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琳(中國科學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員)

彭琳(中國科學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員)

彭琳,男,1927年7月7日生於湖北省應城市巡檢鄉彭畈村。中國科學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員,土壤肥料學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長期從事土壤肥力、微量元素及旱作土壤培肥研究。早期進行了石灰性土壤施用氮磷化肥與栽培、輪作配合等方面的試驗。對地下肥水資源進行分區與開發利用,倡導施用微肥,提出了黃土高原地區農林牧業發展與綜合治理開發的戰略構想。另有四川省自貢市委副書記、代市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彭琳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北省應城市巡檢鄉彭畈村
  • 出生日期:1927年7月7日
  • 職業:中國科學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員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研究方向,技術成就,榮譽,主要論著,

人物簡介

彭琳,男,字本琳,號念祖,村人叫念伢,中國土壤學會第六屆、第七屆理事會土壤肥力專業委員會委員,陝西省土壤學會第四屆、第五屆理事。

人物生平

1929年7月7日生於湖北省應城市巡檢鄉彭畈村一個農村知識分子家庭。自幼隨父念書,1945年考入應城縣初級中學,後考入湖北省立漢陽高級中學學習。1949年考入國立武漢大學農學院農藝系。1952年武漢大學農學院與有關院系合併成立華中農學院(現華中農業大學)。1953年秋華業於該院,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同年8-11月到東北進行森林土壤調查。1954年到陝西省綏德縣,在辛店進行水土保持定位研究。1955年到陝西省武功縣楊陵鎮,在土壤研究所下設的黃土試驗站工作。1955年中國科學院決定籌建中國科學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現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彭琳由東南繁華大都市南京調到西北偏僻小鎮楊陵鎮,無怨無悔,在這個小鎮工作40多年。
彭琳很重視科學普及工作,他曾進行科普講座40多場,編寫科普文章多篇。
簡歷:
1949-1952年 在武漢大學農學院農藝系學習。
1952-1953年 在華中農學院(現華中農業大學)農學系學習,並畢業於該院。
1953-1955年 任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研究實習員。
1955-1963年 任中國科學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現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實習員。
1963-1980年 任中國科學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80-1988年 任中國科學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現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副研究員。
1988年起,任中國科學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員。

研究方向

先後從事旱地培肥和作物豐產研究,綠肥調查研究和地下肥水資源分區與開發利用研究;黃土高原微肥使用的有效條件與施肥技術研究;稀土肥與微肥研究及微肥推廣;黃土高原地區農林牧業綜合發展與合理布局及糧食產量潛勢及人口容量研究等。
彭琳深感進行旱地土壤養分與培肥施肥研究必須開展輪作肥料長期定位試驗,該項研究中的部分試驗已進行15年。

