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毛草

掉毛草

掉毛草,中藥名。為衛矛科植物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 (Levl.) Hutch的根皮或全草。分布於我國湖南、廣西及西南各省區。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散瘀,續筋接骨之功效。常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半身不遂,腰肌勞損,外用治骨折,外傷出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掉毛草
  • 別稱:紅毛山藤、火把花、黃藤根、雷公藤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無患子目
  • :衛矛科
  • :雷公藤屬
  • :昆明山海棠
  • 分布區域:我國湖南、廣西及西南各省區
  • 採收時間:全年可采
  • 用法用量:根:15g,全草:50g,泡酒1斤
  • 毒性:大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相關配伍,使用注意,採集加工,生理特性,生長環境,性狀鑑別,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皮或全草。

性味

味苦、澀,性溫。有大毒。

歸經

歸肝、脾、腎經。

功效

祛風除濕,活血散瘀,續筋接骨。

主治

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半身不遂,腰肌勞損,外用治骨折,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根:15g,全草:50g,泡酒1斤,每服5ml,每日2次。

相關配伍

1、治風濕骨痛,跌打損傷:掉毛草根皮36g,酒500g。泡,每次5毫升,每日2次。(《新編中獸醫學》)
2、治骨折:掉毛草根皮,泡酒1500g。每次5毫升,每日2次。(《新編中獸醫學》)

使用注意

本品有劇毒,不可多服,孕婦及體弱者忌服。

採集加工

全年可采,洗淨,剝取根皮曬乾備用。

生理特性

藤本灌木,高1-4米,小枝常具4-5棱,密被棕紅色氈毛狀毛,老枝無毛。葉薄革質,長方卵形、闊橢圓形或窄卵形,長6-11厘米,寬3-7厘米,大小變化較大,先端長漸尖,短漸尖,偶為急尖而鈍,基部圓形、平截或微心形,邊緣具極淺疏鋸齒,稀具密齒,側脈5-7對,疏離,在近葉緣處結網,三生脈常與側脈近垂直,小脈網狀,葉面綠色偶被厚粉,葉背常被白粉呈灰白色,偶為綠色;葉柄長1-1.5厘米,常被棕紅色密生短毛。圓錐聚傘花序生於小枝上部,呈蠍尾狀多次分枝,頂生者最大,有花50朵以上,側生者較小,花序梗、分枝及小花梗均密被銹色毛;苞片及小苞片細小,被銹色毛;花綠色,直徑4-5毫米;萼片近卵圓形;花瓣長圓形或窄卵形;花盤微4裂,雄蕊著生近邊緣處,花絲細長,長2-3毫米,花葯側裂;子房具三棱,花柱圓柱狀,柱頭膨大,橢圓狀。翅果多為長方形或近圓形,果翅寬大,長1.2-1.8厘米,寬1-1.5厘米,先端平截,內凹或近圓形,基部心形,果體長僅為總長的1/2,寬近占翅的1/4或1/6,窄橢圓線狀,直徑3-4毫米,中脈明顯,側脈稍短,與中脈密接。

生長環境

生於山野向陽溝邊灌木叢或疏林中。分布於我國湖南、廣西及西南各省區。

性狀鑑別

根圓柱形,有分枝,略彎曲,粗細不等。栓皮橙黃色至棕褐色,有細縱紋及橫裂隙,易剝落,質堅韌不易折斷。斷麵皮部棕灰色或淡黃棕色,木部淡棕色或淡黃白色。氣微,味澀苦。

藥理作用

1、抗生育作用。
2、抗炎作用。
3、免疫抑制作用。
4、抗腫瘤作用。
5、鎮靜作用。

相關論述

《滇南本草》:“治筋骨疼痛,風濕寒痹,麻木不仁,癱瘓痿軟,濕氣流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