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你回家

接你回家

2010年1月,8名中國維和人員在海地地震中遇難。曾經為汶川大地震創作歌曲《生死不離》的王平久舒楠攜手創作歌曲《接你回家》,紀念1月19日將“回家”的8位中國維和英烈,歌曲由成龍譚晶分別在北京和廣州連夜錄製。

基本介紹

歌詞,創作背景,現實意義,相關新聞,海地七日七夜,第一塊牌子,

歌詞

等待奇蹟卻沒有了奇蹟
整個世界都在為你哭泣
難道真的分離
會有多遠距離
你的笑容淚光里回憶
盼望日子卻沒有了歸期
故土難離每寸都在心裡
也渴望著奇蹟
回到幸福家裡
你的目光不捨不棄
接你回家
我不能沒有你
儘管你留在那裡卻銘刻在我心裡
接你回家
溫暖你的土地
永遠守候你一生對全世界的情義

創作背景

沉痛悼念海地地震中遇難的中國同胞
中國國際救援隊1月17日宣布,在海地地震中八名中方失蹤人員的遺體已全被找到,按照遺體發現順
序,分別為王樹林鐘薦勤李欽郭寶山和志虹李曉明趙化宇朱曉平。中國維和遇難人員遺體將及時順利護送回國。1月18日上午10時40分許到達我國,10時57分開始悼念儀式。
海地地震遇難中國維和警察海地地震遇難中國維和警察

現實意義

中華民族維和精神
譚晶說,這首《接你回家》中,除了表達對英雄的尊敬之情,更多的是一種溫暖,“我們的維和部隊在為維護世界和平方面做了很多,甚至有人貢獻了生命,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為之驕傲,但在緬懷的同時,我們更希望能傳遞一份溫暖。”
而在詞作者王平久看來,8位遇難維和戰士的犧牲不是狹隘意義上的犧牲,“他們的犧牲體現了中華民族在維護世界和平中做出的努力。”
戰友雖已犧牲,但維護世界和平的使命仍將繼續,中國人民期盼世界和平的夢想仍在繼續,“緬懷英雄不需要眼淚。”譚晶說,在民族大義面前,我們需要將因個人犧牲的悲傷轉化成一種力量,並用這種力量來溫暖每一個繼續前行的人。
採訪最後,譚晶告訴記者,最終合成完畢的《接你回家》今天中午12時許就會在北京出爐,並在中央電視台播放。

相關新聞

中新網北京1月18日電
“接你回家,我不能沒有你,儘管你留在那裡卻銘記在我心裡;接你回家,溫暖你的土地,永遠守候你一生對全世界的情義。”一曲寫給中國維和部隊八勇士的《接你回家》,代表全中國人民發出了對八位海地維和英雄的呼喚,歌曲由《生死不離》組合王平久舒楠創作,目前已確定譚晶成龍共同演唱,1月18日晚將完成錄製工作,靜待19日上午八位維和英雄的“回家”。
鐘薦勤,女兒出世半年還未曾見過一眼,還等著他起名的“不稱職”的爸爸;和志虹維和部隊的翻譯官,遇難官兵中唯一的女兵;李曉明,曾參與過北京奧運會火炬護送,維和足跡遍及海地阿富汗東帝汶、科索沃等七個任務區的“超級戰士”;朱曉平郭寶山王樹林趙化宇李欽……當這些陌生卻在此刻無比崇高的名字出現在電視熒幕上的時候,當他們生前的影像資料出現在人們視野中的時候,淚水,模糊了每個人的雙眼。
就在8名維和警察“回家”的路途中,一首專為他們而作的歌曲《接你回家》也悄然誕生。曾經為汶川大地震創作歌曲《生死不離》的王平久舒楠,再次攜手,為8位英雄創作了這首《接你回家》。
“這首歌和《生死不離》不一樣,我們希望通過這首歌去傳遞一種力量,讓世界去看到我們中國為維護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我們不僅是要去紀念這8名維和部隊的警察,而且要傳播他們維護和平的精神,去繼承他們的遺願”,詞作者王平久在談到自己填詞的初衷時如是說。8名遇難維和警察中的李曉明,曾在去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和王平久共事,當時他們還約定:每年北京奧運會紀念日期間再相見。當海地大地震,包括李曉明在內的8名維和警察下落不明時,認識李曉明的北京奧組委成員們都在為他祈禱,期盼奇蹟的出現。然而,奇蹟沒有發生,李曉明的音容笑貌只能成為緬懷。當王平久確認這條訊息,並看到8位維和警察的遺體踏上“回家”路的電視畫面,他再也坐不住了。他和舒楠不約而同地決定為八位英雄創作一首新歌。
譚晶拿到這首歌的小樣,並聽到這一段的時候,已經潸然淚下。身在廣州的她當即推掉了所有的活動,決定當晚就錄製完成這首歌。成龍也同樣改變了自己的行程,全力配合歌曲的錄製。成龍譚晶和這首歌的所有主創者都希望,用這首歌,為八位勇士的“回家”之路送上最後一程。

