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進步和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也是促進經濟成長的必要進程和有效手段。加快城鎮化進程,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是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趨勢。城鎮化的特徵既包括人口向城鎮集聚、城鎮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也包括勞動力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第二、第三產業不斷發展以及社會文明不斷進步的過程,城鎮化的本質是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由鄉村型向城鎮型轉化的歷史進程,把符合落戶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轉為城鎮居民是城鎮化的重要任務。
大力實施城鎮化戰略是揚州市“十二五”發展的五大戰略之一,是“創新揚州、精緻揚州、幸福揚州”建設的內在要求和重要內容。積極探索和開創符合發展規律、契合揚州實際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有利於更好的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加快破除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要素合理配置,提高人口素質和人民生活質量,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揚州市城鎮化“十二五”發展規劃
- 性質:發展規劃
- 地點:揚州市
- 目的:揚州市城鎮化
“十一五”城鎮化發展情況,2006-2009年揚州市與全省城鎮化率比較,2010年市域城鎮建成區面積分布表,揚州市域城鎮體系現狀表,揚州市2005-2010年經濟成長情況,揚州市2005-2010年生產總值構成情況,揚州市2005-2009年三次產業從業人員情況,2006-2010年城鎮市政公用設施完成投資情況,2010年城鎮市政公用設施水平,存在的問題,市域現狀城鎮等級規模一覽表,2009年江蘇省部分城市市政公用設施水平比較,2009年4個縣城市政公用設施水平比較,2010年重點中心鎮部分市政公用設施水平比較,發展形勢,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發展目標,2009 年揚州市域人口分布情況,揚州市域人口分布情況(2015 年),揚州市域城鎮等級規模結構(2015年),
“十一五”城鎮化發展情況
“十一五”期間,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決策部署,搶抓發展機遇,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城鎮功能逐步提升,人居環境不斷改善,形成了1個大城市、4個中等城市、66個小城鎮的城鎮體系,全市城鎮化發展步入加速期。
1、城鎮規模不斷擴大,人口集聚速度不斷加快。2007年,全市城鎮化率首次突破50%,達到50.2%,至2010年底全市城鎮化率達到56.73%,比2005年的48.3%提高8.43個百分點,年均提高近1.7個百分點,城鎮化水平和增長速度均領先蘇中、蘇北(表1)。“十一五”期間,市域總人口從471.5萬人增加至506.89萬人,增長7.5%,同期城鎮人口從227.7萬人增至287. 5萬人,增長26.3%,城鎮人口的增長速度遠遠快於總人口的增長速度。城鎮規模不斷擴大,至2010年底,全市城鎮建成區面積達382.45平方公里。
2006-2009年揚州市與全省城鎮化率比較
單位:%
年份 | 揚州市 | 全省 | 蘇南 | 蘇北 | |
2006 | 49.2 | 51.9 | 67.1 | 47.3 | 40.4 |
2007 | 50.2 | 53.2 | 67.5 | 48.8 | 41.7 |
2008 | 51.3 | 54.3 | 67.7 | 50.2 | 43.1 |
2009 | 52.9 | 55.6 | 67.9 | 52.3 | 44.8 |
資料來源:根據相關年份《江蘇統計年鑑》整理。
2010年市域城鎮建成區面積分布表
單位:平方公里
地區 | 中心 城區 | 江都 城區 | 儀征 城區 | 寶應 城區 | 66個 小城鎮 | 市域 | |
建成區面積 | 82.0 | 31.0 | 38.0 | 22.4 | 28.5 | 180.55 | 382.45 |
資料來源:根據《揚州市城鄉建設統計年報》整理。
