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取物的立場》是2012年9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翔。
基本介紹
- 作者:劉翔
- ISBN:9787516114797
- 頁數:216
- 定價:45.00元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9
- 裝幀:平裝
- 叢書: 哲學與文化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本文是圍繞法國哲學家讓·鮑德里亞(1929-2007)的極端反主體主義思想所做的研究。鮑德里亞採取物的立場來對現代性進行反思,指出在當代社會“物”的豐盛和泛濫中,作為主體的人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作者將鮑德里亞的整個學術生涯分為早期、中期和後期,選取三個時期各自的核心文本進行分析,嘗試釐清其思想理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作者介紹
劉翔 女,1982年5月生於四川成都,北京師範大學外國哲學博士,現任職於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主要研究領域為後現代主義哲學、法國哲學。
作品目錄
引 論、“物”的哲學家鮑德里亞
一、鮑德里亞生平及學術分期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三、物:鮑德里亞的理論焦點
第一章、主體的困頓:鮑德里亞極端反主體主義思想的背景
第一節、主體迷信:困境的根源及其發展
第二節、主體之死:脫困的嘗試及其缺憾
一、上帝死了:尼采的嘗試
二、存在者之為存在:海德格爾的嘗試
三、人之死:福柯的嘗試
第三節、大寫的物:一條激進的脫困之路
第二章、物的上手:符號秩序下主體的入迷
第一節、符號秩序的形成
一、功能物體系
二、非功能物體系
三、偽功能物體系
第二節、符號秩序的運作
一、運作的語境:消費社會
二、運作的載體:大眾媒介
三、運作的對象:以身體為例
第三節、象徵秩序的退隱:物和主體的訣別
一、何為象徵秩序
二、何為符號秩序
第三章、物的增殖:擬真模式下主體的退隱
第一節、擬真模式的形成
一、仿造模式和生產模式
二、擬真模式
三、擬真模式的社會表達
第二節、擬真模式的運作
一、真實之死
二、色情之死
三、死亡之死
第三節、符號秩序的升級:物與主體的對立
一、從“景觀社會”到“擬真”
二、從“全景式監獄”到“內爆”
第四章、物的復仇:命定策略下主體的消亡
第一節、命定策略的形成
一、命定策略的含義
二、命定策略的提出
第二節、命定策略的運作
一、運作的原則:惡的原則
二、運作的手段:迷狂
三、運作的後果:大災變
第三節、象徵秩序的復歸:物與主體的反轉乃至交融
一、“主奴辯證法”和“物的反攻”
二、消失:物與主體的交融
三、逼近完美就意味著逼近死亡
第五章、主體的涅磐:鮑德里亞極端反主體主義思想的地位
第一節、後現代主義者鮑德里亞
一、鮑德里亞對現代性的反思
二、一個標籤:後現代主義者
第二節、反後現代主義者鮑德里亞
一、鮑德里亞對後現代性的反思
二、另一個標籤:反後現代主義者
第三節、虛無主義者鮑德里亞
一、定義一種“虛無主義”
二、反對一切標籤的嘗試
第四節、“物”的代言者鮑德里亞
結 語:主體何去何從
參考文獻
後 記
一、鮑德里亞生平及學術分期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三、物:鮑德里亞的理論焦點
第一章、主體的困頓:鮑德里亞極端反主體主義思想的背景
第一節、主體迷信:困境的根源及其發展
第二節、主體之死:脫困的嘗試及其缺憾
一、上帝死了:尼采的嘗試
二、存在者之為存在:海德格爾的嘗試
三、人之死:福柯的嘗試
第三節、大寫的物:一條激進的脫困之路
第二章、物的上手:符號秩序下主體的入迷
第一節、符號秩序的形成
一、功能物體系
二、非功能物體系
三、偽功能物體系
第二節、符號秩序的運作
一、運作的語境:消費社會
二、運作的載體:大眾媒介
三、運作的對象:以身體為例
第三節、象徵秩序的退隱:物和主體的訣別
一、何為象徵秩序
二、何為符號秩序
第三章、物的增殖:擬真模式下主體的退隱
第一節、擬真模式的形成
一、仿造模式和生產模式
二、擬真模式
三、擬真模式的社會表達
第二節、擬真模式的運作
一、真實之死
二、色情之死
三、死亡之死
第三節、符號秩序的升級:物與主體的對立
一、從“景觀社會”到“擬真”
二、從“全景式監獄”到“內爆”
第四章、物的復仇:命定策略下主體的消亡
第一節、命定策略的形成
一、命定策略的含義
二、命定策略的提出
第二節、命定策略的運作
一、運作的原則:惡的原則
二、運作的手段:迷狂
三、運作的後果:大災變
第三節、象徵秩序的復歸:物與主體的反轉乃至交融
一、“主奴辯證法”和“物的反攻”
二、消失:物與主體的交融
三、逼近完美就意味著逼近死亡
第五章、主體的涅磐:鮑德里亞極端反主體主義思想的地位
第一節、後現代主義者鮑德里亞
一、鮑德里亞對現代性的反思
二、一個標籤:後現代主義者
第二節、反後現代主義者鮑德里亞
一、鮑德里亞對後現代性的反思
二、另一個標籤:反後現代主義者
第三節、虛無主義者鮑德里亞
一、定義一種“虛無主義”
二、反對一切標籤的嘗試
第四節、“物”的代言者鮑德里亞
結 語:主體何去何從
參考文獻
後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