海地七日七夜

治安不樂觀:匪徒搶劫警局,街頭槍戰頻頻狀況仍很糟:搜救者稱好像來到另一個星球
由於災情嚴重、交通通訊不暢、海地政府機構和在海地的國際組織受損嚴重,海地災民安置、人身安全及衛生等狀況不容樂觀,“我真的覺得,我好像降落在了另一個星球,”一名搜救者表示。
海地一周·中國
中國救援速度贏讚譽
當地時間12日下午,海地發生芮氏7.3級強烈地震。據吳妙發研究員介紹,接到海地大地震訊息之後,中國政府採取了非常快速的措施。首先胡主席跟溫總理向海地人民表示深切哀悼,其次中國政府宣布向海地政府援助3300萬美元,紅十字會援助100萬美元,我們組織了68位人員組成的一支救援隊伍,從北京、石家莊、深圳、南京等地調來,他們第一時間集中到北京,經過48小時的飛行到達海地太子港進行援助。各地民眾也非常支持中國政府的行動。因此中國政府第一時間迅速地行動起來。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對中國實施的大量援助表示讚賞。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在海地緊急援助中做了自己應該做的工作,進行了力所能及的援助,得到了國際社會的一致讚譽。彭光謙少將也指出,儘管我們和海地現在沒有建立外交關係,但我們從人道主義出發做出了快速的反應,國際社會是高度讚譽的。
海地一周·世界
全球總動員海地不孤單
英文《中國日報》1月20日評論版文章:海地這場巨大的災難,再一次印證了一條亘古不變的真理:人類即使面臨滅頂之災,仍然有希望可循。
我這一周來在太子港的所見所聞就是這樣的。此次聯合國機構蒙受的損失是史上最為嚴重的一次。我們設在海地首都的總部已淪為鋼筋混凝土的廢墟。我當時就想,這種情況下人怎么能倖存下來呢?但是,我剛懷著沉重的心情離開海地還沒多久,就傳來救援隊抬出一名生還者的訊息——這名生還者在沒有食品和水的情況下,在廢墟底下埋了五天!我認為,這就是一個小奇蹟,一個希望的象徵。
我們目睹了國際社會對於海地慷慨而且充分的援助。每個國家、每個國際援助機構都動員人員前往海地救災。請在海地最需要的時候,為它做最正確的事——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項有力的精神支持。 綜合《北京晚報》、新華社

第一塊牌子

中國國際救援隊於海地時間16日凌晨3時30分挖出第一具中方失蹤人員遺體,根據衣服等特徵初步判斷為公安部裝備財務局調研員王樹林;早晨7時12分挖出第二具,根據胸牌姓名確認為中國駐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員鐘薦勤;上午11時07分,救援隊挖出第三具中方失蹤人員遺體,根據胸牌姓名確認為中國駐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政委李欽;11時35分,第四具中方失蹤人員遺體根據體貌特徵初步認定為公安部國際合作局副局長郭寶山;11時58分,第五具遺體根據胸牌確認為中國駐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員和志虹(女);12時03分,第六具遺體被挖出,初步判斷為公安部國際合作局維和警察工作處主任科員李曉明;14時38分,中國駐海地維和警隊隊長趙化宇的遺體依據胸牌得到確認;14時58分,8具遺體全部挖出,最後一具遺體被確認為公安部裝備財務局局長朱曉平。記者在太子港聯合國駐海地穩定特派團(聯海團)總部大樓營救現場看到,每具中方人員遺體被挖出時,中國駐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員和中國國際救援隊員都面向遺體列隊默哀,並致以三鞠躬。記者看到,面對曾朝夕相處的隊友,許多維和警察防暴隊員都紅了眼圈。有位救援隊員一直舉著一塊“戰友!我們接您回家!”的牌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