2、城鎮體系框架基本形成,空間結構更趨合理。《揚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修編完成,各縣(市)和鄉鎮均加大了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力度,規劃的引導和約束作用進一步增強,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市、縣城、重點中心鎮、一般鎮協調發展的城鎮體系。市四區(邗江區、廣陵區、維揚區、開發區)及部分鄉鎮的區劃調整,為中心城市和4個縣(市)城區的發展拓展了新的空間,小城鎮總數(不包括4個縣城鎮和納入城區的6個鄉鎮)由區劃調整前的73個減少為66個,其中市重點中心鎮11個,城鎮空間體系更趨合理和均衡,奠定了進一步發展的基礎(表3)。
揚州市域城鎮體系現狀表
地區 | 鄉鎮數量 | 鄉鎮名稱 | 備註 |
揚州市區 | 14 | 瓜洲、李典、杭集、公道、頭橋、槐泗、沙頭、方巷、楊壽、泰安、楊廟、施橋、八里、朴席 | 不含納入城區的灣頭、西湖、湯汪、平山、城北、雙橋等6個鄉鎮。 |
江都市 | 12 | ★邵伯、大橋、丁伙、★小紀、樊川、真武、丁溝、宜陵、★郭村、浦頭、武堅、吳橋 | 不含縣城鎮仙女鎮。 |
儀征市 | 8 | 青山、新城、新集、★大儀、陳集、馬集、劉集、★月塘 | 不含縣城鎮真州鎮。 |
高郵市 | 19 | ★三垛、界首、★臨澤、八橋、送橋、橫涇、漢留、車邏、郭集、卸甲、天山、湯莊、龍虬、馬棚、甘垛、周巷、司徒、周山、★菱塘 | 不含縣城鎮高郵鎮。 |
寶應縣 | 13 | ★范水、山陽、★曹甸、魯垛、西安豐、望直港、小官莊、夏集、★射陽湖、廣洋湖、柳堡、黃塍、涇河 | 不含縣城鎮安宜鎮。 |
備註:標“★”為市重點中心鎮。
3、城鎮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城鎮產業不斷集聚。城鎮化有力推進了全市城鄉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總量、質量、效益顯著提升,201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2207.99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48955元。沿江、沿河開發加快推進,
揚州市2005-2010年經濟成長情況
年份 | GDP/億元 | 按可比價比上年增長/% | 人均GDP/元 |
2005 | 922.02 | - | 20389 |
2006 | 1100.16 | 15.2 | 24543 |
2007 | 1311.89 | 15.7 | 29419 |
2008 | 1573.29 | 13.4 | 35233 |
2009 | 1856.39 | 13.8 | 41406 |
2010 | 2207.99 | 13.4 | 48955 |
資料來源:相關年份《揚州統計公報》。
設成效明顯,2010年“八區二園”業務總收入5230億元,增長40%,30強鄉鎮工業集中區實現產值2400億元,增長40%,開發園區註冊外資實際到賬、地方一般預算收入、自營出口均占全市50%以上,開發園區產業集聚能力進一步增強,與城鎮化發展良性互動的格局正逐步形成。產業結構同時快速最佳化,三次產業的比重分別由2005年的9.3:56.2:34.5調整為2010年的7.2:55.7:37.1(表5)。在城鎮經濟持續較快發展過程中,二、三次產業吸納勞動力的能力逐年增強,2009年全市三次產業從業人數比為14:51:35(表6)。
揚州市2005-2010年生產總值構成情況
單位:%
年份 | 第一產業比重 | 第二產業比重 | 第三產業比重 |
2005 | 9.3 | 56.2 | 34.5 |
2006 | 8.6 | 56.4 | 35.0 |
2007 | 7.7 | 57.0 | 35.3 |
2008 | 7.5 | 57.1 | 35.5 |
2009 | 7.8 | 56.1 | 36.1 |
2010 | 7.2 | 55.7 | 37.1 |
資料來源:2005-2009來源於相關年份《揚州統計年鑑》,2010年數據由市統計局提供。
揚州市2005-2009年三次產業從業人員情況
單位:萬人
年份 | 總人數 | 一產從業人員 | 二產從業人員 | 三產從業人員 |
2005 | 236.45 | 50.16 | 105.21 | 81.08 |
2006 | 243.89 | 47.42 | 112.49 | 83.98 |
2007 | 259.27 | 45.01 | 128.48 | 85.78 |
2008 | 273.40 | 42.75 | 136.47 | 94.18 |
2009 | 286.13 | 39.66 | 145.30 | 101.17 |
資料來源:《揚州統計年鑑2010》。
4、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區域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十一五”期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125.3億元,綜合交通體系初步構建。沿江高等級公路、安大公路、江海高速揚州段的建成通車,蘇中機場、滬陝高速江六段、寧啟鐵路複線及電氣化改造、新淮江公路、揚州港5號泊位的開工建設,使我市的區域性重大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與長三角及寧鎮揚經濟板塊核心城市的經濟聯繫、產業協作、區域聯動的能力明顯增強,區域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
