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接引佛
- 居所:西方極樂世界
- 身份:西方極樂世界教主
接引佛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據《無量壽經》卷上載,過去久遠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時,有一國王發無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為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佛處...
(本詞條為洪荒流小說中的設定,與佛教無關。)接引道人,洪荒流小說中的諸天六聖之一。西方二釋之一,西方教主,阿彌陀佛。...
接引道人是《封神演義》中西方教教主 ,是準提道人的師兄,其原型就是佛教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大乘佛教中被尊稱為“接引導師”,這是“接...
五色佛祖小說類型 編輯 玄幻小說五色佛祖內容簡介 編輯 這是一個被從古至今未曾有過的接引佛光捲入時空裂縫的修佛者——五色,在異世宏揚佛法的歷程。 這是一個不...
混鯤(hùn kūn)祖師,修“玄靈氣”,弟子無數,什麼蟒牛蛇獸、蛟鵬獅猴……各種形象各異的生靈都來者不拒。最得意處是有兩大弟子。大弟子名喚接引道人,二...
南昌“三寶”(佑民寺銅佛、鐘鼓樓銅鐘、普賢寺鐵象)中唯一倖存的銅鐘(鑄於南唐年間,重10064斤)被安置於鐘樓內。1995年重鑄接引銅佛。 [4] ...
內供接引佛,每月望朔,慈禧在此燒香禮佛。 共12張 佛香閣近景 歷史沿革 在清朝乾隆時期(1736-1795)在此築九層延壽塔,至第八層“奉旨停修”,改建佛香閣。...
在殿內供奉著四天王、韋陀及接引佛塑像。釋迦佛殿,為單檐廡殿頂調大脊式建築,面積達100餘平方米。檐下雙昂五踩斗拱,拱眼壁為彩繪佛像。殿內原供奉的是一佛...
米黃釉阿彌陀佛瓷像,明朝時期,通高62.6厘米,別名接引佛。...... 米黃釉阿彌陀佛瓷像,明朝時期,通高62.6厘米,別名接引佛。中文名稱 米黃釉阿彌陀佛瓷像 ...
佛光山寺,中國佛教寺院。位於台灣省高雄大樹鄉東北區。於1966年開創,以寺廟建築規模宏偉並有巨型雕塑群而著稱。山上有高達41米的大接引佛,佛全身貼金。自大接引...
內供接引佛,寓意接引眾信徒進入佛門廣接佛緣。大殿前有碑刻數方,其中有乾隆年間重修天寧寺碑。接引殿前過去有大殿釋迦殿,接引殿後為舍利塔院,高大的舍利塔矗立...
除了主要寺院建築外,佛光山最具特色的便是大佛城,其中接引大佛高120英尺,在陽光照射下反射出萬道金光,為佛光山的地標,四周有480尊小型金身阿彌陀佛塑像圍繞,景象...
接引佛 佛像釋迦摩尼 ,梵名S/a^kya -muni ,巴利名Sakya-muni 。意即釋迦族出身之聖人。又作釋迦文尼、奢迦夜牟 尼、釋迦牟曩、釋迦文。略稱釋迦、牟尼、...
在洪荒流小說中,乃是六大天道聖人之一,發大宏願成就阿彌陀佛祖之尊。二弟子準提道人也就是書中所說的西方妙法祖菩提準提佛母,其間不知與接引道人間發生了什麼...
前院玲瓏方正,中殿明潔肅靜,方磚青瓦,雕木門窗,正中供奉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號稱接引佛,是西方極樂園的三聖。三聖像之後,是手執降魔杵的護法神...
明朝萬曆初年(1573年),邑人李朝陽於燕趙豫晉之間募銅萬餘斤,鑄成阿彌陀佛接引像一尊,佛像高二丈三尺,線條流暢,造型逼真,高大雄偉,置大殿內,後人遂稱文殊寺...
供一尊佛,或釋迦佛或毗盧佛或接引佛,有的供三尊佛,或三世佛(中釋迦佛、左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右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或三身佛(法身、報身、化身)。主尊...
一般祈禱於阿彌陀佛,主要目的在於祈求死後的解脫。漢傳佛教認為,阿彌陀佛主要是以其願力,引渡眾生到極樂世界,脫離苦難的輪迴,故亦號“接引佛”,也因為此佛有...
內容 阿彌陀為淨土宗信仰的佛名號,佛教說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淨土”,故又稱“接引佛”。他原為國王,後捐棄王位,發心出家,名法藏...
入門後是接引佛殿,內供接引佛一尊。山門旁有磚砌圍牆,形成獨立院落。山門至主寺相去一里許,由一條依山曲徑相通,相當清幽。主寺門前有一排殿堂,自南而北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