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磷肥利用率技術研究是由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營養與資源研究所完成的科技成果,登記於2001年2月13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提高磷肥利用率技術研究
- 類別:科技成果
- 完成單位: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營養與資源研究所
- 登記時間:2001年2月13日
成果信息
成果名稱 | 提高磷肥利用率技術研究 |
成果完成單位 |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營養與資源研究所 |
批准登記單位 |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
登記日期 | 2001-02-13 |
登記號 | 京科成登字2001195 |
成果登記年份 | 2001 |
提高磷肥利用率技術研究是由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營養與資源研究所完成的科技成果,登記於2001年2月13日。
成果名稱 | 提高磷肥利用率技術研究 |
成果完成單位 |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營養與資源研究所 |
批准登記單位 |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
登記日期 | 2001-02-13 |
登記號 | 京科成登字2001195 |
成果登記年份 | 2001 |
提高磷肥利用率技術研究是由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營養與資源研究所完成的科技成果,登記於2001年2月13日。成果信息成果名稱提高磷肥利用率技術研究成果完成單位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營養與資源研究所批准登記單位北京市科學技術委...
闡明有機結合態磷肥輸入土壤後的歸趨特徵及賦存形態轉化,對提高磷肥利用率、降低農田磷素富集及農業面源污染至關重要。但目前該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見。本項目擬基於室內模擬盆栽試驗,利用磷-33同位素示蹤技術追蹤有機結合態磷肥在土壤不同活性磷庫-微生物-作物系統中量化歸趨的時空特徵,結合液相磷-31核磁共振、同步...
彭琳深感進行旱地土壤養分與培肥施肥研究必須開展輪作肥料長期定位試驗,該項研究中的部分試驗已進行15年。技術成就 1935年至1956年20多年間,科技人員在石灰性土壤上進行不少磷肥試驗,約有2/3~3/4不表現肥效,並推斷這類土壤“磷質並不缺乏”,或者將施磷無效歸結為石灰性土壤中鈣對磷的固定,提倡將過磷酸鈣...
五、熱法磷肥524 六、含磷復混肥和摻混肥543 七、含磷新型肥料565 第三節磷肥與磷復肥的用途581 一、磷在作物中的作用581 二、土壤中磷的轉化與利用582 三、主要磷肥品種的用途584 第四節磷肥工業發展趨勢589 一、基礎磷肥產品呈現多元化格局589 二、提高磷利用率的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湧現590 三、產能產量不...
長效磷肥是由普通富含多種中為了元素的磷礦,提取磷、鈣、鎂、鋅硼等中微量元素,利用美加倍肥料促釋技術,在常溫、常壓、無酸條件下生產出的一種新一代高活性磷肥,具有穩定釋放、連續釋放和促進釋放的特點。例如根力根威鋅硼鈣鎂長效磷肥。簡介 普通磷肥一般分為過磷酸鈣和重過磷酸鈣兩種。普通過磷酸鈣的主要成分是...
1 一液體磷細菌肥料技術標準 淺黃或灰白色渾濁液體,稍有沉澱,微臭或無臭味;解磷細菌菌數≥1.5億個/ml;pH值4.5~8.0;雜菌率≤5.O%;有效期≥6月。2 固體磷細菌肥料技術標準 .2.1 粉狀固體磷細菌肥料技術標準。粉未狀、鬆散、濕潤、無黴菌塊、無霉味、微臭;水分25%~50%;解磷細菌菌數≥1...
中心目前,該中心正承擔國家計委下達的;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計畫項目;和國家科技部下達 的;創新基金項目;以及省部級多項攻關計畫項目的攻關研究工作。成就 中心成立於1980年的磷肥與復肥研究所是中心的技術後盾,主要研究方向有:提高肥料養分利用率的研究;堆置熟化連續生產SSP及其複合肥料工藝開發研究;化學肥料工藝及其...
本項目以根土界面生物互作控制養分周轉與利用的前沿理論為引導,以“矮、密、早”和膜下滴灌這一新疆特有的棉花種植體系中土壤磷資源利用效率低的問題為對象,採用室內模擬與田間定位試驗、常規形態觀測和生理生化分析與分子生態技術相結合的方法以及13C-Nano-SIMS和13C-RNA-SIP等新技術,研究適應水肥一體化棉田土壤磷...
44.土壤如何保持地力?土壤的培肥技術主要有哪些?45.過磷酸鈣加碳酸氫銨是“發酵”嗎?46.如何提高磷肥的利用率?47.施用農家肥有什麼好處?48.不同經濟條件的水稻生產者如何施肥?49.如何認識鉀肥?稻田施用鉀肥應注意什麼問題?50.如何確定稻田鉀肥的施用期、施用量和施用方法?51.不同類型的水稻品種應...