5、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明顯加速,城鎮承載能力不斷增強。“十一五”期間,全市城鎮市政公用設施完成投資216.6億元,其中揚州市區完成投資137.9億元,4個縣城完成投資47億元,66個小城鎮完成投資31.7億元(表7),至2010年底全市建成區域供水水廠17座,供水管網已通達60個鎮區,建成城市污水處理廠12座,68個鄉鎮建成了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市鄉鎮生活垃圾中轉站實現了全覆蓋,城鎮市政公用設施水平明顯提高,承載能力不斷增強。
2006-2010年城鎮市政公用設施完成投資情況
單位:萬元
年份 | 全市 | 揚州 市區 | 江都 城區 | 儀征 城區 | 高郵 城區 | 寶應 城區 | 66個 小城鎮 |
2006 | 377604 | 217439 | 60673 | 2150 | 3500 | 33200 | 60642 |
2007 | 352066 | 224649 | 40298 | 13361 | 12402 | 5435 | 55921 |
2008 | 388400 | 279168 | 23316 | 8378 | 15506 | 5205 | 56827 |
2009 | 534309 | 369094 | 31678 | 21915 | 35458 | 24528 | 51636 |
2010 | 513796 | 289141 | 40524 | 14724 | 45097 | 32163 | 92147 |
合計 | 2166175 | 1379491 | 196489 | 60528 | 111963 | 100531 | 317173 |
資料來源:根據相關年份《揚州市城鄉建設統計年報》整理。
2010年城鎮市政公用設施水平
項目 | 揚州 市區 | 江都 城區 | 儀征 城區 | 高郵 城區 | 寶應 城區 | 66個 小城鎮 |
人均日生活用水量(l) | 150.57 | 108.84 | 126.72 | 107.25 | 106.01 | 87.02 |
用水普及率(%) | 99.81 | 96.37 | 100.00 | 96.09 | 92.90 | 100.00 |
燃氣普及率(%) | 97.01 | 94.71 | 96.64 | 97.30 | 91.19 | 87.80 |
人均道路面積(m2) | 20.80 | 15.52 | 15.24 | 13.91 | 14.13 | 17.07 |
排水管道密度(Km/ Km2) | 19.32 | 7.55 | 8.58 | 6.12 | 6.63 | 9.81 |
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 | 80.09 | 81.22 | 48.78 | 55.37 | 49.17 | 27.42 |
人均公園綠地面積(m2) | 19.14 | 11.24 | 8.78 | 8.75 | 9.82 | 3.73 |
建成區綠化覆蓋率(%) | 43.6 | 41.61 | 40.87 | 40.31 | 42.25 | 11.62 |
建成區綠地率(%) | 41.11 | 38.55 | 36.82 | 34.38 | 39.72 | 9.18 |
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 100.00 | 100.00 | 100.00 | 100.00 | 0.00 | 67.94 |
資料來源:根據《揚州市2010年度城鄉建設統計年報》整理。
存在的問題
“十一五”時期,我市城鎮化水平已經跨越了50%這一歷史性門檻,城鎮化提速具備了較為厚實的基礎,積蓄了較強的發展勢能,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
1、城鎮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城鎮化水平與經濟成長之間具有較為顯著的正相關關係,根據世界各國城鎮化與工業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在工業化初期,城鎮化指標與工業化指標差異不大,但隨著工業化發展進入中後期,城鎮化水平將明顯高於工業化水平,2010年我市城鎮化率為56.73%,工業化率為55.68%,城鎮化率與工業化率比為1.02,不符合城鎮化進入加速期後城鎮化率將明顯高於工業化率的一般規律。城鎮化發展對比先進地區差距也較大,2010年我市城鎮化率低於省均3.4個百分點,對比蘇南地區差距更為明顯。全市城鎮化發展也不夠均衡,2010年江都、儀征、高郵、寶應的城鎮化率分別為50.3%、48.2%、45.8%和44.3%,沿河城鎮化水平明顯滯後於沿江地區。
