曰元光,三元以郊得一角獸曰元狩雲。"即建立元年、取年號應以天瑞來命名。所謂天瑞是天體自然降臨的祥瑞物,長星(慧星)現,故命年號叫元光;郊得一角獸(白麟),因改元叫元狩。而漢武帝一生用過的年號,基本上都有事件發生才取的年號的
建元 前140年—前135年 6年 【建立紀元】年號的開始,始創建,曰建元
元光 前134年—前129年 6年 【以天有光的事件紀元。根據史料記載,建元六年八月,“有星孛於東方,長竟天。”(《資治通鑑·卷第十七》)次年改元,年號為元光。】
為什麼叫“元光”?臣瓚說:“以長星見,故為元光。”就是說,是因為天上出現了長星,故此改元。長星,古星名,類似彗星,有長形光芒。唐代顏師古描述到:“長星光芒,有一直指,或竟天,或十長,或三丈,或二丈,無常也。”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進入農耕生產的國家,為了農事耕作,古人觀測天象,促進了古代天文知識的發展。遠在殷商時代的甲骨刻辭上,就有不少星名以及日食月蝕的記載。
《尚書》《詩經》《春秋》《左傳》《國語》《爾雅》等書上,更是有許多關於星宿的敘述和關於天象的記錄。《史記》上有《天官書》,《漢書》有《天文志》。漢代的天文知識已經相當豐富了。古代的天文知識也是相當普及的。明末清初的大學者顧炎武《日知錄?天文》說:“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戶’,婦人之語也。‘月離於畢’,戍卒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
後世文人學士,有問之而茫然不知者矣。”有關長星的出現,史書上多有記載。《史記??景帝本紀》:“三年正月乙巳,赦天下。長星出西方。”《漢書?文帝紀》:“(八年),有長星出於東方。”每逢長星出現於天,史書上都要予以記載。漢武帝時長星出現,這當然是大事,是天意,天意不可違,改元元光自是不足為奇了。
太初 前104年—前101年 4年 【曆法重新開始???。太初元年五月改歷,使用太初曆,以建寅之月為歲首(即農曆正月)。此前的顓頊曆以建亥為歲首(即農曆十月)。因此太初元年前一年的十月到十二月也算在太初元年裡,這一年共有15個月。】意為天地未分開之前的元氣,中國第一個國家官方統一曆法《太初曆》頒布
元封之後又6年,武帝又改元太初。這次改元,是這年改用太初曆,以正月為一年之始。應劭說:“初用夏正,以正月為歲首,故改年為太初也。”王力《古代漢語》中介紹古代曆法說:“春秋戰國時代有所謂夏曆、殷歷和周曆,三者主要的區別在於歲首的月建不同,所以又叫三正。
周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曆的十一月)為歲首,殷歷以建醜之月(即夏曆的十二月)為歲首,夏曆以建寅之月(即後世通常所說的陰曆正月)為歲首。《春秋》和《孟子》多用周曆,《楚辭》和《呂氏春秋》用夏曆,《詩經》要看具體詩篇……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改以建亥之月(即夏曆的十月)為歲首,漢初沿襲秦制。漢武帝元封元年(—104年)改用太初曆,以建寅之月為歲首”,“此後大約二千年間,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殷正,唐武后和肅宗時一度改用周正外,一般都是用的夏正。”
天漢 前100年—前97年 4年 【天佑大漢。太初四年破大宛,漢武帝欲乘勢征匈奴,改年號為“天漢”。】漢,即銀河的意思,當時苦旱連年,漢武帝希望“天漢”降雨,保佑漢的子民
太初末年,天氣連年苦旱莊稼無收。朝廷著急,有的想到《詩經·大雅》上有篇《雲漢》詩,是周大夫仍叔所作,讚美周宣王遇大旱勤修德政感動上天下了甘霖,於是改換年號“天漢”,用來祈禱甘霖。
太始 前96年—前93年 4年 【重新開始???】出《易緯乾鑿度》:“太始者,形之始也。”意指物質形成的原始狀態,漢武帝經過連年大戰後基本為漢民族解決了匈奴威脅,希望國家有一個新的開始
按應劭的說法是“言蕩滌天下,與民更始,故以冠元。”再後改元政和。武帝時是西漢最強盛的年代,憑藉武力連年出兵征討匈奴,解除了漢家西北來自匈奴騎兵的威脅。應劭說“言征伐四夷而天下太平”。兩次改元都與此有關。
征和 前92年—前89年 4年 又作延和 【應劭注《漢書·武帝紀》說征和是“言征伐四夷而天下和平”。後世學者多認為“征和”應為“(廴+正)和”,(廴+正)為“征”的異體字,認為是形近而誤。陳直在《漢書新證》中還提到“西安漢城遺址中,曾出土‘(廴+正)和元年’瓦片”,還有許多考古證據和文獻記載表明是(廴+正)和。而(廴+正)又和“延”字非常相似,因此李崇智在《中國歷代年號考》中認為漢代文物中學者釋為延和的年號,疑為(廴+正)和。《中國歷代年號考》中說東漢中晚期的記載已經多為征和,而應劭按征和解釋,當有所本。】
後元 前88年—前87年 2年 此年號有爭議,有人認為可能不是年號,詳見本年號條目正文 【關於後元年號,在《漢書》中,有寫“後元元年”、“後元二年”,也有寫“後元年”、“後二年”。對此學者解釋不同。有說年號只有一個“後”字;有說年號為“征和後元”;也有說“後元”就是年號,史書省略,寫作了“後元年”。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漢武帝當時只稱做元年,而年號還沒有起好,二年漢武帝駕崩,後人用“後元二年”(意思是元年之後的第二年)來區別,在傳抄過程中“後元年”多寫了一個“元”字,而導致誤傳。一般都用“後元”年號來表示這個時期。】這個年號其實不是一個正統年號,普遍說法是漢武帝還沒有來得及取年號就駕崩了,其實是征和年號的延續,史書一般記作後元,或者後二年,僅僅表示這個時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