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介紹
當前世界範圍內對於控制保護系統的興趣正在不斷增加,當從
PMU數據中挖掘深層次信息、知識和智慧的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後,測量系統、預警系統和控制保護系統的套用將突飛猛進。其中,預警系統在測量系統基礎上實現安全分析、態勢預測和風險預警功能;控制保護系統在測量系統和預警系統的基礎上實現設備保護、系統保護和其他自動控制功能,即確保事故停堆,又可避免因儀器故障引起的誤動作。
控制保護系統的功能主要是根據數據線上分析穩定性,包括暫態功角穩定、小信號穩定、頻率穩定、暫態與長期電壓穩定、低頻振盪、
次同步振盪,確定實時輸電能力,分析相繼故障風險,以及最佳化控制決策。為此,必須通過可靠的通信系統將控制命令傳送到分層分散的控制裝置。
構成和技術
系統主站通過高速通信系統接收來自子站或其他主站的相量數據,並可與EMS等系統交換信息,實現實時頻率特徵分析、擾動識別、仿真曲線對比及全網錄波觸發等功能。平台包括前置機、
實時資料庫、歷史資料庫、監測系統與外部系統的接口、數據的轉發等部分。
系統要協調許多矛盾,例如系統安全的全局性與控制手段的局部性,選擇性切除故障的常規保護與保證系統動態安全的系統保護,動態控制的實時要求與決策支持的大量計算。因此,最好與SCADA/EMS等系統完全融合,即採用一體化的信息平台、資料庫管理系統和人機互動系統等。控制保護系統可以克服現有局部和
分散控制系統的不足,實現全局的最佳化協調控制。
關鍵技術包括:
①系統的框架設計;
②網路通信的實時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
③相量測量技術,非時標信息和時標信息的融合;
④從動態回響曲線中挖掘深層信息,包括在沒有與實際軌線對應的數學模型及參數下,從PMU軌線中提取量化指標;
⑤實測數據和仿真數據相結合的數據挖掘,基於廣域動態信息的定量分析和最佳化控制的理論和算法;
⑥自適應控制的最佳化和協調;
其中④和⑤是目前推廣控制保護系統的主要障礙。
系統功能
控制保護系統實現電網安全穩定的預警和決策支持的功能有:
1)實時的動態監測,線上路溫度、電壓、相角、頻率等出現靜態或動態異常時報警,還包括傳輸功率、電能質量(諧波分析,不對稱分量,電壓質量,頻率質量)及輔助服務質量監測、分布發電的監視、保護和控制、全網聯動記錄的觸發等。
2)辨識異常運行的特徵和故障類型,利用線路雙端量測量改進瞬時性故障的定位,進而實現廣域保護及廣域
後備保護。
3)動態行為分析,包括時變的低頻振盪特性(模式、模態、阻尼、振盪界面)、定性判穩並識別同調群和失穩模式,捕捉振盪中心及其轉移,選擇不平衡功率小的解列方案並與切負荷方案協調,快速確定解列面,識別解列時刻及其方式。
4)在不知道精確模型與參數的情況下,評估實測軌跡的穩定裕度,但目前尚無突破性的進展。
5)事故追憶和演化過程分析。
6)數學模型及參數的校核,線上測定線路的各序參數,如特性阻抗、傳播參數、分布電感及電容等,進而實現自適應保護。
7)決策與控制,包括:互聯繫統解列的協調;
閉環控制,由PMU提供反饋信號,為PSS及可控串聯補償(TCSC)等控制器提供遠方的附加穩定控制信號;電壓靜態失穩的預測與控制,頻率穩定的預測與控制,加快故障後的診斷和處理。
套用領域
控制保護系統對採集到的系統動態進行監測和分析,包括導線溫度、電能質量、輔助服務質量、低頻振盪、故障定位與演化,可以按該真實動態來校核仿真模型及參數。此外,還可以識別振盪模式及解列邊界,評估受擾軌跡的穩定性,廣域調節,參與狀態估計,驗證模型和參數。
將數據直接用於電網的閉環控制(如正常運行時的遠方電壓調節,以及檢測到不安全行為後的校正控制)時,必須妥善考慮通信網路的拓撲、時延及不確定性。雖然目前還缺乏工程套用的實例,但未來幾年內有可能實現熱穩定極限和廣域二次電壓閉環控制。將相量測量單元(
PMU)提供的相量測量和
RTU的量測量一起加到狀態估計中可以增加冗餘度,如果能充分利用統一時標的信息,將進一步改善估計精度。
國際大電網會議(
CIGRE)工作組在2006年預測控制保護系統的3個套用領域為:改進基於傳統技術的緩慢二次電壓控制;振盪阻尼、電壓穩定和熱穩定極限的控制;廣域的暫態穩定保護。
直流控制系統
定義及現狀
直流控制保護系統是直流輸電的“大腦”。是直流輸電系統安全、可靠、穩定運行的保障。其關鍵技術主要包括軟硬體平台技術、直流控制保護系統設計、閥觸發控制、直流保護。ABB,SIEMENS,ALSTOM等作為國際上少數幾家能夠完整進行直流輸電系統設計製造的公司。把直流控制保護系統作為直流輸電的核心。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不斷進行開發和產品升級換代。ABB公司現在提供的MACH2直流控制保護系統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開發。
