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城區歷史建築》是2015年9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揚州城區歷史建築
- 作者: 揚州大學建築科學與工程學院
- 出版社: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ISBN: 9787112184323
《揚州城區歷史建築》是2015年9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2006年05月25日,揚州大明寺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大明寺古建築群啟動修繕工程,此次修繕工程的重點是建於清朝同治年間的大雄寶殿,已近200年歷史。本次修繕工程主要將對與傳統風貌不符的加以...
唐羅城南門遺址位於南通西路與南門外街交會處,建築遺址內容十分豐富,具有較為完整的唐宋時期瓮城遺蹟。這些遺蹟地層疊壓關係清楚,時代特徵明顯,經唐、宋、元、明、清各個歷史時期,歷1200餘年,是揚州古代城門發展歷史的一個縮影。其...
隋煬帝陵遺址公園,坐落於江蘇省揚州市城區內,占地168畝,包括隋煬帝陵保護設施、陳列館等。公園主體建築——隋煬帝陵保護設施設計借鑑了隋唐時期帝王陵墓“覆斗”形制,被專家譽為“落地的皇冠”。2024年2月3日,隋煬帝陵遺址公園對外...
文峰寺,位於揚州城南古運河畔,始建於明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寺內有文峰塔,為七層磚木結構樓閣式寶塔,每層八拱門,底層迴廊式做法,二至七層為挑廊做法,塔身青磚青瓦,是塔的主要建築構件,塔高近50米。地理位置 文峰寺,...
歷史上的揚州瓜洲大觀樓,曾與滕王閣、黃鶴樓和岳陽樓並稱長江四大名樓。根據資料顯示,曹雪芹筆下《紅樓夢》的“風雪大觀樓”,描寫的就是建在瓜洲古鎮的大觀樓。瓜洲大觀樓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後幾度復建,但終因長江水道變化,最後...
《揚州城區歷史建築》是2015年9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揚州大學建築科學與工程學院 揚州市規劃局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5-09-01 版次:第一版頁數:270裝幀:平膜勒口開本:大12開 揚州是全國第...
主體建築大雄寶殿,由揚州建築設計院設計,大殿的彩繪由我國著名彩畫大師、北京故宮博物院馬田老先生主持設計。開元寺大雄寶殿為歇山復檐,翹角飛檐,高大雄偉。寺內供奉釋迦牟尼大佛像等,佛身高大,氣魄非凡。整個大雄寶殿,構造精良,...
揚州博物館(Yangzhou Museum),位於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文昌西路,由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揚州博物館新館組成(簡稱“揚州雙博館”),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揚州雙博館占地總面積5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000...
歷史沿革 舊塔建於何年,已不可考。因喇嘛塔,原屬藏語系佛教中喇嘛教寺院的塔制,元代以降,漸行全國,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兩淮鹽總江春集資仿北京北海白塔,就舊塔基建造。建築結構 《揚州畫舫錄》點明,該塔是“仿京師萬歲山...
歷史沿革 揚州市革命烈士陵園始建於1954年,擴建於1997年,改建於2005年,2009年根據國家發改委要求,再次對烈士陵園紀念館進行升級改 造。建築布局 烈士陵園內建有入口牌樓、憑弔廣場、烈士詩抄碑、烈士紀念碑、烈士墓區、烈士事跡陳列...
在這個《大綱》里,交通規劃亦被要求與古城保護有機結合。老城區街坊主幹道寬度為6—8米,次幹道為4—6米。保護區內,街巷維護現有寬度和走向;但涉及文保單位和有價值傳統建築時,道路則要為歷史建築的保護“讓步”。揚州老城區居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揚州唐城作了全面調查,並對“子城”、五台山唐墓群、手工業作坊遺址等進行了試掘和發掘。結構 漢代以來城池位置變化不大,並呈疊加式發展 歷史沿革 自春秋開始築城,歷經漢、六朝、隋、唐、宋、元、明、清,...
