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溯流:青銅編鐘譜寫的歷史

探源溯流:青銅編鐘譜寫的歷史

(從陶鈴銅鈴、中原鐃南方鐃,到甬鐘鈕鐘、錞於羊角鐘繭形鐘扁鐘,再到秦漢、隋唐、宋元明清、祭孔鐘樂,為大家講述了編鐘的源流和歷史的探討、對研究青銅編鐘歷史具有極高的價值) 科技史學術論叢”以科學史、技術史、醫學史與農學史等著作為主,兼收科技考古、科技哲學與科學社會學等相鄰學科的論著。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與大象出版社邀請部分專家,聯合組成叢書的編委會,以推薦和評議叢書的論著。《探源溯流——青銅編鐘譜寫的歷史》在以往研究編鐘歷史的基礎上,探討了編鐘的源流和發展,及其文化內涵,系統梳理了自遠古以來編鐘的起源和發展脈絡;從技術、音律及禮儀樂制等角度,對一系列專門性問題做了剖析;並對編鐘演變的社會歷史背景及文化意蘊做了闡釋。

基本介紹

  • 書名:探源溯流:青銅編鐘譜寫的歷史
  • 類型:家居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4778469
  • 作者:關曉武
  •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 頁數:268頁
  • 開本:16
  • 品牌:大象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探源溯流——青銅編鐘譜寫的歷史》作者關曉武嘗試著將編鐘形制演變的研究和其社會背景密切結合,對這一漫長、複雜的過程作了分期剖析,在以下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其一,首次系統梳理了自遠古以來青銅編鐘的起源和發展脈絡。其二,對西周至戰國的甬鐘和春秋早期至戰國的鈕鐘的形制尺寸比值進行了歸納計算,在此基礎上探討了西周至戰國青銅編鐘形制尺寸的特徵。其三,分析了早期的鐃、鎛、甬鐘、鈕鐘、羊角鐘的技術基礎和文化背景。
青銅編鐘及其文化內涵博大精深,研究難度很大。作者從工藝角度提出了一些有待解決的要點和問題,對後續研究或具有借鑑和啟示的意義。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言
第一節 幾點說明
一、選題緣由
二、文獻資料
三、研究主題
四、歷史分期
五、研究方法
六、成文經過
七、圖表說明
第二節 20世紀以來的編鐘研究
一、第一階段(清代以後至20世紀50年代以前)
二、第二階段(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中後期)
三、第三階段(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以來)
第二章 青銅編鐘的起源
第一節 禮和樂的萌發
第二節 陶鈴和銅鈴
一、陶鈴
二、銅鈴
第三節 中原鐃和南方鐃
一、中原鐃
二、南方鐃
三、中原鐃和南方鐃的比較
第四節 陶鈴、銅鈴和鐃之間的遞嬗關係
小結
第三章 青銅編鐘的發展和鼎盛
第一節 鎛和甬鐘的出現
一、鎛的出現
二、鎛的變化
三、甬鐘的出現
第二節 製作技術的發展與套用的興盛
一、早期的甬鐘編列
二、甬鐘製作技術的發展
三、鈕鐘的出現
四、使用制度和製作的規範化
第三節 錞於、羊角鐘和繭形鐘等鐘類樂器
一、錞於
二、羊角鐘
三、繭形鐘
四、扁鐘、鉦、鐸和句鑼
第四節 製作套用興盛的原因
一、冶鑄技術的提高
二、樂律理論的形成
三、社會形勢的變化
小結
第四章 鐘樂的滯延與衰落
第一節 秦代鐘樂
第二節 漢代鐘樂
一、漢鐘樂沿革
二、現存漢代編鐘
三、對漢鐘製作與套用的歸納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鐘樂
第四節 隋、唐、五代鐘樂
一、隋代鐘樂
二、唐代鐘樂
三、五代鐘樂
第五節 宋金遼和元明清鐘樂
一、宋金遼鐘樂
二、元代鐘樂
三、明代鐘樂
四、清代鐘樂
第六節 祭孔鐘樂
一、祭孔的歷史沿革
二、孔廟、縣學的鐘樂套用
小結
第五章 現代研究,製作與套用
第一節 曾侯乙編鐘複製研究
一、研究試製階段
二、全面複製階段
三、複製研究的成果和影響
四、對曾侯乙編鐘效應的思考
第二節 中華和鐘研製工程項目
一、總體設計方案的制定
二、編鐘和鐘架的設計
三、編磬、建鼓、鐘磬懸掛件和敲擊件的設計
四、研究設計項目的確定與調整
五、鐘架藝術製作和磬架、木基座、演奏台的設計製作
六、研製工程項目的成果和意義
小結
第六章 結語:青銅編鐘譜寫的歷史
第一節 歷史脈絡線條
一、起源