第8章桉樹需肥診斷研究與實踐 8.1桉樹營養元素缺乏的症狀 8.2桉樹養分含量水平診斷 8.3桉樹人工林的土壤養分水平診斷 第9章桉樹合理施肥與營養失調的矯正 9.1桉樹施肥的特點 9.2桉樹施肥量和元素比例 9.3桉樹施肥方法 第10章提高桉樹磷肥利用率原理和方法 10.1提高磷肥利用率的基本技術 10.2提高桉樹人工林...
(3)磷鉀養分恆量監控施肥技術 根據土壤有(速)效磷、鉀含量水平,以土壤有(速)效磷、鉀養分不成為實現目標產量的限制因子為前提,通過土壤測試和養分平衡監控,使土壤有(速)效磷、鉀含量保持在一定範圍內。對於磷肥,基本思路是根據土壤有效磷測試結果和養分豐缺指標進行分級,當有效磷水平處在中等偏上時,可以將...
五、熱法磷肥524 六、含磷復混肥和摻混肥543 七、含磷新型肥料565 第三節磷肥與磷復肥的用途581 一、磷在作物中的作用581 二、土壤中磷的轉化與利用582 三、主要磷肥品種的用途584 第四節磷肥工業發展趨勢589 一、基礎磷肥產品呈現多元化格局589 二、提高磷利用率的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湧現590 三、產能產量不...
通過從農作物生態系統的角度研究水稻、油菜、棉花、苧麻等主要農作物的養分綜合管理技術體系研究,形成資源高效與環境友好的養分綜合管理技術體系,生產套用中氮肥、磷肥和鉀肥利用率提高10%以上,明顯降低不合理施肥導致的農業非點源污染;(4)完成主要營養元素施用的巨觀現狀評價和管理策略研究,為區域肥料資源調配提高...
微生物是驅動土壤磷素生物化學地球循環的主要因子,利用土壤微生物的協同互作是實現土壤磷的利用效率提高的一個關鍵過程。本項目以AM真菌與解磷細菌互作為切入點,結合室內模擬試驗(分室隔網培養系統)和田間原位試驗,利用高通量測序和實時螢光定量PCR等微生物分子生態學技術,從微生物組的角度研究AM真菌根外菌絲...
與此同時,他還與化工部門合作,組織碳酸氫銨和氯化銨兩種化肥農化性質的研究,提出了安全、高效施用的技術;配合國產硝酸磷肥的投產,進行了該化肥品種在我國北方的肥效和施用技術的試驗。他多次參加我國化肥發展的諮詢和技術政策的制訂,強調在增加化肥生產量和進口量的同時,必須重視用好化肥及提高肥效和利用率的...
《一種腐植酸增效磷銨及其製備方法》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腐植酸增效磷銨。這種腐植酸增效磷銨能夠減緩磷被土壤固定的進程,提高磷肥利用率;還能夠活化土壤中的磷、鉀和中微量元素。《一種腐植酸增效磷銨及其製備方法》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所述一種腐植酸增效磷銨的製備方法。技術方案 《一種腐植酸增效磷銨及其製備方法》是通過...
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子課題:西北春麥鹽鹼土區磷肥利用率提升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2018年7月-2020年12月,主持,20萬;陝西省土地整治重點實驗室項目:中-輕度鹽漬化土壤顆粒有機改良材料研究,2018年10月-2021年10月,主持,11萬;陝西省引進博士項目:北方旱地土壤難溶性磷挖掘利用技術研究,2018年4月-2021年4月,...
(3)促進土壤的生物活性:能提高土壤磷酸酶、轉化酶、澱粉酶以及過氧化氫梅的活性。此外,磁化肥還可促進發芽、生長、改善品質。抗病,防蟲。實驗結果 磁學在農業科學上的理論與套用研究已有幾十年的歷史,自90年代以來,磁化肥技術在我國得到迅速的推廣套用,各地磁化肥廠如雨後春筍,已建成磁化肥廠近百家。隨著磁...
技術成就 毛炳衡在吸取國外農業化學理論和總結我國幾千年施肥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土壤—植物營養及其與生態環境關係的研究。他認為農業科學離不開因地制宜這個基本原則,於是他提出了氣候一植物—土壤—肥料相互作用的“立體三角形”農業化學觀點。氣候位於立體三角形的頂點,它與土壤養分的轉化肥料效益的發揮和作物...