技術成就

1935年至1956年20多年間,科技人員在石灰性土壤上進行不少磷肥試驗,約有2/3~3/4不表現肥效,並推斷這類土壤“磷質並不缺乏”,或者將施磷無效歸結為石灰性土壤中鈣對磷的固定,提倡將過磷酸鈣與廄肥製成粒肥施入。彭琳於1955年至1958年在楊陵旱地石灰性土壤的試驗表明,磷肥肥效十分顯著,並且證實磷肥製成顆粒施用與等量粉狀磷肥的肥效十分接近。在國內首次提出在石灰性土壤上“施用過磷酸鈣是有效的,而且是必要的。”過磷酸鈣不必製成粒肥施用。磷肥在大面積施用中,也有少數地塊施用磷肥肥效不顯著。為此彭琳做了機理研究,認為這與土壤,有效磷含量有關,有效磷含量高,則肥效不顯。他還證明,磷肥與氮肥配施,作物的吸磷量及磷肥利用率均隨氮肥用量加大而提高,稱之為“磷配氮,氮促磷”效應,或“施氮促磷”效應。試驗還發現磷肥與廄肥配施可發生“替代”效應,因此,長期大量施用廄肥或其他有機肥的地塊施用磷肥往往不增產。長期以來有關丘陵旱坡地土壤氮素供應與氮肥肥效問題很少有人研究,彭琳於1956-1957年在陝西省綏德縣試驗發現,黃綿土供氮能力很低,年供氮量只能滿足作物正常需要量的1/5左右。他在“陝北坡地耕種土壤施用礦質氮肥的初步研究”和“陝北黑壚土型熟化土與關中古耕普通黑褐土上冬小麥肥料試驗初步報告”中肯定了坡地施用氮肥的效果,從而打破了丘陵山區坡地從不施用化肥之慣例。認為“陝北坡地耕種土壤所含氮量遠不能滿足作物需要”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氮素流失與淋失。他研究發現,在地勢寬闊平緩、潛水徑流滯緩、上覆土層或岩層滲透性良好、下伏砂礫層位埋藏較深、隔水層位和潛水水位埋藏深度適中地段,淋失下滲的硝態氮則存藏於地下水中(俗稱肥水或地下肥水),當其含量超過15毫克/升時,用於灌溉有明顯效果。據調查,陝西省關中地區肥水存藏豐富,彭琳對其進行了分區評價,發表有關論文4篇,“肥水”專著1部,並獲陝西省科學大會獎和1979年陝西省科技成果獎。
彭琳於1976-1991年主持了“黃土高原微肥使用的有效條件與施肥技術”研究,套用生態學物質循環原理和生物地球化學及農業化學方法,詳細研究了黃土高原微量營養元素—土壤一植物之間的關係,闡明了土壤—植物系統中微量養分數量分布、形態轉化、富集殘留及其進入植物體內的運轉、營養作用與毒害效應;提出了微肥使用的有效條件及技術要點。有效條件是:(1)有效態微量養分低於臨界值的缺素土壤;(2)微量養分與常量養分比例失衡的土壤;(3)喪失熟化層的生土;(4)植株微量養分特別是活性養分含量過低的缺素植物;(5)對微量養分施用反應敏感的植物;(6)中低產農田。技術要點是:“五防”,即微肥浸種拌種防過量;葉面噴灑防失時;施入土壤防固定;多種微肥混施防“拮抗效應”;污水灌區施用防疊加污染。並通過研究制定出適用於黃土高原以至我國北方石灰性土壤地區的土壤有效微量養分分級指標與缺素臨界值,指出黃土高原約有1/2~2/3的土壤缺鋅、硼、錳、銅、鉬,1/10~1/5的土壤缺鐵。1982年本項研究成果在西北累計推廣微肥面積4488萬公頃,增產糧食150 噸,新增產值7.48億元。1989年獲中國科學院科學進步二等獎,1992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994年編入《農業獲獎科技成果彙編》向全國推廣,1996年在中國科學院院刊上向國內外介紹。此外,彭琳還與陝西省畜牧獸醫研究所聯合研製出銅—酵母粉豬飼料添加劑,產品銷售20餘個省、區,並獲陝西省1993年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50年代起,彭琳開始研究黃土高原土壤養分消長趨勢,發現黃土高原土壤氮庫入不敷出,並且旱作土壤養分含量大多低於灌溉土壤。在氣候乾旱和土壤侵蝕嚴重地區養分含量更低。彭琳的研究證明,在一定降水條件下,通過施肥培肥,旱地生產力可以大幅度提高。旱地培肥措施主要有:夏閒深耕、豆茬輪作和重施廄肥。配合施用化肥是進一步提高塿土肥力和增加作物產量的重要途徑。彭琳認為,旱地土壤培肥的現代技術主要是:化肥與專用肥結合、少耕免耕與覆蓋栽培結合、碳三作物與碳四作物輪作。他先後發表了“旱地土壤培肥原理與實踐”、“黃土區旱作土壤資源及其合理利用”等論文21篇。彭琳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情報研究所協作進行的“2000年農牧業科學技術發展預測研究”,獲中國農業科學院1983年度農業技術改進三等獎。
彭琳於1986年至1990年參加並主持了“黃土高原地區農林牧綜合發展與合理布局”的專題研究,他以生態學與農業經濟學理論為指導,根據本地區地質構造地貌特徵、經濟發展條件、農林牧業生產水平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為依據,提出了黃土高原地區農林牧業發展與綜合治理開發的總體戰略。即發展“兩環”;整治“兩區”。所謂“兩環”指位於黃土高原地區周邊,內環為沿區內隴海、同蒲、京包、包蘭、蘭青鐵路幹線的河谷平原、盆地及其毗鄰台塬地區形成一條以生產糧食為主的金色環帶;外環為四周的太行山秦嶺日月山祁連山賀蘭山陰山構成一條以林草生產為主的綠色環帶,外環成為內環的天然屏障。“兩區”是指位於黃土高原地區中心,長城內側東南部為以治理水土流失為重點的丘陵溝壑區,長城外側、西北部為以治理土地沙漠化為重點的風沙丘陵區,戰略重點是建設兩個經濟走廊:南部隴海經濟走廊為隴海鐵路鄭州蘭州段,它是歐亞大陸橋經濟比較發達的區間,可建立新技術開發帶,出口導向型開發模式;北部河套經濟走廊為黃河幹流中衛榆林段向東延伸至大同盆地,它是我國煤炭能源重要基地,可建立國際貿易中心,農業工廠化開發模式。“兩環”、“兩區”提出後,受到社會各方面的重視,1989年4月21日《內部參考》、5月9日《中國科學報》、5月24日《人民日報》(海外版)、7月3日《科技日報》和《人民中國》(日文版)9月號向國內外作了報導。彭琳主編了《黃土高原地區農林牧業綜合發展與合理布局》專著,發表“黃土高原地區商品糧食生產基地建設與布局”論文5篇。
“黃土高原地區綜合治理開發專題研究及總體方案”,獲中國科學院1992年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彭琳為受獎者之一。
彭琳思想敏銳,勤奮進取,在研究工作中總是親自動手,認真負責,積累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
彭琳長年深入農村蹲點開展試驗研究,多次對黃土高原農業生產與水土保持進行實地考察,吃苦耐勞,長期工作在生產第一線,從1953年8月至1989年12月共437個月中就有203個月深入生產第一線蹲點、考察,有些年度在外工作長達3/4以上時間。
彭琳對工作認真負責,不畏艱難險阻,盡力克服困難,積極完成任務。1976年8月唐山地震後不久,他服從所里領導安排,按時到黃河中游各地進行水平梯田高產穩產調查。在天水調查時遇到松潘地震,仍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榮譽