2、城鎮和產業的集聚效應有待進一步增強。除中心城市和縣城外,66個小城鎮的規模普遍不大,全市無鎮區人口5萬人以上的小城鎮,鎮區人口3-5萬區間的僅2個,2-3萬人區間的僅9個,1-2萬人和1萬人以下的分別占小城鎮數量的39%和44%(表9),鎮域規模過小不利於小城鎮的發展和集聚效應的發揮。從產業集聚程度分析,除“八區二園”和少數幾個鄉鎮工業集中區外,大多數鄉鎮工業集中區集聚效應不強,基本以傳統產業和初級加工製造業為主,產業同構現象嚴重,沒有形成各自的產業特色,整合集聚生產要素、資源的能力不高,全市有近60%的工業企業散布於農村,這些企業科技含量低,浪費資源多,環境污染難以治理,使得近50%的從業人員“離土不離鄉”,產生了部分小城鎮“二產不聚,三產不興”的局面,制約了小城鎮的發展和城鎮化水平的提高。
3、本地人口城鎮化的動力有待進一步激發。揚州市域有著大量的農村人口,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就業以及農村人口向城鎮人口轉移是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農民進城的成本過高、農民工工資較低的現實狀況,使得他們無法實現在城裡買房定居的願望,大多數農民工仍採用離土不離鄉的就業方式,轉移出的勞動力基本上仍然滯留在農村,阻礙了農民向城市市民的轉化。同時,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以及城鄉二元的社會保障制度使得農村剩餘勞動力離開土地後,將面臨較大的生活壓力和處於較低保障狀態,嚴重製約了農村勞動力的有效轉型,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本地人口城鎮化的進程。
市域現狀城鎮等級規模一覽表
城鎮人口規模等級(萬人) | 城鎮個數(個) | 城鎮名稱 |
>100.0 | 1 | 揚州 |
20.0-50.0 | 3 | 仙女鎮、安宜鎮、高郵鎮 |
10.0-20.0 | 1 | 真州鎮 |
5.0-10.0 | 0 | |
3.0-5.0 | 2 | 范水鎮、小紀鎮 |
2.0-3.0 | 9 | 八里鎮、瓜洲鎮、望直港鎮、曹甸鎮、三垛鎮、真武鎮、宜陵鎮、邵伯鎮、大橋鎮 |
1.0-2.0 | 26 | 施橋鎮、公道鎮、杭集鎮、沙頭鎮、夏集鎮、柳堡鎮、射陽湖鎮、涇河鎮、青山鎮、新集鎮、新城鎮、劉集鎮、陳集鎮、漢留鎮、湯莊鎮、界首鎮、臨澤鎮、送橋鎮、天山鎮、菱塘鄉、樊川鎮、丁溝鎮、郭村鎮、丁伙鎮、吳橋鎮、月塘鎮 |
〈1.0 | 29 | 朴席鎮、方巷鎮、槐泗鎮、李典鎮、頭橋鎮、楊壽鎮、泰安鎮、楊廟鎮、廣洋湖鎮、魯垛鎮、小官莊鎮、西安豐鎮、山陽鎮、黃塍鎮、馬集鎮、大儀鎮、龍虬鎮、馬棚鎮、車邏鎮、八橋鎮、卸甲鎮、甘垛鎮、司徒鎮、橫涇鎮、周山鎮、周巷鎮、郭集鎮、武堅鎮、浦頭鎮 |
合計 | 71 |
資料來源:根據《揚州市2010年度城鄉建設統計年報》整理。
4、城鎮功能有待進一步完善。中心城區市政公用設施功能仍需提升,人均道路面積、建成區排水管道密度、污水集中處理率等指標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差距,部分指標還低於省均水平(表10);城市路網體系中還存在不少“卡點”、 “堵點”,上下班時間和旅遊季節部分路段交通擁堵現象還較為突出;不少地方排水不暢,經不起暴雨或特大暴雨襲擊;有些地區污水收集能力遠遠不足,部分河道時常出現劣V類水體。4個縣城市政公用設施水平不高,城市承載能力不強,人均道路面積、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供水管道密度、排水管道密度、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等指標遠低於全省城市平均水平(表11)。小城鎮建設在塑造特色、提升品質等方面缺少清晰思路和實施措施,11個重點中心鎮除小紀、邵伯外,建成區面積均不足5平方公里,多數鄉鎮市政基礎設施水平偏低(表12),公共服務設施相對落後,人口集聚能力不強。
2009年江蘇省部分城市市政公用設施水平比較
項目 | 全省城市平均 | 南京 | 蘇州 | 無錫 | 常州 | 揚州 |
人均日生活用水量(l) | 207.17 | 262.42 | 299.88 | 208.38 | 232.08 | 153.14 |
用水普及率(%) | 99.65 | 100.00 | 100.00 | 100.00 | 100.00 | 95.88 |
燃氣普及率(%) | 98.39 | 99.32 | 100.00 | 99.50 | 99.00 | 92.81 |
供水管道密度(Km/ Km2) | 19.51 | 14.31 | 16.84 | 27.57 | 46.31 | 25.21 |
人均道路面積(m2) | 20.42 | 18.91 | 27.59 | 22.59 | 21.96 | 16.80 |
排水管道密度(Km/ Km2) | 14.06 | 7.94 | 16.85 | 38.43 | 25.83 | 12.45 |
