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鹽商故事,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民間文學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揚州鹽商故事
- 類別:民間文學
揚州鹽商故事,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民間文學類項目。
揚州鹽商故事,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民間文學類項目。歷史淵源 揚州,自西漢起就因鹽而盛。及至明清時期,揚州鹽運發達。尤其是清政府規定,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省的食鹽,都要從兩淮鹽區運出,因而四省鹽商雲集揚州,促進了揚州的繁華。揚州鹽商,成為這一歷史時期的最熱門話題,特別是許多...
《大清鹽商》是由盛和煜擔任總策劃,張黎任藝術總監,韓曉軍執導,南柯編劇,張嘉益、張志堅、俞飛鴻、莫小棋、倪大紅等主演以鹽商題材歷史劇。該劇以大清鹽商以揚州鹽業總商江春布衣上交天子為故事藍本,講述了揚州鹽商對於中國經濟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該劇將於2014年12月31日在CCTV8首播。 2017年2月,該劇獲得第十一...
揚州鹽商的傳說 揚州鹽商的傳說 , 書名。劉永龍編著。內容包括皇上與揚州1鹽商、鹽商和文人、聰明的鹽工、愚蠢的鹽商、鹽商小史五部分。書首有揚州鹽官、鹽商園林小苑美景照片二十餘幅。收入“揚州特色旅遊叢書”。
歷史故事 安岐鬥富出奇招 揚州東關街的安家巷與一位韓國人有關,他叫安岐。清康乾年間,安岐隨高麗貢使入京,後在揚州經營鹽業,成為富商。揚州鹽商之間喜歡鬥富,而安岐善用馴養小動物的技能出奇制勝。一回,安岐與鹽商馬某比財寶,馬某捧出一株東海珊瑚,眾喝彩。安岐拎來一隻鳥籠,內有八哥。馬某笑曰:...
鹽宗廟是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由兩淮眾鹽商供奉夙沙氏、膠鬲、管仲三位鹽業始祖而建,是揚州鹽商舉行祭祀儀禮的場所,後為紀念曾國藩改為曾公祠。2006年鹽宗廟全面修繕,2007年4月外對開放,保留了同治年間的彩繪,重塑三位鹽宗漢白玉像,門頭石額“鹽宗廟”為建廟之初的原物,彌足珍貴。對於鹽宗廟的由來,據...
個園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東北隅,鹽阜東路10號,曾榮獲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首批國家重點公園”稱號。這座清代揚州鹽商宅邸私家園林,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勝。由兩淮鹽業商總黃至筠於清嘉慶23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代“壽芝園”的基礎上拓建為住宅園林。個園以疊石藝術著名,筍...
汪應庚 原籍安徽歙縣潛口村(現黃山市徽州區潛口鎮)。是《平山攬勝志》的編輯者。人物生平 汪應庚 原籍安徽歙縣潛口村(現黃山市徽州區潛口鎮)。(康熙十九年-乾隆七年),字上章,號雲谷,工詩及書法,後住揚州。雍正間,成為揚州雄資百萬之鹽商。在揚州出資修平山堂、棲靈寺、五烈祠等。雍正九年起,海嘯...
揚州老城南湖巷內有位老太太汪禮珍,她是揚州末代鹽商汪氏家族第四代長女。此外,她還是揚州香粉巨子“謝馥春”家族的第五代兒媳。中秋前一天,老人駕鶴西去,享年96歲[1]。人物經歷 近百年內,揚州發生了太多傳奇故事,輝煌一時的揚州鹽商集體退場,香粉巨子謝馥春一度淡出江湖,卻在這位豪門千金身上留下了烙印。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