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粵北採茶戲又稱唱花燈、唱花鼓、採茶、大茶戲、採茶戲,是在民眾歡度節慶時的燈彩歌舞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民間小戲劇種,其流行於粵北地區和粵東地區,原有南雄燈子、韶南大茶和連陽調子三種派別,都用粵北客家方言演唱,1950年後逐漸交融,1959年統稱為粵北採茶戲。
清朝乾隆、嘉慶年間,粵北和粵東北流行唱採茶,府縣誌書及文人著作多有“唱採茶歌”“歌十二月採茶”“採茶歌尤妙麗”等記述。農村藝人組織調子班、燈班、大茶班,劃地作場,由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登場表演,邊唱民間小調邊持扇子或彩巾起舞,俗稱唱花燈、唱花鼓。後來藝人運用花燈歌舞的曲調去演唱勞動生產、愛情婚姻的故事,如《裝雕》《夫妻採茶》等,在表演上形成以扇花、矮步、吊馬為主要特徵的程式動作,人們稱之為“三腳班”“採茶戲”。
清嘉慶、道光年間,採茶歌和採茶戲流行愈烈,屢遭官紳查禁。清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興寧縣知縣立碑“禁歌舞採茶”,嘉慶十一年(公元1806年),海豐、陸豐兩縣的邊界立起“禁鄉村不許演唱採茶戲”的石碑。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刻福建《永定縣誌》載:“永邑界鄰廣東之嘉慶、大埔,彼處有採茶戲,男扮女裝,三五成群,唱土腔和胡弦,流入於鄉村街市,就地明燈,徹夜奏技。”後來官紳“立約趁逐”、“嚴行禁止”。江西萍鄉人黃啟銜也在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刻的《近事錄真》中寫道:“採茶戲,亦名三腳班,相傳來自粵東。”根據調查,清朝已有連縣的何家子弟堂調子班,南雄縣的里溪燈班,曲江縣的老樂群英、樂群英大茶班。
清末民初,粵北採茶戲逐漸由農村走向市鎮,甚至走出廣東省演出,通過與江西、湖南等地區劇種的交流,粵北採茶戲的音樂和表演得到豐富,在原來二小戲、三小戲的基礎上,陸續編演了《壺瓶記》《九蓮寶燈》《八寶山》等人物情節比較複雜的古裝戲。表演藝術方面,生、旦、丑三行具有各自的功架、程式和身段,還逐漸形成淨行,並從其他大戲劇種吸收了水袖功和把子功等。唱腔音樂則更多匯納本地的山歌小調、民間說唱和民俗音樂,形成採茶調、燈調、小調三大類。粵北採茶戲最興旺時有專業戲班三十多個,職業藝人二百多人,其中劉吉增、沈松、潘金鳳、劉榮華、鐘南石、唐任喜、謝啟池等享有聲譽。
1943年後,由於戰亂動盪,經濟蕭條,粵北採茶戲漸趨衰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文化部門於1957年組建粵北民間藝術團,1959年改名為粵北採茶劇團,與此同時,曲江、翁源、南雄、連縣、和平等縣也建立了專業採茶劇團。這些採茶劇團對粵北採茶戲這一傳統藝術進行了收集整理,共整理出傳統劇目兩百多個,音樂曲調兩百多首。
20世紀50至60年代,粵北採茶戲的演出劇目愈加豐富,其中一部分是經過整理改編、具有劇種特色的傳統劇目,如《補皮鞋》《裝畫眉》《王三打鳥》《睄妹子》《釣蛤》《借親配》等;另一部分是為了擴展劇種的藝術表現力而移植改編的劇目,如《牛郎織女》《劉三姐》《紅葉題詩》等;還有一部分是反映現實生活的現代戲,如《劉介梅》《馬腦山》《血榜恨》等。通過多方面的藝術實踐,對傳統藝術進行了認真的繼承革新,廣泛借鑑其他戲曲劇種和話劇的長處,粵北採茶戲藝術獲得了全面的提高。
1966年,粵北採茶戲因為“文化大革命”而停止演出活動,直到1976年之後,才恢復正常的演出活動。此後幾年,出現了一批新的劇目,如《女兒上大學》《稱心花》《阿三戲公爺》《人生路》《青峰山傳奇》等,既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又在廣東省的多項評獎中屢屢獲獎。舞台上也湧現出燕城、陳聯鳳、藍興朗等一批中青年演員。