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 | 65.53 | 58.65 | 68.91 | 86.51 | 72.69 | 60.45 |
人均公園綠地面積(m2) | 13.21 | 13.60 | 17.07 | 13.56 | 12.20 | 14.42 |
建成區綠化覆蓋率(%) | 41.99 | 44.11 | 42.04 | 43.18 | 42.12 | 43.51 |
建成區綠地率(%) | 38.28 | 39.74 | 37.04 | 40.32 | 38.22 | 38.45 |
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 90.98 | 74.88 | 100.00 | 100.00 | 100.00 | 100.00 |
資料來源:根據《江蘇省2009年度城鄉建設統計年報》整理。
2009年4個縣城市政公用設施水平比較
項目 | 全省城市平均 | 江都 城區 | 儀征 城區 | 高郵 城區 | 寶應 城區 |
用水普及率(%) | 99.65 | 96.98 | 100.00 | 96.15 | 92.94 |
燃氣普及率(%) | 98.39 | 94.96 | 94.12 | 93.12 | 87.87 |
供水管道密度(Km/ Km2) | 19.51 | 14.47 | 24.24 | 17.80 | 13.60 |
人均道路面積(m2) | 20.42 | 15.19 | 13.93 | 13.24 | 13.73 |
排水管道密度(Km/ Km2) | 14.06 | 7.40 | 8.51 | 6.07 | 6.59 |
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 | 65.53 | 73.22 | 41.69 | 51.00 | 44.64 |
人均公園綠地面積(m2) | 13.21 | 11.09 | 7.62 | 8.77 | 9.13 |
建成區綠地率(%) | 38.28 | 38.50 | 36.19 | 33.32 | 38.68 |
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 90.98 | 100.00 | 100.00 | 100.00 | 0.00 |
資料來源:根據《江蘇省2009年度城鄉建設統計年報》整理。
2010年重點中心鎮部分市政公用設施水平比較
鄉鎮名稱 | 建成區面積(公頃) | 人均道路面積(m2) | 排水管道密度(Km/ Km2) | 人均公園綠地面積(m2) | 建成區綠地率(%) |
2009年全省建制鎮平均 | - | 16.68 | 8.70 | 4.95 | 14.27 |
曹甸 | 400.00 | 13.65 | 8.10 | 4.46 | 18.50 |
射陽湖 | 259.43 | 13.04 | 4.78 | 0.17 | 11.56 |
范水 | 440.00 | 14.58 | 9.36 | 1.01 | 8.64 |
臨澤 | 213.50 | 12.94 | 4.37 | 5.58 | 18.74 |
三垛 | 339.00 | 10.21 | 5.50 | 0.77 | 7.67 |
菱塘 | 282.00 | 21.21 | 13.51 | 7.19 | 10.28 |
小紀 | 1253.00 | 18.28 | 4.31 | 1.16 | 5.99 |
邵伯 | 621.00 | 19.96 | 8.45 | 8.41 | 8.37 |
郭村 | 263.42 | 16.67 | 8.54 | 1.69 | 8.35 |
大儀 | 200.00 | 21.67 | 10.60 | 2.78 | 12.50 |
月塘 | 120.00 | 24.47 | 11.35 | 0.00 | 12.5 |
資料來源:根據《江蘇省度城鄉建設統計年報》和《揚州市城鄉建設統計年報》整理。
發展形勢
1、發展的機遇
(1)“十二五”時期是我市全面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並向基本現代化邁進的重要時期,全市工業經濟將加快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服務業發展速度將明顯加快、競爭力明顯提升,現代農業發展將再上新台階,全市經濟綜合實力將明顯提升,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到2015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450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10萬元,經濟實力的顯著提升將為我市城鎮化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把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作為國家戰略,《綱要》明確,在東部地區逐步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科學規劃城市群內各城市功能定位和產業布局,強化中小城市產業功能,積極挖掘現有中小城市發展潛力,增強小城鎮公共服務和居住功能,把有條件的東部地區中心鎮逐步發展成為中小城市,揚州市區、4個縣(市)、各城鎮特別是重點中心鎮將迎來加快發展的機遇。