1985年,獲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陝西科學院先進工作者稱號;
1988年,被評為科學考察先進隊員;
1992年,獲科技興陝先進工作者稱號,同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主要論著

1 彭琳,彭祥林等.陝北坡地耕種土壤施用礦質氮肥的初步研究.科學與技術.1958(4):31~35
2 彭琳.古耕普通黑褐土的磷肥肥效問題.土壤通報.1959(2):7~16
3 彭琳參加撰寫.小麥的密集和深耕.見:農業豐產研究叢書第1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60
4 彭琳.小麥豐產問題研究.見:農業豐產研究叢書第4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63
5 彭琳主編.肥水.北京:科學出版社,1973
6 彭祥林,彭琳,白志堅等.關中地區地下肥水資源分區評價.土壤.1978(1):21~27
7 彭琳,彭祥林,李繼雲等.黃土區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和增產效果.中國農業科學.1978(3):65~67
8 彭琳,彭祥林,李鼎新等.塿土的鋅肥肥效和磷鋅關係.土壤學報.1980,17(1):62~68
9 彭琳,彭祥林,李鼎新等.黃土區土壤有效銅的含量和銅肥肥效的初步研究.見:中國科學院微量元素學術交流會彙刊.北京:科學出版社,1980:190~193
10 彭琳,彭祥林,盧宗凡.婁土旱地土壤硝態氮季節性變化與夏季休閒的培肥增產作用.土壤學報.1981,18(3):212~222
11 彭琳,彭祥林.婁土旱地輪作中氮素循環初探.土壤.1981,13(5):182~185
12 彭琳,彭祥林,餘存祖等.黃土區土壤微量養分含量與分區以及微肥施用前景.土壤通報.1982(5):26~28
13 彭琳.黃土高原地區農林牧業生產與合理布局.人民黃河.1982(9):6~9
14 彭琳,彭祥林,餘存祖等.黃土地區土壤中鋅的含量分布、鋅肥肥效及其有效施用條件.土壤學報.1983,20(4):361~372
15 彭琳.黃土地區旱作土壤資源及其合理利用.中國農業科學.1983 (6):5~10
16 彭琳,彭祥林,餘存祖.黃土區有機肥與配施效果.土壤肥料.1983 (5):14~15
17 彭琳,彭祥林,餘存祖.氮鋅配合施用的效果及其對土壤作物氮素營養的影響.土壤通報.1984,15(2):73~75
18 彭琳,彭祥林.旱地小麥磷肥適宜用量.見:中國科學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第2集.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63~69
19 彭琳,餘存祖,張衛.黃土高原生態系統中土壤氮庫的儲量、流量及其消長趨勢.農村生態環境.1988(4):13~16
20 彭琳,彭祥林.黃土地區土壤中磷的含量分布、形成轉化與磷肥合理施用.土壤學報.1989,26(4):344~352
21 彭琳,餘存祖,冉勇.黃土高原地區土壤鋅狀況與鋅肥施用的探討.華中農業大學學報.1989(增刊):52~57
22 彭琳,彭祥麟,劉玉民等.發展“兩環”整治“兩區”—黃土高原綜合治理開發總體構思.水土保持通報.1989,9(3):1~7
23 彭琳.多角發展產業導向建設經濟走廊—黃土高原地區農村經濟發展戰略探索.水土保持學報.1989,3(4):1~7
24 彭琳.黃土高原地區商品糧生產基地建設與布局.見:中國科學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第9期.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24~69
25 彭琳.旱地土壤培肥原理與實踐.山西農業科學.1990(5):30~33
26 彭琳.黃土高原地區農林牧業綜合發展與合理布局.北京:科學出版社,1991
27 彭琳.黃土旱原糧食高產記錄及其啟示.國土開發與整治.1993,3(1):54~59
28彭琳,餘存祖,戴鳴鈞等.土壤作物微量養分含量與營養診斷指標.見:中國科學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第2集.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70~80
29 彭琳.陝西省糧食持續發展與提高化肥生產效率.見:民以食為天一陝西省農業(糧食)發展綜合學術研討會文集.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7:256~25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