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溝,用以探索遺址堆積的情況、建築遺存的結構和地層關係等。每一溝可作為工作的基本單位,面積大小視情況而定。至於大面積揭露遺址時所開掘的方形或長方形的基本單位,則被稱為探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探溝
- 用途:用以探索遺址堆積的情況
- 別稱:探方
- 含義:考古發掘中所開狹長的溝
探溝,用以探索遺址堆積的情況、建築遺存的結構和地層關係等。每一溝可作為工作的基本單位,面積大小視情況而定。至於大面積揭露遺址時所開掘的方形或長方形的基本單位,則被稱為探方。
探溝,用以探索遺址堆積的情況、建築遺存的結構和地層關係等。每一溝可作為工作的基本單位,面積大小視情況而定。至於大面積揭露遺址時所開掘的方形或長方形的基本...
梅探溝村位於中峰鎮東南部,鄰近竹谿縣城,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土地肥沃,是遠近聞名的貢米主產區,也是我鎮重要的移民安置區。全村現轄5個村民小組,378戶,1411人,...
探坑法、探溝法 均為考古發掘的具體方法。“探坑法”,就是挖一個較小的探坑,目的是為探明遺址的布局和不同部位的底下狀況。它是一種小型的垂直發掘方法(2分...
在秦直道遺址4個探方或探溝里,共揭露出方向雜亂(有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南7個方向)的腳印21個,腳印分為成年男子、女子和兒童。腳印一般長20-25...
考古隊在定陵寶城一處城磚脫落的相應位置挖開第一條探溝。探溝剛剛挖到1米多深,就在寶城內側的牆壁上發現了一塊砌在牆裡的石條,擦去石條上的泥土,3個刻在石...
龍窟遺址位於佛山荷城區沿江路,東鄰風景秀麗的龜峰山。1957年,廣東省博物館的考古學者和高明縣文物工作人員在大崗山(現已闢為沿江路一部分)進行文物普查,在“探溝...
開7個探方,發掘面積200平方米;第二發掘點在第一發掘點的東北邊,開10個探方,發掘面積250平方米;第三發掘點在第一發掘點北邊,開3個探方和1條探溝,發掘面積63...
西北側低於農田的探溝底部全部用石塊鋪墊,這些石塊可能與塘山的基礎有關。2004年4-7月,對盧村段進行進一步的揭露,發掘面積458平方米,發現石制制玉T具和玉料、...
走馬崗遺址遺址的發掘分3區,共開探溝8條、探方5個,面積共127平方米。甲區在,的南端,高10米,開探溝3條(T1、2、4),文化層遭到耕作破壞,最深處不超過0.1...
1957年,廣東省博物館的考古學者和高明縣文物工作人員在大崗山(現已闢為沿江路一部分)進行文物普查,在“探溝”中發現古陶碎片,並發掘出20多件陶器及墊燒物、釉渣...
莊邊山遺址,位於閩侯縣竹岐鄉春風村西南莊邊山。遺址東西長約190米,南北寬約100米,總面積近2萬平方米。1956年發現,1960年試掘,開探溝3條,發掘面積78平方米;...
1984年的發掘報告尚未發表,僅就1982年11月中旬的探溝調查資料(見《考古》1986年第8期,“山東郯城縣黑龍潭細石器遺址”)探溝發掘表明遺址文化層可分三層:第一層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