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間期出血

排卵期出血症一般指本詞條

經間期出血,中醫病名。是指以氤氳期(即排卵期)周期性出現子宮少量出血為主要表現的疾病。若出血期長,血量增多,不及時治療,進一步發展可致崩漏。多發於育齡婦女。尤多見於產後或流產後。本病相當於西醫學排卵期出血。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經間期出血
  • 相關西醫疾病:排卵期出血
  • 常見發病部位:下腹
  • 常見病因:腎陰虛、濕熱、血瘀
  • 疾病分類:婦科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歷史沿革,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查要點,診斷依據,病證鑑別,辯證論治,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文獻選錄,

名詞解釋

是指以氤氳期(即排卵期)周期性出現子宮少量出血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歷史沿革

古代醫籍中對本病無專篇記載,明代王肯堂在《證治準繩·女科·胎前門》引袁了凡云:“天地萬生物,必有氤氳之時……”可見古人在明代之前就已經認識到月經周期中有一日是受孕“的候”,即現今所稱之“排卵期”。關於此期出血,古人雖無專論,但可參考月經先期、經漏、赤白帶下等有關文獻。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經間期出血,是中醫學的一個術語,即排卵期出血。它是指在月經中期,即排卵期,由於雌激素水平短暫下降,使子宮內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出現部分子宮內膜脫落引起有規律性的陰道出血。

病因

是沖任陰精充實,陰氣漸長,由陰盛向陽盛轉化的生理階段。若腎陰不足,脾氣虛弱,濕熱擾動或瘀血阻遏,使陰陽轉化不協調,遂發生本病。常見的病因有腎陰虛、脾氣虛、濕熱和血瘀。

病機

1. 腎陰虛:稟賦不足,天癸未充,或房勞多產傷腎,或思慮過度,慾火偏旺,以致腎陰偏虛,虛火耗陰,精虧血損,於氤氳之時,陽氣內動,虛火與陽氣相搏,損傷陰絡,沖任不固,因而陰道出血。若陰虛日久損耗陽氣,陽氣不足,統攝無權,血海不固,以致出血反覆發作。
2. 濕熱:常因情懷不暢,肝氣鬱結,克伐脾胃,不能化水谷之精微以生精血,反聚而生濕,下趨任帶二脈,蘊而生熱。復加經間陽氣內動,引動內蘊之濕熱,熱擾沖任子宮,以致出血。
3. 血瘀:體質素弱,復因經產留瘀,瘀阻胞絡,或因七情內傷,氣滯沖任,久而成瘀,值氤氳之時,陽氣內動,血瘀與之相搏,瘀傷血絡,血不循經,以致出血。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多見於育齡婦女。尤多見於產後或流產後。
2.周期性經間期出血,血量甚少,或表現為白帶挾血,伴輕微腰腹痛。
3.月經周期正常,婦科檢查無特殊異常。
4.基礎體溫測定顯示,低高溫相交替時出現少量陰道出血。

病證鑑別

1.月經過少:一般周期正常,僅行經期月經量少。
2.崩漏病:經期紊亂,出血量多或淋漓不盡。
3.月經先期:月經周期提前且非兩次月經之間,經量正常或較多。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本病以發生在排卵期有周期性的少量子宮出血為辨證要點,進行分析則更為準確。

治療原則

治療以調攝沖任陰陽平衡為大法,選用滋腎陰、補脾氣、利濕熱或消瘀血之方藥隨證治之。

證治分類

1. 腎陰虛
主要證候:兩次月經中間,陰道少量出血或稍多,色鮮紅,質稍稠,頭暈腰酸,夜寐不寧,五心煩熱,小便困難,尿色黃,舌體偏小質紅,脈細數。
治法:滋腎養陰,固沖止血。
代表方:兩地湯合二至丸。
方藥:生地、地骨皮、玄參、麥冬、阿膠、白芍、女貞子、旱蓮草。
2. 濕熱證
主要證候:兩次月經中間,陰道出血量稍多,色深紅,質黏膩,無血塊,平時帶下量多色黃,小腹時痛,神疲乏力,骨節酸楚,胸悶煩躁,口苦咽乾,納呆腹脹,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脈細弦或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固沖止血。
代表方:清肝止淋湯《傅青主女科》去阿膠、紅棗,加小薊、茯苓。
方藥:當歸、白芍、生地黃、丹皮、黃柏、牛膝、制香附、黑豆、阿膠、紅棗。
3. 血瘀證
主要證候:經間期出血量少或多少不一,色紫黑或有血塊,少腹兩側或一側脹痛或刺痛,情志抑鬱,胸悶煩躁,舌質紫或有紫斑,脈細弦。
治法:化瘀止血。
代表方:逐瘀止血湯《傅青主女科》。
方藥:生地黃、大黃、赤芍、丹皮、歸尾、枳殼、桃仁、龜甲。

其他療法

針灸法:耳針療法:取子宮、盆腔、屏間、肝、脾、腎、附屬檔案、腦,2~3穴/次。

轉歸預後

經間期出血,由於陰精的不足,難以達到充盛,氤氳之時,重陰轉陽,轉化不順利,影響子宮、沖任固藏,故出現經間期出血,陽氣不能恢復則出血可延續到經前期;反覆出血,病情纏綿者,治療不及時可引起月經周期紊亂,月經淋漓不盡,甚或崩漏、不孕症等。

預防調護

1. 出血期間應適當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2. 保持外陰局部清潔,嚴禁性生活,防止感染。
3. 飲食宜清淡且富有營養,忌食油膩、辛辣、燥熱的食物。
4. 注意調節情緒,保持心情舒暢,加強體質鍛鍊。

文獻選錄

《傅青主女科·帶下》:“婦人有帶下而色紅,似血非血,淋瀝不斷,所謂赤帶也。夫赤帶亦濕病,濕是土之氣,宜見黃白之色,今不見黃白而見赤者,火熱故也。……婦人憂思傷脾,又加郁怒傷肝,於是肝經之鬱火內熾,下克脾土,脾土不能運化,致濕熱之氣蘊於帶脈之間;而肝不藏血,亦滲於帶脈之內,皆由脾氣受傷,運化無力,濕熱之氣,隨氣下陷,同血俱下,所以似血非血之形象現於其色也。其實血與濕不能兩分,世人以赤帶屬之心火誤矣。治法須清肝火而扶脾氣,則庶幾可愈。方用清肝止淋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