文化特徵
唱腔特點
粵北採茶戲唱腔由採茶調、小調和燈調三部分組成。
採茶調是粵北採茶戲主唱唱腔,是在農民民俗活動茶燈的歌舞音樂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民間小戲唱腔,常用曲調有130多種,分為“北路”“南路”兩個系統。採茶調的曲調名稱多取自唱詞內容,如勸郎調、送郎調、繡花調、打鞋底、哭調、罵調等。同時,採茶調曲調多具有專用性和特定的情緒特徵,藝人們常根據劇情和人物思想情緒選用相應的曲調。曲調的詞曲結構主要是四句式和五。
小調一部分是各地廣泛流傳的曲調,如到春來、照花台、玉美人、四季相思、小梅花等,其曲調比較固定,地方特點不明顯。另一部分來自民間說唱音樂,如北詞、西宮詞等。還有一部分是來自其他劇種的古老唱腔,如尼姑下山、小和尚下山等。再有一部分則是民歌說唱,如蓮花曲、雙娘帶子等,地方特色濃郁。在傳統劇目中,小調常穿插使用,多用於某個角色自唱自娛。
燈調源於粵北地區的花燈、龍燈、獅子燈、紙馬燈、推車燈等民間歌舞,是粵北採茶戲初創時期的唱腔,有齊唱、一唱眾和(伴唱)、對唱等。通常用嗩吶伴奏,配以十點梅花鑼鼓,音調熱烈粗獷,適合表現節慶的氣氛,多用於劇中鬧花燈、迎親、酬神等特定場景的歌舞表演。
演唱特點
戲劇語言民間化、本土化
粵北採茶戲戲劇語言清新樸素、通俗流利、詼諧生動,大量運用客家方言、諺語。唱詞格式以七字句較多,五字句次之,十字句較少,也有一些不整齊句式。它通過抑、揚、頓、挫和許多襯字的點綴,表現人物活潑、愉快、詼諧、逗趣、喜悅、抒情或憤慨、憂愁、悲傷等複雜的思想感情。
男女聲演唱均採用“大本嗓”
傳統的粵北採茶戲演唱均採用“大本嗓”(真聲),有時結合使用“二本嗓”(假聲)。粵北採茶戲的定調不高,唱腔多在中音區,正好接近人聲的自然音域,所以其演唱發聲都採用真聲。這種唱法與大自然、與生活、與老百姓很貼近,便於傳唱,符合粵北採茶戲樸素的特點,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男女對唱
男女對唱這種演唱形式是粵北採茶戲演唱的又一特徵,在傳統唱腔中常用來表現生動活潑的對話和激烈的爭辯,既富有戲劇效果,又是載歌載舞表現形式的具體體現。演唱這種對唱形式的曲牌,要求演唱者有較好的樂感和節奏感,配合要默契,有的演唱處理可略帶口語化,以增強戲劇色彩和豐富人物形象,使演唱詼諧幽默,更具感染力。
以客家語韻吐字行腔
粵北採茶戲演唱中的吐字歸音是依據客家地方語言的聲調、語勢、語氣、語調的特徵而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此外,有些方言的發音特點在粵北採茶戲唱腔中也常被用來增添濃郁的地方色彩,“這么”唱成“柬”(jian),“不”唱成“晤”(wu)等,都具有典型的粵北採茶戲唱腔風格。
伴奏樂器
粵北採茶戲在清末以前的“三腳班”時期,專職的樂師只有1人,主要伴奏樂器是“勾筒”(胡琴類樂器,聲音比二胡硬朗,音色有點沙啞),其餘樂手均由演員兼任,後來發展到專職的樂隊有3至5人,分為打鼓兼小鑼1人,大鑼、大鈸2人,胡琴1至2人,兼吹笛子和嗩吶,民國初年,許多班子開始借鑑和吸收民間的“八音班”體制,分為右場和左場。右場掌板打鼓1人,大鑼、大鈸2人,小鑼1人;左場二胡1人、三弦1人、笛子1人、月琴1人、嗩吶1人。演出前鬧台,樂隊橫排坐在舞台前,面向觀眾演奏一番,然後返回台側伴奏。
採茶戲樂隊伴奏順應時代的發展,不斷演變、創新,由“三件頭”“五件頭”發展到有弓弦樂器、彈撥樂器、吹打樂器的民族樂隊伴奏,有的劇目伴奏增加了小提琴、長笛、大提琴、低音提琴、部分銅管樂器、鍵盤樂器和電聲樂器。按音樂表現的需要,使用不同的樂隊。大中型樂隊伴奏為分聲部演奏,設樂隊指揮。實踐中對伴奏的主胡進行了改革,將音色沙啞的勾筒改成比廣東高胡音色稍微暗淡的胡琴。廣東深圳南山區文化局劉顯龍先生改革製作了表現力較強的主胡“鳳頭琴”,受到採茶戲表演團體和專家的好評。
舞蹈特色
