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調官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明代鎮戍軍中的下級軍官。負責分守一堡。其地位在守備、備御...
官類名。提舉調度的意思。清末各新設機構常置此職,系處理事務的高級人員。其職權大小,因機構而異。[controller] 《元典章新集·詔令·今上皇帝登寶位詔》:“...
明代正統元年(公元1436年),設提調學校官員。在邊防軍事系統鎮守總兵官屬下,亦有提調官一職。1...
明清科舉考試中特設之官,又稱提調官。明制,順天、應天二府鄉試用府尹,各省鄉試以布政司官充任,會試則京官用之。俱設一員。掌理試場簾外一切事務,封閉內外...
由大學士鄂爾泰和親王弘晝督辦,任命御醫吳謙、劉裕鐸擔任總修官(相當於主編),陳止敬擔任該書的經理提調官。為保證醫書的質量,選派有真知灼見、精通醫學、兼通文理...
違者聽提調官治罪。同治七年七月(缺日),台灣府儒學敬立。 [2]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參考資料 1. 臥碑 .百度漢語[引用日期2018-04-01] 2. 台灣南部碑文集成...
這一個圖小倒,那一個苟俸祿,把官錢視同已物,更狠如盜跖之徒53。官攢庫子均攤著要,弓手門軍那一個無,試說這廝每貪污。〔倘秀才〕提調官非無法度,爭奈蠹...
字熙人,1878年生於黑龍江省雙城縣林甸人。清末舉人出身。歷任黑龍江將軍府全省文案處提調官,安達廳鹽撫民通判。...
(5)翰林院提調官、武英殿提調官:管理提取翰林院、武英殿藏書。四庫全書館館職人員 編輯 自開館至第一部書完成,共有360人擔任館職。 參見:四庫全書館館員列表...
原因yuán yīn是對事物所以如此的解釋。出自《水滸傳》第四十四回:“原因押送花石綱,要造大舡,嗔怪這提調官催併責罸他,把本官一時殺了。”...
乾隆十四年以後,軍機處存檔中的錄副奏摺,絕大部分由方略館供事抄錄,以軍機處名義的行文亦有由方略館提調官簽發者,以致方略館漸成專為軍機處辦事的附屬機構。...
光緒十五年,任會典館詳校官,次年改方略館協修官。光緒二十二年,任會典館幫總校官。次年改鄉試磨勘官。光緒二十四年,任會典館總校官、功臣館提調官、...
荊州古城牆上的文字磚以明朝為主,磚上題字型現了當初的生產責任制,城磚上的文字含有多方面的內容,如城磚的生產地、城磚的數量、磚戶名、負責的提調官,具體...
任御使的仲兄薛春黎前往江西主考鄉試,在試院暴病身亡,巡撫急調薛時雨改任江西鄉試提調官。在充任提調官中,薛時雨看透了官場腐敗,憤然託病辭歸,這年不到50歲,...
孟康是《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玉幡竿,真定州人氏。他原是船匠出身,奉命監造花石綱大船,因殺死提調官,棄家到飲馬川落草。後受戴宗招納,加入梁山。梁山大聚義...
任提調官的當地州官對劉琰的做法提出指責和非難,劉琰取出皇帝的敕書,說道:“朝廷賜給我這個敕書,不是光做樣子好看,是要派我來選拔真才,以為國家準備有用之人...
纂修《通鑑輯覽》,清廷專設館局,以大學士傅恆、來保、尹繼善、劉統勛四人為總裁,設副總裁七人、提調官十五人、收掌官五人、纂修官十二人、校對官十人、總校...
嘉慶帝賞其書注,命為提調官,總領館事。書成,典試雲南,視學貴州。黔中有大定武舉吳甲父子,為當在惡霸,黨羽遍郡縣,曾屢侮辱學官,大吏不敢問。達源盡揭其...
總兵,官名。明初,鎮守邊區的統兵官有總兵和副總兵,無定員。總兵官本為差遣...還設有副總兵、參將、游擊將軍,游擊之下還有坐營官、守備、把總、提調官等。...
採取木石料及燒磚瓦之類,虛費工律而不堪用者,計所費僱工錢坐贓論,若有所造作及有所損壞,備慮不謹而誤致人死亡者,以過失殺人論,工匠、提調官各按應承擔的...
清代僅在順天府尹之下設“丞”1人,為正四品,掌管學校政令,鄉試時充提調官。清代文人往往以“丞”為“同知”的代稱(即比附漢代郡丞的官名)。輔佐地方官員,...
道光二十八年,因修皇族的族譜“玉牒”造成,提調官增慶被奏賞花翎,這是首開軍功之外的“別項勞績保翎”之例。從此諸如皇上“山陵奉字”、海運事宜、勸捐、抽...
館內日常設有纂修官九名(漢人六名,滿人三名),其中除有一名漢纂修官規定由翰林院派充外,其餘纂修官均由軍機大臣從軍機章京內派充。另有提調官四人、收掌官...
清藏書家。字韞輝,號映山,別號竹南逸史,祖籍山東海豐,入籍浙江海寧。乾隆三十一年(1766)進士,授編修,官文淵閣校理、武英殿提調官,乾隆五十一年(1786)升為...
嘉慶丙子科順天鄉試第一百一名舉人,考補軍機章京。庚辰科會試第十三名進士,殿試一甲第二名,賜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充實錄館纂修提調官。...
僅據初步統計,名列四庫全書館任事官員的便有十六七位,他們是副總裁沈初,總閱官謝墉,總纂官陸錫熊、孫士毅,總校官陸費墀,翰林院提調官馮應榴,武英殿提調官韋...
景考祥(1698-1778),清江都縣宜陵景家垛(今江都市宜陵鎮三橋村)人,幼隨父宦河南,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國史館纂修官、文穎館提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