二、發展和鼎盛
三、滯延與衰落
四、現代研究、製作與套用
第二節 製造工藝拼圖
一、原料來源、鑄制場所和製作者
二、鑄型工藝、聲學性能與配伍套用
三、製作與套用的組織管理
第三節 禮樂文化的形和質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第三節 中原鐃和南方鐃
編鐘的真正起步是從銅鐃開始的。《考古發現》報導,商代晚期.銅鐃盛出。中原地區的河南,南方的湖南、湖北、浙江、江西、安徽、江蘇等省多有商饒出土。
關於鐃的名稱,歷來各家說法不一。據李純一考述,羅振玉稱鐃,容庚名鉦,郭沫若主儀 ,陳夢家謂執鐘,且把南方所出商代大鐃稱為鏞。高至喜認為《說文解字》、《周禮·鼓人》的有關記載與中原所出的饒相合,而與南方所出的形體較大的商鐃不符,因此他認為南方鐃可稱為鋪,囿於考古學界大多數以鐃名之的情況,他稱南方商代鐃為人鐃。羅泰( Lothar von Falkhausen)對於南方鐃和中原饒也進行了區分。李純從傳統文獻入下,定名為中原鐃為庸,稱南方大鐃為鏞.。朱文瑋、呂琪昌引用李純一的假設,以庸定義安陽地區的鐃,而把南方人鐃稱作句鑃。如徐堅指出的“中國傳統文獻固有的將中原以外的地區視為化外蠻貊之地的偏見使得在中國傳統文獻中尋找中原文化以外的器物的材料成為徒勞”,因此“實物材料僅靠文字推演而確定個類型本身已經很危險,而利用這個過程推演出來的標準去檢驗和分實物材料則更加勉強”。李,朱、呂三人對南方鐃和中原饒定名的失誤即在於此。殷瑋璋、曹淑琴則把中原鐃和南方鐃不加區分地統稱為早期鐘.,則混淆了鐃與甬鐘之間的差別。
根據形制上的相似和年代上的相近,我們以饒作為中原和南方兩個地域商饒的總稱。鑒於形體、紋飾以及地城上的區別,又分為中原鐃和南方鐃兩種。
一、 中原鐃
中原鐃(表2-4,圖2-9),主要出於河南安陽殷墟遺址,一般多為3枚一組a5枚一組的編鐃有一例,出於殷墟婦好墓。據不完全統計,殷墟墓葬出土銅鐃有11例35枚之多,分別屬於段墟期、三期、四期以及晚期。其中有10例,均為3枚一套成組出土。
安陽市西郊高樓莊8號墓出土銅鐃原3件,現存2件(圖2-10)大司空村288號墓曾被盜掘,只出土鐃l枚,另2枚為收集而得但從形制、紋飾及測音結果來分析,這3枚(圖2-11)應是同墓中的隨葬品。婦好墓出土鐃5枚(圖2-12),其中最大的2救有銘文“亞弜”,餘3枚未見銘文。徐堅認為這5枚鐃應來自兩組, 每組本來可能皆為3枚,與殷墟墓葬出士銅鐃的常見禮數相合。據郭洙若、陳夢家考證,認為“弧”是官名,“弜”見於武丁時期 卜辭,可能是方國或族名,與殷王國有極密切的關係。5件銅鐃,有“亞弱”銘文的兩件當為“弜”贈送給婦好的禮物,另3件為婦好自做還是來自貢獻渠道尚不清楚;其音響結構,黃翔鵬分析道“仿佛如同今天把音高關係調為半音的汽車喇叭或運動哨一樣”,是為了“產生刺激,使人警惕”。我們認為徐堅的推測更有道理:這種音響結構可能是由於它們本非同組,被組編在一起使用時不能諧和而形成的。
中原鐃的特點大體上是:體呈合瓦形,銑侈,於曲向內凹成弧形,柄呈管狀,上細下粗,中空與體腔相通,鐃腔內無隧、脊。鐃體表紋飾主要為“回”字形凸旋紋、單弦線勾邊紋和饕餮紋,有的正鼓部有凸起方台。安陽大司空村51號墓鐃(圖2 13),平口,兩銑平直,柄徑上下端尺寸接近,器身兩側有對稱的雙線方框,風格稍別於其他墓葬出土的銅鐃。
山東青州蘇埠屯8號墓出土的3枚鐃(表2 4,圖2-14)和沂源東安村出士的3枚鐃(表2-4,圖2 15),皆屬商代晚期,形制紋飾與殷墟所出一致。北京、上海、河南、山4等地的博物館另收藏有27枚鐃(其中有兩組是3枚成套的,表2-4) ,屬收購、揀選、捐贈、傳世的器物。它們的紋飾風格、形制特點皆與安陽殷墟所出銅鐃一致,可能也是出於晚商安陽一帶。上海博物館所藏“亞寞”鐃,有旋有斡,斡前後各一,是比較少見的。
李純一認為中原鐃可採用持鳴、植鳴、懸鳴三種方式演奏。由中原鐃的形制來看,是可以說得通的。中原鐃懸鳴遭遇的非難是紋飾的倒置問題,李純一認為“設計者的考慮是形象重於方向”,“是為了保持獸面紋的正常形象”不受損害。他的解釋擺脫了鐃的紋飾方向和演奏方法之間有必然聯繫的思維限制。
不同樂器間具有共同的音,說明商人已經有絕對音高的觀念。黃翔鵬研究了幾組殷商鐃、殷商磬,認為它們所反映出的音階骨幹音,都沒有越出“宮一角一徵一羽”結構的範圍,“顯然傾向於宮一角一徵一羽結構”。孔義龍經過對晚商13套編鐃的音列分析,認為中原鐃正鼓部運用“羽、宮、角”三音作音列設定是一種普遍現象,婦好墓編鐃和安陽郭家莊160號墓鐃呈現的音列例外情況,表明晚商在自然樂音中先選擇了“羽一宮一角”或“宮一角一徵”的三聲結構,再將兩者結合發展成了“羽一宮一角一徵”四聲。如此,殷商中原鐃以三五個音為骨幹,組合起來用於演奏,開始形成原始音階的體系
……