由於歷史年輪變更,今還剩少許殘破舊屋與散落的少許湖石假山,可見證當年勝景。建築特色 住宅部分:魏源故居大門朝東,在“文革”前磨磚大門樓依舊存在,對面置一字型照壁一座。當今門樓照壁殘破舊跡仍在。特別是比尋常人家寬闊許多、做工精細...
2020年8月1日,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鋼結構主體建成。主體建築上部的景觀構築物吊裝即將完工,由1.85萬噸鋼構件打造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金屬身”開始全景呈現。2020年11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批覆同意博物館正式命名為“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20世紀60年代揚州史公祠存有玲瓏山石一塊,上有陰刻篆書“玉山並立”和“玲瓏山館”方印,2011年復建街南書屋時,此石回歸。逸圃 逸圃,位於東關街356號,2006年公布為江蘇省文保單位,占地面積3521平方米,建築面積2363平方米。宣統...
揚州園林既具有皇家園林金碧輝煌、高大壯麗的特色,又有大量江南園林中的建築小品,自成一種風格。個園 清代揚州的鹽商開始營造園林,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優秀的古典園林,其中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藝術價值的,要算坐落在古城北隅的“...
揚州東圈門 第12號原為清鹹豐年間廣東廉州知府、待讀學士張午橋,後歸鹽商丁藎臣所有。計七進。廳堂後五進樓房為“串樓”,前後相通,樓檐水磨磚面,整組建築層層深入,步步升高。二門樓磚雕堪稱一絕,門樓鏤雕“雲、松、鶴、鹿”,...
瘦西湖園林建築具有典型的佛教文化特色,例如著名的瘦西湖白塔便是寺廟塔,為典型的喇嘛教寺院的塔制。瘦西湖的蓮花橋俗稱五亭橋,是瘦西湖的標誌。該橋建於蓮花堤上,橋上建五亭,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巡鹽御史高恆及揚州鹽商為...
揚州境內的運河與2000多年前的古邗溝路線大部分吻合,與隋煬帝開鑿的運河則完全契合,從瓜洲至寶應全長125公里。其中,古運河揚州城區段從瓜洲至灣頭全長約30公里,構成著名的“揚州三灣”。這一段運河最為古老,可謂歷史遺蹟星列、人文...
“千秋粉黛”是本著弘揚揚州歷史文化,彰顯揚州美女魅力和以幽雅格調娛樂遊客的立意,精心編排的一台集歌舞曲藝精品於一體的文藝節目。“千秋粉黛”內容涉及揚州古城保護和揚州美女文化、民俗文化、鹽商文化、餐飲文化,以及揚州畫派、揚州詩詞...
它既印證了史籍記載,也彌補了歷史文獻的不足,解決了宋大城與五代周小城的繼承關係,為研究揚州城的修建年代、繼承和演變問題,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景觀 西門遺址博物館內,有建築外立面、迴廊、道路與遺址本體有機融為一體。在...
皮市街水倉遺址位於揚州市廣陵區皮市街136號,清代建築。文物歷史 “水倉”位於水倉巷口,是古代建設的救火設施,為救火而蓄水,水倉巷因此得名。據考證,上個世紀初皮市街上擺肉案的陸廣泰牽頭修建。“水倉”取城牆磚用“三合土”...
汪氏小苑位於東圈門歷史街區東首“地官第”14號,主人姓汪,以住宅為主,苑則相輔,故稱汪氏小苑。小苑占地面積3000餘平方米,遺存老房舊屋近百間,建築面積1580平方米,是今存揚州大住宅中最為完整的清末民初鹽商住宅之一。其特點...
中國的古典私家園林的建築布局,不同於國外園林中軸線對稱理念,採用的是自然法,其亭台樓榭不規則地散落分布於或人造或依地貌而成的山水之間,取天人合一之意境。何芷舠建於清光緒九年(1883年)的揚州何園,不僅深諳中國園林的山水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