1995年左右開發完成的、我國剛投入運行的龍政直流和三廣直流採用的就是這套系統:SIEMENS公司提供的直流控制保護系統被我國南方電網的天廣直流和在建的貴廣直流中所採用。據悉。ABB已著手開發更新一代的直流控制保護系統。SIEMENS已經推出新的直流控制保護系統Win.TDC。
系統總體結構
直流控制保護系統基本按面向物理或邏輯對象的原則進行功能配置。不同對象的功能之間儘可能少的交換信息。某一對象異常不影響其他對象功能的正確運行。系統分為站層和設備層兩大層次。系統總體結構如圖《直流控制保護系統結構圖》所示。站層主要包括
SCADA和遠動通信系統及站級CAN網。設備層設備按照功能可分為交直流站控系統、直流極控系統、直流保護系統。
SCADA
高壓直流控制保護系統中SCADA系統的軟硬體。包括對換流站交流開關場(含換流變及備用間隔)、直流開關場、換流站控制樓、閥廳、通信系統、直流線路、換流站輔助系統等的監視控制以及與遠方調度中心和其他監視場所的通信接口等。換流站SCADA系統的作用是用於監視控制高壓直流傳輸系統以及換流站交流系統的運行控制、數據採集和數據處理。
SCADA系統是一個模組化、分布化的全面的計算機網路系統。層次結構清晰。它由過程監視單元、過程控制單元、圖形操作工作站和主計算機系統組成。所有過程監視與運行的工作站、主計算機通過區域網路(LAN)連線,具有信息共享、資源最佳化使用和功能分布的網路性能。SCADA系統結構採用開放化設計。將來如有需要便於系統升級和增加新的功能。SCADA系統必須要保證其高可靠性。重要的子系統、設備和網路、通道都採用冗餘體系結構,保證在單通道或單硬體故障下不引起系統故障。
交流站控系統
站控系統分為交流站控和直流站控。交流站控系統主要完成交流場、
交流濾波器和電容器的監視與控制。其主要功能歸納如下:
整個換流站範圍內的數據採集及信息處理、上送運行人員控制系統:
全站範圍內的開關、刀閘和地刀的操作控制;
聯鎖:
同期:
交流站控系統內部及輔助系統的事件生成和上傳至運行人員控制系統:
線上諧波監視:
對輔助系統的監控接口(包括站用電系統的控制、監視,以及對其他輔助系統的監視功能);
對一次測量裝置的接口功能。
以下是交流站控系統的配置原則。
1、採用分散式結構。按面向物理對象的原則進行各站控子系統的配置。不同子系統之間儘可能少的交換信息。某一對象異常不影響其他對象功能的正確運行。配置子系統時充分考慮各子系統的負載均衡。避免某一子系統任務過重。造成運行異常。
2、採用分散式I/O系統。I/O採用按對象設計的原則。即關閉某一對象相關I/O的電源不影響系統及其他對象的運行。
3、採用標準匯流排CAN和TDM。通信介質採用光纖。提高系統抗干擾能力。CAN匯流排用於信號量及控制命令的傳輸。TDM匯流排用於電壓和電流信號的傳輸。
為了保證系統的高可用性。即不因單一故障影響系統正常運行。交流站控系統的主要系統設計為冗餘的。冗餘的主要方法是雙重化,冗餘的範圍從輸入/輸出迴路到SCADA,LAN。
直流極控系統
極控系統是整個換流站控制系統的核心。極控系統的控制性能直接決定直流系統的各種回響特性以及功率/電流穩定性。
極控系統功能概要如圖《高壓直流控制系統功能框圖》所示。
控制功能模組包括:極功率控制/電流控制(
PPC);過負荷限制(OLL);直流功率調製(
MODS);換流器觸發控制(CFC);控制脈衝發生單元(CPG);無功功率控制(
RPC);開關順序控制(SSQ);模式順序控制(MSQ);準備順序控制(RSQ);電壓角度參考值計算(VARC);
換流變壓器分接頭控制(
TCC);線路開路試驗控制(
OLT);站問通信(
TCOM)。
運行人員設定功率定值和各種直流功率調製後。功率定值經PPC單元計算得到電流定值,電流定值再送到CFC單元計算得到相應的觸發角。CPG單元產生觸發脈衝送到閥控制(VC),CFC還確保觸發脈衝在允許限制範圍內。
直流保護系統
a、保護完全雙重化配置:1套直流保護可完成所有的保護功能。2套直流保護完成完全雙重化保護配置。每套保護自身採取措施保證單一元件損壞本套保護不誤動。保證安全性:2套保護同時運行,任意1套動作可出口。保證可靠性。
b、每套保護的防誤不依賴於其他套保護,使設備之間關係簡單。易維護。
c、每套保護採取的單一元件損壞防誤動的措施。
d、每套保護為雙輸入、雙採樣、雙匯流排傳輸、雙處理器進行保護運算。
直流保護裝置原理如圖《直流保護裝置結構圖》所示。
直流系統保護所保護的設備和範圍與換流站的特點密切相關。與一般的交流變電站不同,所要保護的設備和範圍有交流母線、交流濾波器;換流變壓器:直流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