《 西遼河平原灌區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文集》是2018年9月1日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恆山、張玉芹、張瑞富等。內容簡介 《西遼河平原灌區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文集》是對內蒙古自治區飼用作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玉米糰隊研究成果進行總結,對近年來發表的75篇論文結集成書。論文按研究方向分為八部分,內容與原...
合陽甘井實驗基地,通過以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為中心的旱地耕作方法研究,以增加肥料投入為基礎的土壤培肥及施肥技術研究,以及覆蓋栽培新技術研究,探索以磷促根,以肥調水理論,小麥畝產由1980年的50公斤提高到1989年的200公斤,獲省科技進步特等獎。“八五”期間,在調整、鞏固原基地的基礎上,建立了7個農村綜合科學實驗...
談到這項研究的前景,劉潤進說:“普通的無機肥利用率很低,比如尿素的利用率只有40%,磷肥的利用率是15%,如果在田裡植入真菌,可大大提高農作物對肥料的利用率。”根據實驗,叢枝菌根真菌套用於西瓜和菜豆的大田栽培,不但極大地提高了作物的抗病力和果實品質,而且產量增加30%至60%。不過,由於技術上的原因,目前...
其中,有關磷礦粉的有效條件和合理施肥技術,生產上進行了大面積推廣,最高年份推廣面積達1000多萬噸,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他所主編的《中國磷礦的農業利用》專著對中國磷礦資源的合理利用、發展磷肥品種的技術和合理施用磷肥都有參考價值。李慶逵與同事們全面研究了中國主要中低品位磷礦的化學性質和化學...
研究方向 植物營養與施肥,旱作農業,油菜育種。成果獎勵 1.198年 甘肅隴東地區測土施肥研究,分別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甘肅省農業廳技術改進三等獎、平涼地區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二)2.1987年冬小麥氮磷化肥施用技術研究,平涼地區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三)3.1988年 旱地土壤培肥研究,分別獲甘肅省科技...
研究套用 礦源腐植酸與生物腐植酸各有其優缺點,套用效果也各有優勢與短板。為揚長避短,充分利用二者的互補作用,山東佐田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山東農業大學合作,研發出“雙源腐植酸技術”,並實現了產業化套用。所謂“雙源腐植酸技術”是將“生物腐植酸工程”與“礦源腐植酸的生物活化”兩個生物轉化過程揉和到同一個...
7.2005年設施花卉產供銷一體化技術開發研究,獲平涼市技進步一等獎(第五完成人)承擔項目:黑壚土長期定位試驗(參加人)個人作品 發表論文:1.旱地黑壚土水分動態規律及合理利用途徑研究《土壤通報》1991(4)第三作者 2.周廣業,方社會,丁寧平,王宏凱隴東地區土壤對磷肥的固定作用及提高磷肥利用率的研究[J].甘肅...
研究結果受國內外廣泛關注,發表的論文被國際三大檢索收錄,成果獲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獎自然科學獎。(2)化工生產污水封閉循環處理技術的研究 把固液分離相關理論與技術套用於磷酸污水處理中,開發成了由“旋流分離—絮凝—重力沉降—過濾”組成的分離處理技術,實現了污水的零排放,解決了曾制約磷肥生產的難題,揭示...
在降低選礦成本的同時,實現了廢水“零排放”;對含硫煙氣進行脫硫回收,在增加經濟效益的同時,杜絕了廢氣排放;磷石膏綜合利用方面已建成磷石膏制硫銨副產石灰、磷石膏磚、磷石膏板、磷石膏砌塊等一批工業化裝置,磷石膏綜合利用率達到30%,十二五期末,將超過國家工信部對磷肥行業磷石膏綜合利用率的生產技術要求。
楊志福,彭根元,周首一,陳新平,張發寶.1990.利用15N、32P示蹤技術研究硝酸磷肥中氮磷的吸收和肥效.土壤通報,3:118-121 著 作 張福鎖, 陳新平,陳清等著,中國主要作物施肥指南,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北京,2009 陳新平,張福鎖主編,小麥-玉米輪作體系養分資源綜合管理理論與實踐,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北京,...
技術發展 化肥施用技術的發展,經歷了由施用單一元素肥料到多元素肥料配合施用、由經驗配方施肥到測土配方施肥的技術進步過程。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化肥施用要講究科學。做到配比合理。施量過少,達不到應有的增產效果;施肥過量,不僅是浪費,還污染土壤。肥料元素之間也互相影響,比如:磷肥不足,影響氮的肥效;鉀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