序言

總 序

科學技術史是隨著近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而興起的一門橫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與人文社會科學的基礎性交叉學科。作為一門學科,它興起於歐洲和美國,經歷了百年左右的發展壯大過程。近三四十年來,國際科技史研究者不斷拓展研究視野,除了考釋科技知識本身的演進,還研究科學與技術的本質和發展模式,追溯知識的創造與傳播,探索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的複雜關係及相關的科技發展戰略問題,從而對學術與社會產生更大影響。
中國的科技史研究興起於五四運動前後,自20世紀50年代起開始建制化和職業化,並逐步形成自己的學術傳統。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為代表的中國科技史界面向學術前沿與社會需求,著力進行“從傳統到現代、從中國到世界”的領域拓展,開闢近現代科技史、傳統工藝與科技考古、科技發展戰略、科學文化、中外科技發展比較等套用和交叉領域,更加注重探討新的學術問題,並積極借鑑其他學科的理論與方法,由此形成了越來越多的新論著。
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科技史學者取得了十分豐碩的研究成果,僅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就出版了數百部學術專著。然而,國內科技史著述的出版仍然比較分散,迄今未能匯聚成一個長期累續的書系。
大象出版社長期支持科技史學術著作的出版,與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進行了非常富有成效的合作,曾設立專門的出版基金,出版了52卷本《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匯》、14卷本《中國傳統工藝全集》和其他學術力作,有力促進了科學技術史研究及相關學術領域的發展與繁榮。如今,面向學科發展的新態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與大象出版社決定持續編選和出版《科技史學術論叢》,打造匯集優秀科技史學術成果的平台。
《科技史學術論叢》以科學史、技術史、醫學史與農學史等著作為主,兼收科技考古、科技哲學與科學社會學等相鄰學科的論著。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與大象出版社邀請部分專家,聯合組成叢書的編委會,以推薦和評議叢書的論著。叢書分為兩個系列:一是首次出版的學術專著或文集;二是值得推薦給國內讀者的學術譯著。叢書突出學術價值,強調內容須有新意。叢書的作者和譯者應當來自五湖四海,而不局限於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專家學者。我們歡迎專家學者們為《叢書》貢獻學術佳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