粵北採茶戲的表演形式融合了豐富的民間舞蹈,它除了吸取湖南花鼓、江西採茶、廣阿花燈等民間舞蹈的營養外,還將韶關地區流行的“春牛”“紙馬”“獅子舞”“船燈舞”“龍燈舞”“打花棍”“龜蚌舞”和瑤族、壯族的“花鼓舞”“師爺舞”等民族民間舞移植到採茶戲的表演中,按照粵北人的生活習慣、民族風俗、欣賞情趣進行改造利用。粵北採茶戲的舞蹈表演充滿生活氣息,以美的形式來表現生活的內涵,有些舞蹈表演還通過模仿動物的動作形態,以誇張、變形和美化的手法進行藝術加工,成為採茶戲特有的表演藝術,有的還借鑑武術中南拳的動作,使採茶戲的丑角表演獨樹一幟。
代表劇目
從內容上來看粵北採茶戲的傳統劇目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反對封建禮教,嚮往戀愛自由的愛情戲,如《補皮鞋》《裝畫眉》《老少配》《雙雙配》《拜同年》《王二打鳥》《小下南京》《補瓷缸》《釣魚》《磨豆腐》等,這些劇目,寫的都是農村生活中常有的事情,但卻能以尋常之事震動人們的心弦。
鞭撻貪官污吏或社會上的盜騙行為的諷刺喜劇,如《壺瓶記》《打麵缸》《夜偷寒衣》《背包過河》《張古董借妻》《亞三看相》《小賣雜貨》《真假上吊》《雙看花》等。
懲惡勸善社會家庭倫理戲,如《假報喜》等。
反映勞動人民熱愛生產勞動,邊勞動邊互相逗趣的農村生活戲,如《蠢子賣紗》《打狗勸夫》《打賭博》《小功夫》《女賣,紗》《打柴頭割魯箕》《兩嫂摘桃》等。
此外,粵北採茶戲還有少量的神話戲和公案戲。
解放後,除加工整理傳統劇目外,也改編創作了一些現代劇,如《馬溜山》《曬茶》《朝陽溝》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粵北採茶戲發源於粵北,根植於粵北客家人民豐富的民間文化土壤中,包含了粵北客家人的民俗文化內涵,表現了粵北客家人的生活風貌、勞動狀態、真情實感,具有歷史價值。
傳承狀況
隨著教育事業和文藝采演出市場的不斷發展,粵北採茶戲演職人員的文化素質已經遠遠落後於時代發展的要求,由於條件差、待遇低等原因一直無法進吸引高素質演藝人才,粵北採茶戲出現了演藝人才斷代的尷尬局面。
隨著流行音樂、影視藝術、傳播媒介的飛速發展,粵北採茶戲逐漸被擠出娛樂消費市場,其觀眾和傳承人物也多局限於老年人,很少有年輕人主動學習了解採茶戲這門藝術。
傳承人物
吳燕城,女,漢族,1949年9月29日出生,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採茶戲(粵北採茶戲)”,廣東省韶關市申報。
保護措施
韶關市專門成立了粵北採茶戲研究組,編寫出版《粵北採茶戲傳統劇本彙編》共六冊,同時編著出版粵北採茶戲唱腔教材。
1958至1960年,韶關市先後創辦了留關戲曲、南雄文體等學校,為粵北採茶戲的傳承提供了人才。
1963年,韶關市文化局創辦了粵北採茶戲訓練班,培養了專業的採茶劇團工作者。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韶關市粵北採茶戲保護傳承中心(韶關市粵北採茶戲劇院)獲得“採茶戲(粵北採茶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該項目保護單位韶關市粵北採茶戲保護傳承中心(韶關市粵北採茶戲劇院)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展演
1984年,粵北採茶戲《人生路》參加了首屆廣東省藝術節展演。
2019年9月23日晚,由韶關市粵北採茶劇團創作的大型粵北採茶戲《51號信箱》在廣東藝術劇院演出。
榮譽表彰
2018年,粵北採茶戲《扶貧路上》在全國小戲藝術邀請展中獲得優秀劇目等4個全國獎項。
2019年,粵北採茶戲《阿三戲公爺》在第五屆中國·宜興梁祝戲劇節中獲得一等獎。
重要活動
2019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粵北採茶戲下基層——送戲下鄉展演活動在陳村文體廣場開展。
2020年7月11日,韶關市粵北採茶戲保護傳承中心粵北採茶戲進鄉村演出活動在仁化縣大橋鎮政府文體廣場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