(3)2010年國務院批准了《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提出長三角地區功能定位為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經濟中心、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全球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和我國率先躋身世界級城市群的地區。隨著長三角地區協調發展進入新的階段,揚州將可以充分接納長三角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深度融入長三角城市經濟圈,直接接軌全球化。
(4)隨著寧鎮揚同城化的發展,揚州同南京和鎮江的通勤時間將大為縮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同城通勤”。揚州可以更便捷地接受南京先進的科教文化資源、金融商貿、生產性服務業以及先進制造業的輻射,同時可以與鎮江和南京在港口物流、區域交通、旅遊休閒資源等方面進行一體化合作,共同打造區域品牌,實現共贏,從而大大提升揚州的城市競爭力。
2、面臨的挑戰
(1)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地區間的競爭將更為激烈,揚州在長三角區域和寧鎮揚板塊中地處江北,遠離上海,在沿海經濟帶、滬寧經濟帶迅猛發展的形勢下,存在被邊緣化的危險。
(2)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低碳經濟發展日益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總趨勢,生態環境保護是“十二五”期間我市城鎮化發展的硬約束。
(3)城鎮建設用地規模增長迅速,用地矛盾日益突出,近五年省每年下達我市建設用地計畫約1萬畝,實際用地需求約2.5萬畝,剔除點供因素,每年缺口約1萬畝,“十二五”時期這一矛盾將更為突出。與此同時,目前我市城鎮土地資源利用效率依然較低,人均城鄉建設用地面積為153平方米,用地指標緊張與土地粗放利用的情況並存。
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積極呼應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和寧鎮揚同城化戰略,以規劃為引領、以產業為支撐、以創新為動力、以民生為根本,科學構建區域城鎮體系,著力打造“一體兩翼”沿江都市區,做強做優中心城市,加快發展四個縣城,支持發展重點中心鎮,整合提升一般鎮,鼓勵發展農村新型社區,走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 “三化同步”、城鄉統籌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二)基本原則
1、堅持科學發展,合理規劃城鎮體系,不斷壯大城鎮規模,提升城鎮發展層次。
2、堅持以人為本,切實保障城鄉居民權益,著力破解城鎮化過程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不斷提升人民民眾的生活質量和水平。
3、堅持城鄉統籌,積極推動城鄉產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生態建設統籌發展。
4、堅持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突出重點,量力而行,統籌規劃,分步實施。
5、堅持深化改革,加快城鎮建設管理體制創新,建立充滿活力、富有效率的體制機制。
(三)發展目標
1、總體目標
力爭通過五年的努力,使全市城鎮布局更加合理,城鎮影響力和集聚力顯著增強,城鎮功能更加完善,城鎮產業更加集聚,城鎮環境更加優美,社會保障體系覆蓋城鄉,人民生活明顯改善,中心城市、市域二級中心城市、重點中心鎮、特色鎮和一般鎮協調發展,成為全市全面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並向基本現代化邁進的載體。
——城鎮布局進一步最佳化。“一體兩翼”沿江都市區發展格局基本形成,沿江城鎮帶和淮江城鎮發展軸較快發育,中心城市、縣城和小城鎮協調發展。
——城鎮影響力和集聚力顯著增強。中心城市成為長三角地區產業先進、科教發達、人文生態、宜居宜業的區域性核心城市,4個縣城打造成為特色鮮明的中等城市,集聚輻射功能、生產生活功能、科教文衛功能、服務管理功能和創新功能得到進一步提升,11個重點中心鎮建設成為經濟繁榮、功能完善、環境優美、富有特色的現代化城鎮。
