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掌廣西道監察御史管君墓表
- 創作年代:清代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陸繼輅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掌廣西道監察御史管君墓表(1)
故事(10),部郎充軍機章京者,改官御史,即罷直(11);或經軍機大臣奏留,其儀注仍如司官(12),不得專達封事(13)。君少讀史,慕汲黯(14)、朱雲之為人(15)。及成進士,金壇於文襄公實為總裁(16)。文襄好士,所援引,或數年至卿貳(17);君旅進旅退(18),未嘗得求見以所能自異。文襄卒,和珅浸用事(19),君益憂憤,每與同官論前代輔臣賢否,解譏切無所避。和珅微有聞,而章佳文成公方倚君如左右手(20),猝未有以中傷君(21)。君既擢御史,則大喜。夜起,彷徨中庭(22),構疏稿未成,而仍留軍機處命下,俞文成公請也(23)。君廢然入謁文成公(24),自言愧負此官。文成知君意,慰之曰:“報稱行有日耳(25),何必汲汲以言自見耶(26)?”蓋文成朝君大用,不欲君以擊奸獲譴,其用意至深;有亦感悟,稍自韞晦(27),而諷諭之意一以寓之於詩,今所傳《韞山堂集》是也。後四年(28),朝廷行大賞罰。博海臣民(29),歡呼相告語,而君已前歿,不及見。嗚呼!可哀也已。
卒於嘉慶三年十一月十二日,春秋六十有一(30)。配恭人張氏(31),以五年十一月日,合葬陽湖新塘鄉之原。子學洛,候選加州(32),後君十一年卒。孫繩萊,慷慨尚氣節,習君者,以為酷似君。用形家言(33),於君既葬之十八年,始立石君墓而徵文下繼輅。繼輅既與繩萊游處,有多獲交於君及門弟子,熟聞君之志行,不可以不文辭。因系以辭曰:
君子小人,消長固有時耶(34)?胡四凶之誅殛(35),必有待於重華(36)?嗚呼!君雖齎志以歿(37),而慶慰之意,當無間於死生(38)。後之人尚讀君之遺詩,而信余言之有徵(39)。
作品注釋
(3)鹽場大使:設於各產鹽省區,管鹽產鹽運。
(4)國子監:明清時為教育管理機關和最高學府。
(5)恭人:明清時四品官之妻的封號。
(6)引見:由官員引領面見皇帝。清制,京官在五品以下,外官在四品以下,如果是初次任用、保舉等,都必須朝見皇帝一次。主事:各部司官中最低的一級,官階為正六品。清代新進士分派到各部去,須先補主事,以後再遞升員外郎、郎中。
(7)行走:意思是用任職辦事。清制,調任某項職務即稱在某部或某官行走。
(8)軍機章京:軍機處的僚屬,管繕寫諭旨、記載檔案、查核奏議等。軍機處是處理軍政要務的機構,章京一般由主事擔任。
(9)員外郎:官名,在郎中之下,主事之上,與郎中通稱郎官、部郎。
(10)故事:成例,舊有的制度。
(11)罷直:免去在朝廷值班的職責。此指任御史,就免去了部郎和軍機章京的職務,可以直接上書奏事。直,通“值”。
(12)禮註:禮儀制度,禮節。司官:司一級的官員,即部郎、主事等。
(13)封事:臣下上書奏事,防有泄漏,用袋封緘,稱為封事。
(14)汲黯:漢武帝時著名平民,常常直言切諫,當廷與皇帝爭辯,以至皇帝都害怕他。
(16)於文襄:于敏中,江蘇金壇縣人,官至大學士,諡文襄。總裁:指會試主考官。
(17)卿貳:卿的副職。清代以三品至五品卿作為官僚的虛銜。這裡卿貳泛指部司的副長官。
(18)旅:眾人,引申為共,同,俱。
(19)和珅:清高宗時大臣。浸:漸漸。
(20)章佳:名阿桂,姓章佳氏,滿州正白旗人。官至武英殿大學士。軍功卓著,諡文成。此時可能任軍機大臣,故以管君為得力助手。
(21)猝:突然,來不及。
(22)彷徨:徘徊,散步思考貌。
(23)俞:猶“然”,表示應允。
(24)廢然:頹廢、沮喪的樣子。
(25)報稱(chèng):報答人的恩德,與實惠、職責相稱。行:將,快要。
(26)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
(27)韞晦:蘊藏,不明顯表露。
(28)這句指清仁宗親政的1799年(嘉慶四年),賜和珅自盡,嘉獎曾反對和珅的人。
(29)薄海:及於四海,海內外。薄,逼近。
(30)春秋:年齡。
(31)配:配偶,妻子。
(32)候選:清制,凡初由考試或捐納出身,以及原官因故開缺依例起復,都必須赴吏部報導,聽候依法選用,稱為候選。
(33)形家:風水先生。
(34)消長:衰亡和興盛。
(35)四凶:古代傳說中被舜流放處罰的四個有罪的人。四人都是部落首領,這裡喻指和珅。殛:誅裁。
(36)重華:虞舜號重華。此喻清仁宗。
(37)齎(jī)志:懷抱大志,無由實現。齎,帶著。
(38)間(jiàn):阻隔。
(39)有徵:謂可信。征,證明。
作品賞析
管世銘是江蘇武進人,他習熟舉業,又精於經術,善古詩,所以從游之士很多,在當時讀書人中間頗有些名氣。這些,墓表中都不寫,只就御史的言官職責下筆,刻畫管君嫉惡如仇的人品,聽到擢為御史時半夜躍躍欲試,又聽到奏留軍機不得上封事而沮喪,一“大喜”,一“廢然”,很能傳神。
作者簡介
陸繼輅,清代文學家,(公元一七七二年至一八三四年)字祁孫(一作祁生),一字修平,江蘇陽湖人。生於清高宗乾隆三十七年,卒於宣宗道光十四年,年六十三歲。(清史列傳作年六十一歲,卒年同。此從三續疑年錄據養一齋集)九歲而孤,母林氏教養之。年十七,應學使者試,識丁履恆、吳廷敬二人,母察知以為賢,遂縱之結客。先後交惲敬、莊會貽等,學日進。與兄子耀遹齊名,人稱“二陸。”儀乾秀削,讀書如夙成,吐辭雋婉,常傾座人,人皆禮敬之。嘉慶五年(公元一八零零年)舉人。官合肥縣訓導,甚得時譽。以修安徽省志敘勞,選江西貴溪縣知縣。居三年,以疾乞休。繼輅所為文,與董士錫於陽湖、桐城外,能自樹一幟;尤致力於詩。所著有《崇百藥齋文集》四十四卷,《合肥學舍札記》八卷,均《清史列傳》並行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