——城鎮功能更加完善。全市區域供水覆蓋率100%,供水普及率100%,燃氣普及率99%,中心城市、縣城、重點鎮人均道路面積分別達到23.5平方米、21平方米和19平方米,中心城市和縣城萬人擁有公車分別達到15標台和12標台,中心城市、縣城、鄉鎮污水集中處理率分別達到90%、85%和80%以上,省優質幼稚園比例達80%以上,義務教育優質學校比例達90%以上,所有普通高中學校建成省優質高中,醫療服務水平顯著提高,萬人擁有病床數40張以上,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全部達到省建設標準,鄉鎮(街道)文化站全面達標。
——城鎮產業更加集聚。“八區二園”、各類服務業集聚區、鄉鎮工業集中區集聚能力進一步增強。省級以上開發區工業經濟總量占全市70%以上,鄉鎮工業集中區工業經濟總量占全市鄉鎮工業65%以上,百億元鄉鎮工業集中區達30家。
——城鎮環境更加優美。全市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中心城市創成國家生態市和國家森林城市,90%鄉鎮創成國家級生態鎮,所有縣(市、區)創成國家級生態縣,中心城市、縣城、重點鎮建成區綠地率分別達到41%、35%和30%,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45%、40%和3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達到13平方米、11平方米和8平方米。
——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8400元,城鄉基本社會保險覆蓋率98%,城鎮登記失業率4%以內,人均居住建築面積38平方米以上。
2、城鎮化水平
根據相關統計資料,2009 年揚州市域城鎮人口達到265.73萬人,城鎮化水平為52.9%,其中市區城鎮化水平為 68.5%,各縣市城鎮化水平處於40%—50%之間(表13)。根據城鎮人口的變化趨勢,規劃至2015年市域城鎮人口達到346.0萬人,比2009年增加80.3萬人,其中本地轉移43.8萬人,流動人口增加36.5人,城鎮化水平達到62%以上,其中市區城鎮化水平為79.6%,江都市城鎮化水平分別為60%,儀征市、高郵市和寶應縣城鎮化水平為53%(表14)。
2009 年揚州市域人口分布情況
單位:萬人
市區 | 江都市 | 儀征市 | 高郵市 | 寶應縣 | 市域 | ||
常住總人口 | 154.33 | 111.49 | 60.29 | 83.31 | 92.91 | 502.33 | |
其 中 | 戶籍人口 | 121.98 | 106.59 | 56.61 | 82.01 | 91.61 | 458.8 |
暫住人口 | 33.68 | 7.35 | 4.8 | 3.4 | 2.8 | 52.03 | |
外出人口 | 1.33 | 2.45 | 1.12 | 2.1 | 1.5 | 8.5 | |
城鎮人口 | 105.68 | 55.19 | 28.52 | 36.57 | 39.77 | 265.73 | |
城鎮化水平(%) | 68.5 | 49.5 | 47.3 | 43.9 | 42.8 | 52.9 |
揚州市域人口分布情況(2015 年)
單位:萬人
市區 | 江都市 | 儀征市 | 寶應縣 | 市域 | ||||
常住總人口 | 173.58 | 119.39 | 68.91 | 89.51 | 98.61 | 550.0 | ||
其 中 | 戶籍人口 | 127.98 | 108.59 | 57.81 | 83.01 | 92.61 | 470.0 | |
暫住人口 | 46.4 | 12.2 | 11.8 | 7.7 | 6.9 | 85.0 | ||
外出人口 | 0.8 | 1.4 | 0.7 | 1.2 | 0.9 | 5.0 | ||
城鎮人口 | 138.15 | 71.63 | 36.52 | 47.44 | 52.26 | 346.0 | ||
其 中 | 中心城區 | 135.0 | 35.0 | 30.0 | 25.0 | 25.0 | 250.0 | |
鎮區 | 3.15 | 36.63 | 6.52 | 22.44 | 27.26 | 96.0 | ||
城鎮化水平(%) | 79.6 | 60.0 | 53.0 | 53.0 | 53.0 | 62.9 |
3、城鎮等級規模
至“十二五”期末,全市形成1個大城市、4箇中等城市、11個重點中心鎮、約50個一般鎮的城鎮結構體系。人口規模等級為揚州市區135萬人以上,江都城區35萬人以上,儀征城區30萬人以上,高郵、寶應城區各25萬人以上,大部分重點中心鎮鎮區人口達到 3萬人以上,其中5萬人以上的重點鎮3個,一般鎮鎮區人口1萬人左右。
揚州市域城鎮等級規模結構(2015年)
城鎮等級 | 規模 等級 | 城鎮名稱與人口規模 (萬人) | 城鎮個數(個) | |
中心城市 | >100萬人 | 揚州中心城區 | 約135 | 1 |
二級中心城市 | 35萬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